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7)
2023(15559)
2022(13247)
2021(12341)
2020(10464)
2019(23501)
2018(23199)
2017(44687)
2016(24177)
2015(26636)
2014(26248)
2013(25527)
2012(23101)
2011(20634)
2010(20668)
2009(19139)
2008(18408)
2007(16559)
2006(14696)
2005(12967)
作者
(66671)
(56350)
(55592)
(53236)
(34910)
(26809)
(25149)
(21850)
(21288)
(19681)
(19103)
(19038)
(17709)
(17225)
(17176)
(17137)
(16621)
(16458)
(16146)
(15948)
(13816)
(13658)
(13460)
(12903)
(12660)
(12532)
(12304)
(12182)
(11176)
(11113)
学科
(99208)
经济(99073)
管理(71152)
(71127)
(49573)
企业(49573)
(49213)
方法(40234)
数学(34862)
数学方法(34418)
农业(32848)
(26618)
业经(25860)
中国(23795)
地方(22597)
(22500)
(18303)
环境(17716)
(15994)
(15136)
银行(15103)
(15025)
贸易(15017)
(14737)
财务(14693)
财务管理(14656)
(14635)
技术(14457)
(14440)
(14331)
机构
学院(333516)
大学(327672)
(136303)
经济(133534)
管理(131297)
理学(113723)
理学院(112546)
管理学(110582)
管理学院(109971)
研究(109448)
中国(84971)
(68778)
(67570)
科学(67458)
(64204)
中心(53558)
(53558)
业大(53243)
农业(52545)
(50537)
财经(50342)
研究所(48566)
(45903)
(43781)
师范(43334)
北京(41390)
经济学(41197)
(40084)
(39393)
经济学院(37181)
基金
项目(232908)
科学(185583)
研究(171673)
基金(170917)
(149059)
国家(147796)
科学基金(127851)
社会(111961)
社会科(105936)
社会科学(105911)
(92159)
基金项目(91390)
自然(81542)
自然科(79575)
自然科学(79550)
自然科学基金(78077)
教育(77180)
(76537)
编号(70004)
资助(68069)
成果(55222)
重点(52476)
(51673)
(51314)
(48531)
(47205)
国家社会(47147)
课题(46843)
创新(45459)
科研(44595)
期刊
(154431)
经济(154431)
研究(91320)
(69287)
中国(65106)
学报(50784)
(49341)
科学(48132)
农业(46938)
管理(44537)
大学(39869)
学学(38155)
(32428)
金融(32428)
业经(30718)
教育(30064)
技术(27579)
财经(24173)
(22780)
经济研究(21736)
问题(21443)
(20768)
(17580)
资源(17039)
农村(15509)
(15509)
科技(15435)
世界(15322)
理论(15126)
农业经济(14944)
共检索到488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洪松  李现康  王晓南  鲍巧凤  
[目的]推进农业有机肥施用代替部分化学化肥,对于减少农业污染,实现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490户农户微观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以技术推广强度为调节变量,生态认知为中介变量,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正向显著;2)生态认知在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技术推广强度在生态认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基于以上结论,该文也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管制应当继续加强,监管机制与管制措施要恰当完善;2)继续加强提高农户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农户对生态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认知水平;3)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技术推广方式,有针对性的调整技术推广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文浩  申淑虹  罗岚  柴朝卿  张蚌蚌  李玉恒  郑伟伟  孔祥斌  
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1879份农户调研数据,从地形差异的视角,借助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和RIF回归分解法揭示了耕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耕地流转对高收入农户群体增收效应大于低收入农户群体,从而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扩大,其中系数效应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在耕地转入中贡献度达90%以上,在耕地转出中贡献度达60%以上。(2)耕地转入在平原和山区对高收入农户群体增收效应均大于低收入农户群体,从而导致平原和山区农户收入差距扩大,且该现象在山区更加显著,其中系数效应也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在平原的贡献度达90%以上,在山区的贡献度达80%以上。(3)耕地转出仅对平原中等收入农户群体具有显著增收效应,从而导致平原中低收入农户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其中系数效应同样也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贡献度达70%以上。因此,应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和地形特征实施差异化的耕地流转支持政策,以促进耕地流转对农户的增收均衡,缩小农村贫富差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薛凯芸  王越  胡振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省11县(市、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减贫增收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各县中等水平之下,并且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43.9%的农户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户收入存在有提升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减少农户相对贫困的可能性并降低村庄层面相对贫困发生率;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作用更明显,能够改善农户收入分配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指标对贫困减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收效果更好。此外,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数字金融教育开展力度,让数字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弱势群体,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林燕   潘子纯   郝旭然   魏凤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沿线省份2 893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通过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机制检验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能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技能对农户具有增收效应,且能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2)数字技能能够通过促进耕地流转、增强社会网络和缓解信贷约束三条路径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3)数字技能对中西部地区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数字技能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增强;(4)数字技能可以缓解农户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不平等,却加剧了务工收入不平等。此外,线上商务技能对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最大,生活社交技能次之,网络学习技能的缓解作用最小。针对研究发现,应着力提高农户的数字技能、针对不同农户特点设计相对应的数字技能提升策略以及加强数字技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实现农户共享数字红利,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荣  韩洪云  
【目的】有机肥投入不足将加剧土壤营养失衡和基础肥力下降,严重威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采取措施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已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价合同生产模式对农户有机肥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山东省苹果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合同生产模式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销售合同、生产合同、果园离家距离、果园规模、农户有机肥认知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比重与农户有机肥施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化肥施用量、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户有机肥施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与合作社签订销售合同和生产合同分别可以使其增施有机肥约678元/h...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天志  冯辉  陆迁  
本文利用鲁陕晋三省1475份农户数据,以测土配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三种绿色生产技术选择为例,分析数字农技推广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与未使用数字农技推广服务的农户相比,使用该服务对绿色生产技术选择概率明显提高48%左右,使用频率越高,对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影响程度越深;(2)数字农技推广服务正向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的积极性和采用规模,并再次运用ⅣProbit解决潜在内生性和其他统计性偏误问题后,证明上述结果仍整体稳健;(3)数字农技推广服务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选择,主要是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渠道中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获取成本三种机制实现。当前数字农技推广服务改变了农户信息获取方式,加快了农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是成功推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和转型的重要考量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萌  王征兵  
[目的]通过分析黄河流流域3省玉米种植户化肥施用强度与减施情况,探析经营规模与化肥施用强度非线性关系及纵向分工深化的中介作用。[方法]基于扩展回归模型,使用2020年黄河流域中甘肃、宁夏以及陕西3省玉米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经营规模和分工深化对农户化肥使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扩大经营规模可以显著抑制农户化肥的过量施用,但当达到一定规模后,这种抑制效应消失,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将不再降低农户化肥施用强度。(2)经营规模与纵向分工卷入程度之间也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前,经营规模的扩大会显著提高农户服务外包的程度。(3)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通过提高纵向分工卷入程度进而降低农户化肥施用强度。[结论]玉米种植农户经营规模与化肥施用强度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纵向分工卷入程度在经营规模与化肥使用强度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淼   米炜嵩   康琦   程永辉  
城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深刻改变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过程,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向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转变。本研究以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子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其城镇化发展模式也正在经历重大转型,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组团式”的城镇化空间格局。(2)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呈现西北部高原地区高、东南部平原地区低的总体空间格局。(3)该地区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土地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城镇化的影响则从负向影响逐渐转变为正向影响;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则同时存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研究丰富了对流域尺度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也为合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淼   米炜嵩   康琦   程永辉  
城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深刻改变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过程,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向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转变。本研究以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子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其城镇化发展模式也正在经历重大转型,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组团式”的城镇化空间格局。(2)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呈现西北部高原地区高、东南部平原地区低的总体空间格局。(3)该地区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土地城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城镇化的影响则从负向影响逐渐转变为正向影响;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则同时存在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研究丰富了对流域尺度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也为合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淑仪  周玉玺  周霞  
[目的]有机肥施用对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至关重要,厘清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为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通过荟萃中国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文献,首次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了已有研究结论的综合效应量并明确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强度。[结果]性别、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年收入、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及政府补贴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土壤肥力对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的影响为负作用。[结论]性别、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及政府补贴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存在强相关性关系;土壤肥力为中相关性影响因素,家庭人口数量为弱相关性影响因素;年龄、农户受教育年限、耕地块数、是否饲养家禽的影响较为微弱,仅属于可忽略相关性影响因素。可忽略相关性影响因素数量较多,说明目前围绕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尚未溯及根本,依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王柏源  
研究目的: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农户问卷调查手段获得356份农户问卷,以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农户和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的信息,采用Logit模型,估计了农户施用有机肥决策模型。研究结果:有机肥可得性、区域差异、区位条件和农户参与非农活动均会对农户的施用有机肥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饲养牲畜的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发生比约为不养殖牲畜农户的4.1倍;距离县城距离增加1km,施用有机肥的发生比提高6.7%;与泰兴的农户相比较,宿迁的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发生比约降低82.76%;就非农就业而言,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参与非农活动会降低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可能性,与负责农业生产家庭成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秀英   陈帅   李敏  
探究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农户非农就业、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 77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OLS、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及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非农就业在家庭禀赋与农户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1)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家庭自然资本,最后是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2)家庭禀赋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具有不同的影响差异,且对中高收入水平农户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非农就业在家庭人力资本与农户收入和家庭经济资本与收入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9.0%和6.4%。因此,为促进农户增收,建议充分考虑农户家庭禀赋水平,要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丰富和拓宽农户的信息获取渠道;其次要重视低收入水平农户养老服务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最后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农户非农创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丽  李洁艳  史丹丹  
[目的]本文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①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②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③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地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立华,樊胜岳,杨林,杨国靖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因此,农户经济及其经营行为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依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近5年来农户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与农村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慧  张新焕  焦广辉  王哲  
论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27个行政村(连队)2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农户种植油料作物意愿和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资源禀赋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四大方面分析了农户对油料作物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家庭总人口、对农业技术服务的态度与农户的种植意愿呈正相关关系,且对农业技术服务的态度标准化系数更大,影响更显著;常年从事农业劳动人数、户主文化水平和地块位置与之呈反相关关系,且户主文化水平的标准化系数更大,影响更显著。但是反映土地投入、种地收入以及人均收入没有通过检验,不能得出这几个变量与农户种植油料作物意愿之间的关系。文章最后探讨了兵地差异对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