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6)
- 2023(12748)
- 2022(9950)
- 2021(9234)
- 2020(7519)
- 2019(16621)
- 2018(16193)
- 2017(29627)
- 2016(17265)
- 2015(19265)
- 2014(19100)
- 2013(17938)
- 2012(16271)
- 2011(14477)
- 2010(14576)
- 2009(13617)
- 2008(13943)
- 2007(12951)
- 2006(11726)
- 2005(10203)
- 学科
- 管理(57959)
- 济(57751)
- 经济(57675)
- 业(47403)
- 企(40134)
- 企业(40134)
- 方法(22319)
- 财(21070)
- 中国(20356)
- 农(19281)
- 数学(18027)
- 数学方法(17808)
- 业经(16470)
- 制(13913)
- 学(13751)
- 农业(12719)
- 务(12609)
- 财务(12562)
- 财务管理(12531)
- 地方(12504)
- 企业财务(11951)
- 理论(11569)
- 划(11084)
- 教育(10679)
- 银(10555)
- 银行(10505)
- 贸(10216)
- 贸易(10211)
- 环境(9963)
- 策(9928)
- 机构
- 大学(238491)
- 学院(232489)
- 管理(87897)
- 济(85755)
- 经济(83667)
- 研究(80548)
- 理学(74203)
- 理学院(73262)
- 管理学(71855)
- 管理学院(71398)
- 中国(60524)
- 京(51668)
- 科学(51551)
- 农(45965)
- 财(44261)
- 所(40973)
- 业大(38376)
- 江(37614)
- 研究所(37386)
- 中心(36941)
- 农业(36172)
- 财经(33684)
- 范(32801)
- 师范(32365)
- 北京(31992)
- 经(30771)
- 州(29493)
- 院(29378)
- 省(26729)
- 师范大学(26040)
- 基金
- 项目(156386)
- 科学(121727)
- 研究(112521)
- 基金(111613)
- 家(99591)
- 国家(98707)
- 科学基金(83143)
- 社会(71094)
- 社会科(67091)
- 社会科学(67067)
- 省(61996)
- 基金项目(59339)
- 自然(53908)
- 教育(53197)
- 划(52862)
- 自然科(52642)
- 自然科学(52622)
- 自然科学基金(51702)
- 编号(45093)
- 资助(43291)
- 成果(38377)
- 重点(36042)
- 部(33903)
- 发(32977)
- 课题(32891)
- 创(32775)
- 创新(30573)
- 大学(30566)
- 科研(30166)
- 国家社会(29449)
- 期刊
- 济(100254)
- 经济(100254)
- 研究(69748)
- 中国(55037)
- 学报(44848)
- 农(42450)
- 科学(38289)
- 财(37038)
- 教育(35970)
- 管理(34519)
- 大学(34510)
- 学学(31124)
- 农业(28446)
- 融(20914)
- 金融(20914)
- 技术(18643)
- 财经(17033)
- 业(16626)
- 业经(16528)
- 经济研究(15408)
- 图书(14907)
- 经(14689)
- 版(14051)
- 问题(13001)
- 业大(11893)
- 科技(11689)
- 书馆(10832)
- 图书馆(10832)
- 现代(10662)
- 农业大学(10128)
共检索到361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金福 吴倩
我国政府引进新公共管理的理念,积极介入大学学科建设,通过政策助推、信息服务和资金支持等方式,无疑推动了大学学科水平的发展。但政府对大学学科建设介入也带来了政府管理"碎片化"问题,表现为政策上的交叉、平台上的重叠和项目上的重复,直接导致非重点学科边缘化、教师价值观与科研行为异化、学科的自主性缺失与主体性缺位和学科投入产出不匹配等乱象呈现。治理政府管理"碎片化"对大学学科建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树立协同理念,构建整体政府管理模式,构建政府与大学的缓冲组织,改变政府直接管理的现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洋 许丹敏
以广州市城市井盖设施管理为案例,分析了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碎片化的起源、表象以及去碎片化策略。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碎片化的根源是城市井盖设施诱发的公共问题,具有跨组织边界、跨功能边界和跨时间边界的跨域性特征。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碎片化的表象为管理主体、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和管理资源的碎片化。协同治理理论可为解决跨域性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碎片化问题提供可行的政府治理架构。通过制度建设、组织整合、技术赋能和文化互信的四维策略可解决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的碎片化问题。
关键词:
城市 井盖设施 碎片化 协调治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关辉
认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旨在通过跨学科培养创新人才,但教育过程中的"碎片化"问题阻碍了其目标的实现。有针对性地进行"碎片"整合,是真正实现跨学科教育目标,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跨学科 研究生教育 “碎片化” 整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思东
美国地方政府体制的“碎片化”,是地方政府数量庞大、功能重叠、边界不清的形象称谓。多元民主理论认为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直接政治参与,公共选择理论则将其视为表达公共经济领域中消费者偏好的制度工具。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地方政府体制所产生的整体效益低下、部分地方政府民主程度与效率不够、以及无力应对社会问题等弊端,招致了大量的批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娟 马佳骏 邵帅 黎娇龙
“河长制”这一创新政策试图通过河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来有效实现水污染治理目标,但该政策能否有效解决因流域治理的跨域特征而导致的碎片化管辖和协同治理困境,现有文献对此尚未予以关注。文章首先利用博弈模型和逻辑推演阐释了碎片化治理本身对水污染治理及对河长制政策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进而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七大流域覆盖的干流县域数据,结合中国生态环境部实施的国家重点监控点的水质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流域治理中确实存在明显的碎片化问题,且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原因在于中上游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被动等待,而下游地区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主动治理,导致下游监管较强、中上游监管较弱而出现污染产业“逆流而上”的现象。同时,河长制能产生水污染治理改善的效果,但尚未解决跨区域协同治理困境,这也正是目前实施的河长制政策的主要局限,亟需后续推行过程中的进一步完善。文章揭示了河长制治理过程中的跨区域碎片化导致的协同治理困境问题,并为此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利于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治理,为政府进一步建立跨区域的河长制协同治理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河长制 跨区域协同治理 碎片化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祖国 陈雪梅
流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殊尺度,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文章对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的流域管理体制背后存在着碎片化的本质,并分析了发达国家流域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流域管理碎片化的对策。
关键词:
流域管理 碎片化 经验 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慧渊 徐枞巍
提出了大学学科建设战略管理的概念和主要特征,论述了大学学科建设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大学学科建设战略管理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并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阳锐璇
随着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强势兴起,造就了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碎片化"传播呈现出细碎性、零散性和灵活性等特征,使得高校教育环境变得更复杂,高校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更多更广,高校学生群落更多更隐秘。面对挑战,高校教育工作应把握大学生对"碎片化"信息的接收、分享和传播的特点,坚持正确思想引导、提升具体工作水平、强化"碎片化"学习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媒体 碎片化传播 学生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昊民 杨丁璇
"掉线恐惧""无手机联络焦虑症"等词描述了人们对手机的高度依赖,这些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将时间碎片化,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节奏。所谓"工作时间碎片化",是指员工相对完整的工作时间,被不断碎片化的信息或任务,分割成诸多片段,工作时间的连续性与目标专注性被动做出改变的过程。最近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对新信息的重视程度几乎高于任何事物,获得的新信息(例如新闻、微博)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人们对潜在的快感更加敏锐,促进大脑主动寻找能产生多巴胺的
关键词:
时间碎片化 时间管理 工作效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云
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基础性建设。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确定学科方向、组建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确立学科项目、建立学科制度、营造学科环境等。学科建设没有统一的方法,但一般应遵循统一领导、制定规划、组织实施、评估检查、总结完善这一基本逻辑。
关键词:
学科 大学 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化树
学科建设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大学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大学学科建设必须遵循立足创新、突出优势、优化结构、发展应用、扶持新兴的原则,根据大学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目标,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促进学科交叉,提升学科整体实力;依托重点学科,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大学的创新能力;改革学科投资模式,发挥投资对提高学科创新能力和学科竞争力的作用;加强组织保障,强化科学管理,注重制度创新,确保学科建设取得良好的效益;构建检查评估机制,加强学科评估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
大学 学科建设 学科方向 学术环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熊进
当前,项目制已成为一种国家治理社会的新体制。伴随项目制国家治理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亦难以摆脱其嵌入从而构建了高等教育治理的项目制模式。然而,项目制下的高等教育治理却身陷碎片化危机之中,表现为高等教育中人与事的分割与碎片、高等教育项目供给与项目竞争的碎片以及高等教育项目整体解构后的碎片。综观历史与现实,现代性以来人向物的“转化”、专业分工思维使分割主义哲学风行并弥漫至高等教育场域、高等教育项目“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等是造成高等教育项目制治理碎片化的理论与现实缘由。对治理碎片化进行治理须做到理念和实践上的变革:第一,以整体性、生命性思维对待高等教育中的人和事,使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生命和一个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菊 刘再春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存在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校企合作建设目标不明确、校企合作建设机构不完善等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思路与对策,即整合治理制度,解决不同主体的协调问题;整合治理目标,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整合治理机构,为长效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潘炜 陈庚
乡村公共文化领域长期存在供给碎片化问题。新时期以多元参与、技术升级、文旅融合为导向的改革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源聚合,但因现行体制下政策工具失灵、乡村文化功利化与居民文化主体性缺失、供给主导模式与基层社会需求结构错位,也引发了“多元价值非均衡博弈”“多元主体割裂式合作”“新旧技术交错式运行”等新型碎片化问题,成为阻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治理的关键是推动弱、小、散的主体建立共生关系,优势互补、协同演进。应以构建乡村公共文化共生体系为导向,通过挖掘文化共生单元、丰富文化共生模式、优化文化共生界面、形塑共生政策环境等策略,凝聚分散化要素、整合割裂化主体、疏通庞杂化渠道,以多元共生“自下而上”地推动碎片化治理。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碎片化新样态 文化共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亲国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与大学的学科建设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一些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这种互动作用更加明显。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受到依托大学的学科水平、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优势学科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基础。大学科技园推动着大学学科方向、学科梯队、学科发展条件、人才培养等学科要素的建设。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大学 学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