- 年份
- 2024(10761)
- 2023(15095)
- 2022(12553)
- 2021(11466)
- 2020(9739)
- 2019(21679)
- 2018(21232)
- 2017(41836)
- 2016(22651)
- 2015(24919)
- 2014(24853)
- 2013(24322)
- 2012(22432)
- 2011(19957)
- 2010(20358)
- 2009(19315)
- 2008(19512)
- 2007(17812)
- 2006(15944)
- 2005(14817)
- 学科
- 业(94350)
- 济(90666)
- 经济(90519)
- 管理(87252)
- 企(86102)
- 企业(86102)
- 财(36424)
- 方法(36346)
- 业经(31173)
- 农(30556)
- 数学(27426)
- 数学方法(27093)
- 制(25879)
- 务(24364)
- 财务(24332)
- 财务管理(24292)
- 中国(23194)
- 企业财务(23110)
- 农业(21292)
- 策(19990)
- 技术(19497)
- 体(18551)
- 划(17602)
- 理论(16894)
- 和(16291)
- 银(16270)
- 银行(16239)
- 贸(16113)
- 贸易(16101)
- 体制(15860)
- 机构
- 学院(325647)
- 大学(320833)
- 济(137242)
- 经济(134476)
- 管理(128227)
- 理学(109116)
- 理学院(108042)
- 研究(107960)
- 管理学(106608)
- 管理学院(105985)
- 中国(85914)
- 财(72781)
- 京(66900)
- 科学(62728)
- 农(56538)
- 财经(55317)
- 所(54674)
- 江(52080)
- 经(50235)
- 中心(49474)
- 研究所(48584)
- 业大(46066)
- 农业(44307)
- 北京(41821)
- 经济学(41724)
- 财经大学(40847)
- 州(40464)
- 院(39141)
- 范(37628)
- 经济学院(37473)
- 基金
- 项目(207939)
- 科学(165775)
- 研究(153870)
- 基金(153016)
- 家(132835)
- 国家(131628)
- 科学基金(114141)
- 社会(99536)
- 社会科(94417)
- 社会科学(94395)
- 省(81468)
- 基金项目(79432)
- 自然(73360)
- 自然科(71705)
- 自然科学(71680)
- 自然科学基金(70500)
- 教育(69958)
- 划(67915)
- 资助(62461)
- 编号(60934)
- 成果(50577)
- 部(47061)
- 重点(46677)
- 创(46235)
- 发(44367)
- 制(44327)
- 业(43844)
- 课题(42822)
- 创新(42495)
- 性(41824)
- 期刊
- 济(162185)
- 经济(162185)
- 研究(100292)
- 中国(67445)
- 财(61857)
- 管理(54385)
- 农(53647)
- 学报(47627)
- 科学(45789)
- 大学(37204)
- 农业(36081)
- 融(36049)
- 金融(36049)
- 学学(35527)
- 教育(31581)
- 财经(28688)
- 业经(28003)
- 技术(27960)
- 经济研究(25546)
- 经(24733)
- 业(20867)
- 问题(20569)
- 技术经济(17016)
- 贸(16825)
- 财会(16781)
- 现代(16467)
- 世界(15645)
- 版(15193)
- 会计(14753)
- 国际(14654)
共检索到503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蓓 王镜清
选取2004~2016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以政府改革为切入点,研究政府精简放权对国有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精简放权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成长性,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减轻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和减少薪酬管制是提升国有企业的成长性的有效路径。然而,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其精简放权作用于国有企业成长性的路径存在不同,减少薪酬管制是中央国企精简放权提升企业成长性的传导路径,减轻政策性负担是地方国企精简放权提升企业成长性的传导路径。研究结论对于深化与创新国企改革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永建 倪婷婷
文章从政府干预的角度,以2002-2012年我国A股主板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干预对企业造成的政策性负担以及政策性负担如何影响以会计业绩为基础的高管薪酬契约。结果发现:在样本期间,作为政府干预代理变量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冗余雇员规模越小;冗余雇员的存在显著降低了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使得基于会计业绩的度量评价作用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因政府干预而导致的微观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影响了高管薪酬激励。文章在理论上丰富了政府干预对企业微观影响的研究文献,在实践中对建立市场化的高管薪酬契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安惠 刘庆丰 李慧
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政策性负担与国有企业创新呈负向关系,这一结果经过滞后一期控制变量、剔除2015年数据、更换时间窗口和变换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结果说明,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存在国企级别的选择效应,即政策性负担能够显著抑制地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对中央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同时,企业战略变革是政策性负担到国有企业创新的一条传导路径,即政策性负担降低了企业战略变革,进而使得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优化高管教育背景、职能背景和海外背景,能够通过增强战略变革意愿,进而抑制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利用A股国有上市公司2001-2013年的经验数据,研究了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及薪酬管制影响会计稳健性在地方国企和央企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管制的确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薪酬管制降低了高管追求会计业绩的冲动;与地方国企高管相比,央企高管的薪酬管制更能有助于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提高;高管持股对企业会计稳健性没有显著性影响;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采用,降低了企业会计稳健性;公司增长和会计稳健性负相关。此外,研究发现,地方国企的会计稳健性程度比央企更高;地方国企高管薪酬水平要比央企低。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薪酬管制 会计稳健性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张劲松 朱龙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管薪酬管制的原因,然后通过沪市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实证检验我国高管薪酬管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导致在职消费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企业代理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绩效。
关键词:
薪酬管制 有效性 在职消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毅夫 李周
竞争、政策性负担和国有企业改革林毅夫,蔡■,李周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若干尚未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1978年末改革启动的时候,国有企业在中国工业部门的各个方面都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经过18年的渐进转型,国有企业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以 徐诗意
2015年1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规范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实证分析了这项法规实施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和运气之间关系。发现我国国有企业存在运气付薪,并且运气薪酬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政府《限薪令》实施后,并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水平。甚至政府《限薪令》的实施,提升了国有企业的高管运气付薪。因此从实证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完全解决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管理问题。从国外看,针对高管薪酬的管理,往往激励和约束并重。因此,本文认为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管理,应该在政府监管的前提下,注重市场调节作用,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方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限薪令 业绩与运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冠民 沈红波
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负担。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主要检验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的隐性动因、经济后果及其治理机制。以中国2005—201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超额雇员度量政策性负担,本文检验发现:①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有助于CEO获得晋升,并且当公司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失业率较高时,政策性负担对CEO晋升的影响更大;②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会降低其经营业绩与股票回报;③股权制衡与股权激励有助于抑制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设计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晋升机制时引入政策性负担指标以引导其承担政策性负担,尽管政府与高管人员都可从中获益,企业也...
关键词:
政策性负担 超额雇员 高管晋升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已是我国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一,但政策效果缺乏明确与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与高管薪酬谈判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薪酬管制下实现高管有效激励的契约选择。在此基础上,借助2009年"限薪令"的实施作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限薪政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发现,"限薪令"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但是有效减缓了货币薪酬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没有受到"限薪令"的影响;"限薪令"出台后地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显著增加,中央企业在职消费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楠 卢洪友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已是我国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一,但政策效果缺乏明确与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与高管薪酬谈判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薪酬管制下实现高管有效激励的契约选择。在此基础上,借助2009年"限薪令"的实施作为薪酬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限薪政策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发现,"限薪令"没有降低国有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但是有效减缓了货币薪酬的增长幅度,职工工资没有受到"限薪令"的影响;"限薪令"出台后地方国有企业在职消费显著增加,中央企业在职消费增加不明显。进一步探究限薪对高管与职工努力的影响,发现薪酬管制减少了企业过度投资、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对高管和职工分别起到正向的规范效应和激励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薪酬管制约束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机制,在职消费可能成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隐性薪酬的替代性选择。因此,进行国有企业分类化管理、拓宽高管激励方式是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治理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艺峰 李培功
2009年9月16日,国务院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以规范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实证上检验该政府法规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业绩和运气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我国上市企业中存在显著的高管运气薪酬现象;二是较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高管运气薪酬的现象更为严重;三是政府法规发布后,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显著提高,国有企业高管运气薪酬的现象依然存在,说明《政府限薪令》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解决国有企业高管运气薪酬的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外部的行政力量,还应该根据我国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借...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 限薪令 业绩与运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莉莉 杨晓璇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为样本,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分行业的机制检验方法验证政府补助引致管理层权力扩张,进而增加高管超额薪酬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与高管超额薪酬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对政府补助之于高管超额薪酬具有中介效应,相较于管制行业,政府补助非管制行业所带来的管理层权力扩张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央企管理层权力的关系不显著,政府补助引致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获得更多的超额薪酬,东部地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小规模企业。最后对政府补助下管理层权力的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补助 高管超额薪酬 管理层权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丹
本文构建企业成长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深入研究代理成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与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在薪酬差距这一要素影响下代理成本与成长性关系的变化,本文利用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代理成本与企业成长性之间显著负相关;薪酬差距能有效提升企业成长性;薪酬差距显著削弱了代理成本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成长性 薪酬差距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倪志良 高正斌 张开志
国有企业去杠杆是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保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抓手。分析国有企业杠杆率"居高难下"现象的成因与机理,是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关键。以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基于预算软约束的中介效应视角研究了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杠杆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性负担每增加1个标准差,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0.03个标准差;(2)政策性负担向国有企业杠杆率传导过程中,预算软约束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3)预算软约束的中介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区域国有企业间存在差异。有关政策建议是适度减轻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提高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消除资金使用成本扭曲;加快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信元 万华林
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薪酬管制这一特殊制度背景出发,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在职消费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在职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薪酬管制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职消费主要受企业租金、绝对薪酬和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在职消费成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替代性选择,说明在职消费内生于国有企业面临的薪酬管制约束;与民营企业中内生于公司的薪酬契约相比,国有企业中受到管制的外生薪酬安排缺乏应有的激励效率。
关键词:
薪酬管制 在职消费 国有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企高管薪酬管制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基于政府公平偏好与企业绩效的双重视角
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性负担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政策性负担、薪酬委员会独立性与经理人超额薪酬——来自后股改时期国有上市公司的证据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基于早期国企产权改革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高管薪酬限制政策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
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再检验:2007—2011
国有企业部分民营化能否减轻其政策性负担
政策性负担、产权配置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基于薪酬业绩敏感性视角的分析
政府干预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有效性研究
高管薪酬激励方式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基于分解法视角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