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2)
- 2023(14751)
- 2022(12700)
- 2021(11571)
- 2020(9868)
- 2019(22670)
- 2018(22402)
- 2017(42473)
- 2016(22993)
- 2015(26059)
- 2014(26105)
- 2013(26095)
- 2012(24850)
- 2011(22766)
- 2010(23446)
- 2009(22074)
- 2008(21987)
- 2007(20478)
- 2006(18307)
- 2005(16873)
- 学科
- 济(113319)
- 经济(113219)
- 管理(77581)
- 业(71145)
- 企(59899)
- 企业(59899)
- 方法(40899)
- 数学(34517)
- 数学方法(34262)
- 中国(31134)
- 地方(29276)
- 财(27710)
- 农(27300)
- 业经(24841)
- 学(21354)
- 制(21098)
- 技术(21014)
- 银(18611)
- 银行(18576)
- 农业(18562)
- 行(17792)
- 贸(17613)
- 贸易(17598)
- 融(17425)
- 金融(17423)
- 地方经济(17048)
- 易(16897)
- 和(16274)
- 理论(16138)
- 务(15963)
- 机构
- 学院(336552)
- 大学(336005)
- 济(147076)
- 经济(143857)
- 管理(130303)
- 研究(119059)
- 理学(108822)
- 理学院(107530)
- 管理学(106010)
- 管理学院(105326)
- 中国(93536)
- 京(72306)
- 科学(70231)
- 财(69942)
- 所(61474)
- 研究所(54942)
- 江(54791)
- 中心(54352)
- 农(54208)
- 财经(53059)
- 经(47851)
- 北京(46624)
- 业大(45776)
- 经济学(44949)
- 范(44474)
- 师范(44077)
- 州(43559)
- 院(42074)
- 农业(42010)
- 经济学院(40071)
- 基金
- 项目(207719)
- 科学(163467)
- 研究(155167)
- 基金(148097)
- 家(127625)
- 国家(126467)
- 科学基金(108278)
- 社会(99150)
- 社会科(93977)
- 社会科学(93952)
- 省(83214)
- 基金项目(78298)
- 教育(70944)
- 划(68871)
- 自然(67196)
- 自然科(65644)
- 自然科学(65626)
- 自然科学基金(64490)
- 编号(62847)
- 资助(60077)
- 成果(52405)
- 发(49839)
- 创(47399)
- 重点(46795)
- 部(45764)
- 课题(44862)
- 创新(43555)
- 发展(40569)
- 国家社会(40411)
- 展(39937)
- 期刊
- 济(180386)
- 经济(180386)
- 研究(107686)
- 中国(78223)
- 财(57289)
- 管理(54218)
- 农(49942)
- 学报(47567)
- 科学(46288)
- 教育(38685)
- 融(36435)
- 金融(36435)
- 大学(36266)
- 学学(33798)
- 农业(33253)
- 技术(32072)
- 经济研究(28717)
- 业经(28171)
- 财经(27454)
- 经(23809)
- 问题(22557)
- 业(20176)
- 技术经济(20039)
- 贸(17536)
- 商业(16819)
- 世界(16460)
- 科技(16372)
- 图书(16347)
- 现代(15939)
- 统计(15835)
共检索到542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建
政府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政府对自身进行的深入改革,经济发展是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在致变因素,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文章旨在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政府管理创新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政府管理创新 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同步推动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文富 徐凤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本文实证分析了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深入分析物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并验证了物流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一些弊端和不足,有助于实现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从不协调到协调、或从一般协调到高水平协调的良性循环效果,促进整体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空间计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柏建成 高增安 严翔 张利霞
四大核心技术深化金融发展,科技与金融交叉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需从动态层面研究其互动机制。基于1998—2016年长江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采用PVAR动态模型对全流域、分区域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变量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互动关系显著,但互动机制在各流域有所差别,且均未形成长效机制。从控制变量贡献看,下游地区金融和科技具有较强的惯性效应;中游地区二者受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作用较为显著;上游地区科技与金融发展部分得益于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持续性投入。进一步指出,科技赋能金融,金融服务科技是长江经济带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普惠的关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金融发展 科技创新 PVAR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军,王亚杰
文章从供给推动和需求拉上两个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考察,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即存在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称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结构",部分发达地区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经济复合体现状,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文章从专业设置、办学形式、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良
本文首先总结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三种模式,随后分析了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效应,以期揭示世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关键词:
世博会 区域经济发展 作用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瑛 郑磊 刘军荣
跨喜马拉雅地区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互动关系研究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我国企业参与该地区的投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跨喜马拉雅地区五个重要经济体为样本,分析该地区投资环境、直接投资流量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跨喜马拉雅地区投资环境、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关系,同时该地区这三个方面内在互动机制存在障碍,亟待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允卫 黄祖辉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城乡统筹状况总体上随着经济发展而趋于恶化,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浙江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并不会自动导致城乡差距的缩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相反,经济发展从中长期看还会进一步加大城乡差距。此外,经济发展受城乡统筹水平冲击的效应虽然也为正,但其冲击效应并不显著,特别是短期内几乎不存在冲击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
以广州港为例,适当选取了一定的城市经济指标和港口经济指标,在系统分析广州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广州港对广州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广州城市经济对广州港发展的反馈两个方面,对广州港与广州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广州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敏 卢珂
中国碳排放总量于2007年升至世界第一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首先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目前县级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然后从管理机制层面剖析了绿色经济发展中县级政府所存在的管理理念不科学、职能定位不合理以及财政制度中环保意识缺乏等问题,最后从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行政执行机制、健全民主监督机制等方面,探寻县级绿色经济发展中政府管理机制完善的有效途径。结论与建议: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单元的县域经济,必须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
县级政府 绿色经济 管理机制 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汝龙 张盼盼 宓科娜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借助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与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挖掘耦合协调背后的滞后因子。研究发现:①时序特征方面,受金融危机、经济下行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支出水平是影响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②空间格局方面,经济发展市际变动明显,大致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特征。社会保障首位特征明显,总体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③市际耦合方面,上海属于优质协调类型;江苏、浙江属于中级协调类型;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贵州省属于初级协调类型,而云南属于轻度失调类型;④滞后因子方面,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而江苏、浙江、湖北和湖南则属于社会保障滞后型。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柳松 李宗华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地区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尽相同。通过利用广州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揭示出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广州的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在检验结果的基础上诠释了实证结论并剖析了其中的政策蕴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月敏 李卫东
中国的文化内核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与指导,消化吸收与重拾传统文化是中国大经济振兴的希望。各种文化遗产与地方特色是发展城镇化,提高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要素,对其进行寻找、挖掘与宣传是释放文化潜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经济发展中也要注意文化生态的保护,为脆弱的地方文化、民间风俗、优良传统保留一片发展的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