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3)
2023(11374)
2022(9748)
2021(8734)
2020(7650)
2019(17256)
2018(16685)
2017(31680)
2016(17596)
2015(19478)
2014(19433)
2013(19233)
2012(17880)
2011(16277)
2010(16250)
2009(15243)
2008(15244)
2007(13935)
2006(12010)
2005(10498)
作者
(55582)
(46429)
(46421)
(43998)
(29023)
(22450)
(21214)
(18383)
(17283)
(16434)
(15713)
(15526)
(14735)
(14683)
(14585)
(14442)
(14235)
(13760)
(13298)
(13297)
(11862)
(11291)
(11135)
(10589)
(10340)
(10288)
(10201)
(10148)
(9409)
(9340)
学科
(71435)
经济(71362)
管理(53849)
(49309)
(39062)
企业(39062)
方法(35298)
数学(31689)
数学方法(31430)
(21037)
(20121)
中国(18501)
(16241)
业经(14672)
(13959)
贸易(13958)
农业(13935)
地方(13605)
(13575)
(13172)
技术(13133)
(12268)
财务(12247)
财务管理(12215)
环境(11851)
(11811)
企业财务(11624)
(11166)
银行(11105)
(10593)
机构
大学(261873)
学院(258690)
(105088)
经济(102941)
管理(99751)
研究(89284)
理学(87056)
理学院(86069)
管理学(84640)
管理学院(84159)
中国(66025)
科学(59649)
(55209)
(54844)
(47607)
(47387)
业大(46032)
农业(44300)
研究所(43699)
中心(41463)
财经(38369)
(38257)
(34984)
北京(33882)
经济学(32535)
(32158)
师范(31686)
(31378)
(30202)
经济学院(29818)
基金
项目(180949)
科学(140831)
基金(131425)
研究(123856)
(118210)
国家(117271)
科学基金(98488)
社会(78849)
社会科(74915)
社会科学(74884)
(71454)
基金项目(70596)
自然(65978)
自然科(64379)
自然科学(64352)
自然科学基金(63271)
(60893)
教育(55829)
资助(52883)
编号(48307)
重点(41095)
(39625)
(38885)
(38338)
成果(38325)
计划(36342)
科研(36088)
创新(36018)
国家社会(33236)
科技(32990)
期刊
(106758)
经济(106758)
研究(67819)
学报(51290)
中国(49424)
(47896)
科学(43660)
(37579)
大学(36521)
学学(34633)
管理(32660)
农业(32314)
教育(21058)
(20388)
金融(20388)
技术(19851)
财经(18940)
经济研究(17812)
(17805)
业经(17568)
(16216)
科技(15235)
问题(14795)
(14118)
资源(13481)
图书(13425)
技术经济(13410)
业大(13269)
理论(11982)
统计(11851)
共检索到367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盛亚  冯媛媛  施宇  
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以中国内地25个省级行政区政府科研机构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结构、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省级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1)单个要素不构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基础研究强度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较为普遍的作用;(2)5种组态均可带来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由基础研究构成的基础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的科学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计划配置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环境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市场配置、计划配置、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由应用研究、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应用研究—环境型组态。其中,基础研究型组态和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更有效;(3)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各地区政府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匹配路径和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忠贤  吴鹏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当前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内地30个省市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整体性视角揭示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因素组态。结果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阻碍因素,但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在促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较为普遍的作用;存在6条关键路径可以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包括开拓型、产业升级助推型、科研机构驱动型、产业升级与科研机构发展双轮驱动型、科研机构主导逻辑下的高校驱动型、市场和研发机构双元主导逻辑下的多元主体合力驱动型。因此,为全面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李石柱  
本文围绕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从配置效率、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政府调控三方面研究界定了有关概念,建立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多阶段定量评价模型,以及基于评价结果的影响要素分析方法;并运用上述模型和方法,采用全国2000年科技统计普查数据对全国30个省市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对各地区进行了分类排序,找出了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五条基本规律,依据这些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该论文在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方面首次系统性地运用定量方法研究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和政府调控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分析结果对我国各地区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冰鑫  王宝  王鹏龙  
运用DEA-Tobit模型测算了2007—2016年甘肃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了影响甘肃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甘肃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高,有5个年份的效率值达到1,实现科技投入和产出的有效组合,未实现科技资源配置效率DEA有效的年份多数受规模效率较低的影响。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意识对甘肃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开放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绪华  陈诗波  程国强  
本文运用DEA模型测算了全国和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2000年以来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不断优化态势,但目前投入结构尚不尽合理,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未能充分显现,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尚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2)我国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北京、天津和新疆等共15个省(市、区)科技资源配置的TFP增长或下降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更大,黑龙江、江苏和陕西等8个省份的TFP变动主要受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双重叠加的影响,河北、福建和青海等6个省区的TFP增长或下降主要受技术效率变动的影响。鉴此,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俊霞  温小霓  
本文基于"金融资源"和"创新成果"质量视角的相对数值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2016年中国27个省区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相对数值指标,动静结合法可以较合理地估计我国的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未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状态,地区间有差异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直接融资比例、风险投资强度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均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且直接融资比例影响最大。政府应注重顶层设计,长期持续的政策效应强于短期行为,要充分激发资本市场和企业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卫东  王清  
文章运用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配置效率与区域开放程度、高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机构的人才投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正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负显著影响;产学研结合水平、政府科技投入等因素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敏  谢富纪  
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东北、中、西部四大地区R&D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明显的"阶梯递减"现象;R&D资本存量要素产出弹性,远大于R&D人力资源要素产出弹性;国际贸易强度、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等外生性因素,都对R&D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邦彦   张亚琪   黄李凤  
目的:测算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时空演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分析2014—2021年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借助可视化工具揭示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利用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21年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效率总体稳定但呈下降趋势,尚未实现有效配置。从空间分布来看,不同省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综合效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均衡。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制约了效率提高;从全要素的空间演化来看,我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省份已转向效率地正增长,东西部地区整体高于中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波动幅度较大;从影响因素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和病床使用率对效率具有正向作用。结论:我国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技术水平和管理体系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锐媛   王灿友   刘炜  
政府属研究机构是强化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明晰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可有效提升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但目前关于由多种因素联合触发其高(非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运作机制仍不清晰,同时已有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受决策单元所处外部环境及随机扰动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反映决策单元真实效率水平。为此,考虑采取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并采取组态视角进一步拓展现有相关研究。根据国家有关统计年鉴和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构建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环境指标的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fs QCA方法选取影响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6类因素,对中国31个省份的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探讨构成解释高水平和非高水平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发现:政府属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受环境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西部地区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明显,表明环境因素对西部地区政府属研究机构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多个条件复杂作用的结果,高水平配置效率的驱动路径有3种,包括人才-环境并驱发展型、配置规模驱动型、基础研究导向型,且三者存在一定的共性,而非高水平配置效率的驱动路径中,除缺乏必要的环境条件支持外,过高的政府资金投入反而是制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关键。因此,处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地区的政府属研究机构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资金,要不断增加自身的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政府属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婉桢  吴建涛  
基于2003—2013年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表现,研究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在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角色错配问题,即政府在保障学前教育公平方面存在不足,在教育资源投入中未做到"保基本",且未有效落实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政策。研究建议应再次调整政府与市场的角色,调整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角色为保障教育公平与做好教育管理,将学前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应定位于"保基本、广覆盖"。同时,研究认为,混合所有制幼儿园可以作为未来政府与市场合作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赤  章丹  王华锋  
本文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部门对1996-1997年世界科技状况分析报告中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系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我国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VRS模型对1998-2009年我国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除2000、2001和2002年的综合效率介于0.95-1.0之间外,其余年份的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都为1,这说明我国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一直都处于较高水平,但为了保持这种高配置效率水平,应当合理控制科技投入总量,继续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林  李青  刘兵  
基于环境约束视角,开展了四方面研究:①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不考虑和考虑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分析其时空格局,发现非期望产出显著降低整体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环境因素对四大地区的制约强弱排序依次为东北、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②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各省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揭示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演变机理,发现相邻省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的集聚特征且呈现增强态势;同时呈现相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变化趋势不显著;③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影响程度,发现工业三废对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对其影响程度最大,工业废水排放量次之,工业粉尘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小;④提出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科技资源配置优化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飞  吴红  
针对我国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并不乐观的现状,在分析影响企业专利信息资源配置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基于鱼骨图的AHP分析法,将鱼骨图转换成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问题的重要性权重,通过总排序帮助企业更加清晰正确地掌握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为企业优化专利信息资源配置提出意见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