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2)
2023(4860)
2022(4114)
2021(3990)
2020(3441)
2019(7680)
2018(7702)
2017(14222)
2016(8031)
2015(9352)
2014(9527)
2013(9330)
2012(8789)
2011(7637)
2010(7979)
2009(7586)
2008(8168)
2007(8015)
2006(7145)
2005(6613)
作者
(23955)
(19775)
(19674)
(18815)
(12882)
(9322)
(9095)
(7932)
(7396)
(7390)
(6814)
(6728)
(6483)
(6347)
(6302)
(6095)
(5981)
(5927)
(5845)
(5807)
(5144)
(4988)
(4912)
(4714)
(4505)
(4459)
(4357)
(4345)
(4081)
(4071)
学科
管理(42280)
(33905)
(32202)
企业(32202)
(28257)
经济(28223)
(15165)
方法(13127)
技术(12386)
数学(10153)
数学方法(9980)
(9932)
财务(9905)
财务管理(9870)
企业财务(9119)
(7748)
中国(7208)
(7051)
技术管理(6962)
(6948)
业经(6753)
国家(6735)
(6610)
理论(6557)
人事(6321)
人事管理(6321)
(6266)
(5823)
(5552)
银行(5539)
机构
大学(116696)
学院(115170)
管理(48508)
(43937)
经济(42657)
理学(39134)
理学院(38735)
管理学(38190)
管理学院(37920)
研究(36087)
中国(30936)
(26148)
(25288)
科学(21904)
(19824)
(18932)
中心(18207)
财经(17988)
(16970)
北京(16640)
研究所(16483)
(16276)
(15689)
业大(15582)
技术(14232)
(13840)
(13698)
师范(13539)
农业(13208)
财经大学(13158)
基金
项目(67930)
科学(52835)
研究(49987)
基金(48684)
(42183)
国家(41841)
科学基金(36026)
社会(30372)
社会科(28858)
社会科学(28847)
(26200)
基金项目(25248)
自然(23534)
教育(23211)
自然科(23031)
自然科学(23029)
自然科学基金(22630)
(21885)
资助(20559)
编号(20313)
成果(17500)
(15211)
重点(15007)
(14565)
课题(14136)
创新(13744)
项目编号(13257)
(13178)
教育部(13017)
(12779)
期刊
(55334)
经济(55334)
研究(34975)
中国(30428)
(25456)
管理(22845)
学报(17581)
科学(16851)
(14724)
技术(14510)
教育(14251)
大学(13745)
学学(12687)
(11572)
金融(11572)
财经(9864)
农业(9838)
(8572)
技术经济(8317)
会计(8256)
财会(8045)
经济研究(7598)
图书(7592)
(7459)
业经(6861)
科技(6659)
(6273)
论坛(6273)
问题(6092)
(6081)
共检索到194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贺新宇  
在政府的一切管理活动中,都存在着以生产为代表的技术成本和以制度为载体所体现的交易成本①,但由于在既往的政府管理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没有充分认识其间的内在关系,使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成本在可能的情况下未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降低。事实上,经济活动中的技术成本与交易成本是一种相依相存的关系,但不同岗位的行为主体在相互博弈过程中由于责任目标是分离的,所以就存在纳什均衡而使政府管理的经济活动出现不经济状况,这也是现实的政府管理高成本或超越管理半径的原因之一。理论研究与政府管理实践必须从技术成本与交易成本同时存在的这种特殊关系出发,建立新的管理半径与制度来打破纳什均衡,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艳  
在国际分工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动向和全球价值链的重新布局活动增加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挑战性和复杂性。成本存在于企业价值链的多重层级之中,不同企业选择的治理结构不同,成本发生的路径也有所不同。本文在对交易成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三种模式:市场制、混合制和层级制,并相应地构建了企业价值链交易成本管理的作用路径,以及价值链交易成本管理的多层级网状结构运行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森  
由于受交易成本的制约,管辖范围小、涉及人数少的"小政府"作为降低公共产品供给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首先得以形成。而后,为降低受益范围超出小政府辖区的公共产品供给的交易成本,更高层次的政府得以出现。政府级次化降低了公共产品供给的横向交易成本却增加了纵向交易成本,当横向交易成本的减少额与纵向交易成本的增加额在边际上相等时,政府级次达到均衡。由此看来,基层政府具有"逻辑先在性",采用"自上而下"分权的思路来构建财政体制是值得商榷的。财政体制的构建从逻辑上讲应该是"自下而上"授权而不是"自上而下"分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审计业务外包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审计机关提高效率效果的重要路径。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驱动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审计业务从自制改为外包,一方面会增加交易成本,表现为谈判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另一方面会降低交易成本,表现为生产成本与外购价格之差,只有当降低的交易成本大于增加的交易成本时,政府审计业务外包才会发生。审计业务就是审计交易,自制还是外包的选择,其本质就是选择审计交易的治理结构,正是审计业务特征与审计业务治理结构的匹配决定审计交易成本。不同的审计主题具有不同的交易特征,需要不同的交易治理结构,从而对于自制或外包有不同的适宜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小梅  
近年来,面对中国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界就市场与政府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展开了讨论。本文从交易成本决定市场与政府边界的一般理论出发,探讨影响市场与政府边界的因素。在分析医疗服务市场中影响交易成本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反映交易成本高低的可竞争性与可度量性矩阵模型,对医疗服务供给的市场与政府边界进行界定,并进一步提出,应通过购买医疗服务签约以及管制等公共政策降低交易成本,调整市场与政府的边界,达到扩大医疗服务供给的市场区域的目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岳健能  房尚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剑  
本文以技术合同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其交易成本的属性,文章划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成本,提出了必然性成本与或然性成本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技术合同交易成本的成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熊贤良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作为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的延伸的局面,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当贸易新理论开始借用微观经济学在产业组织方面的新进展,把不完全竞争市场引入自己的分析框架中的时候,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贸易新理论已与传统理论成鼎足之势。但是微观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潘燕  
交易成本是高校经营中无法完全消除的一种隐性成本,不同类型的高校经营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这一成本。但由于交易成本自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和难以量化的特点,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这直接导致了高校经营者无法掌握真实的经营成本情况。明确高校交易成本的表现形式、特性以及它对高校经营的负面作用,厘清它与高校经营中其它成本的关系,有利于寻求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从而减少高校的整个经营成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世全  杨燕绥  
首先回顾交易成本理论,并评述国内部分医院治理文献。然后,以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提出的四圈型医疗服务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分析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准利益集团”的特征,并将社会评价与监督的治理机制延伸,并提出共同治理模式与疏堵协同治理模式,以达到改善医院治理绩效和节约交易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时敏  
交易作为基本的经济活动,其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形成了交易成本定义的多样性。人们对交易成本理解的分歧,使得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构造经济理论时,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种解释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岑建  
教育运行同社会经济运行一样,是需要成本的。教育制度的运行,社会、学校和个体在教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交易成本,主要体现在教育中制度框架本身的形成成本和制度框架下各种具体教育行为所需成本。本文在分析教育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教育制度成本以及教育制度运行中的社会的、学校的和个体的教育交易成本,进而建议在教育管理实践中重视运用交易成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炳堃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本文梳理了"交易费用"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明确区分了微观与宏观两类交易费用,提出以往研究测度的交易费用主要是由分工、市场深化而产生的经济部门的产值,属于宏观交易费用。实证结果表明,宏观交易费用与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信息获取便利性高度正相关。"降成本"应着力提高市场经济的深度和广度,降低"审批成本"等非市场的微观交易费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雪如  
政府行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能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促进区际经济良性发展,但也可能由于寻租费用等,妨碍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从区域产业转移的现实出发,通过对比政府在"无为"的策略下和在"积极主动参与"的策略下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分析,突出强调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在交易成本的分析指导下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政府能更好地承担这一角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荔  赵苏海  
在相对PPP回归分析中 ,较低的系数常常被归因于变量的误差造成的偏离 ,但本文将说明 :即使不存在这些变量误差 ,交易成本的存在仍会造成名义汇率对PPP的偏离。假设没有非贸易品 ,贸易中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名义汇率的变化对通货膨胀差异的简单回归分析中斜率通常小于 1,而且斜率系数在极度通货膨胀或低频率数据 (数据间的时间间隔较大 )的情况下朝 1增大。交易成本削弱了一价定律 ,使一种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国家不一样 ,于是产生了对PPP的偏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