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78)
- 2023(21614)
- 2022(18350)
- 2021(16984)
- 2020(14399)
- 2019(32793)
- 2018(32380)
- 2017(62036)
- 2016(33794)
- 2015(37678)
- 2014(37374)
- 2013(37037)
- 2012(34341)
- 2011(30956)
- 2010(31166)
- 2009(28980)
- 2008(28633)
- 2007(25584)
- 2006(22837)
- 2005(20465)
- 学科
- 济(143771)
- 经济(143612)
- 业(111110)
- 管理(106524)
- 企(96101)
- 企业(96101)
- 方法(63120)
- 数学(52563)
- 数学方法(51972)
- 农(41588)
- 财(41528)
- 中国(40077)
- 业经(38249)
- 地方(30671)
- 农业(28514)
- 制(28306)
- 贸(28302)
- 贸易(28285)
- 易(27486)
- 学(27015)
- 务(26937)
- 财务(26856)
- 财务管理(26803)
- 企业财务(25434)
- 技术(24734)
- 和(23454)
- 理论(23296)
- 银(22586)
- 银行(22516)
- 行(21608)
- 机构
- 学院(486091)
- 大学(485007)
- 济(198969)
- 经济(194900)
- 管理(191669)
- 理学(164766)
- 研究(163102)
- 理学院(162969)
- 管理学(160267)
- 管理学院(159370)
- 中国(125095)
- 京(104130)
- 科学(100396)
- 财(94586)
- 农(85026)
- 所(82428)
- 财经(74770)
- 研究所(74463)
- 业大(74125)
- 中心(74044)
- 江(72978)
- 经(68042)
- 农业(66739)
- 北京(65818)
- 范(61492)
- 师范(60801)
- 经济学(59906)
- 院(59139)
- 州(58558)
- 财经大学(55432)
- 基金
- 项目(324092)
- 科学(254598)
- 基金(235026)
- 研究(234188)
- 家(205947)
- 国家(204158)
- 科学基金(175115)
- 社会(148419)
- 社会科(140784)
- 社会科学(140749)
- 省(126866)
- 基金项目(124083)
- 自然(114371)
- 自然科(111743)
- 自然科学(111711)
- 自然科学基金(109732)
- 教育(107163)
- 划(106761)
- 资助(97297)
- 编号(94414)
- 成果(76065)
- 重点(72605)
- 发(71318)
- 部(71182)
- 创(68421)
- 课题(65162)
- 创新(63524)
- 科研(62107)
- 国家社会(61232)
- 教育部(60816)
- 期刊
- 济(221893)
- 经济(221893)
- 研究(143786)
- 中国(94567)
- 学报(78087)
- 农(77547)
- 管理(74900)
- 财(74370)
- 科学(71041)
- 大学(59356)
- 学学(56148)
- 农业(53018)
- 教育(50345)
- 融(45522)
- 金融(45522)
- 技术(43348)
- 业经(37989)
- 财经(37194)
- 经济研究(35017)
- 经(31923)
- 问题(29577)
- 业(29304)
- 技术经济(25145)
- 科技(24184)
- 贸(24072)
- 版(22670)
- 商业(22646)
- 统计(22574)
- 理论(22468)
- 现代(22408)
共检索到728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是反映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作实证分析 ,检验当年以及滞后几年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产出弹性 滞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迎锋 顾炜宇 乌天玥 王立勇
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政府资助效果受到工业化阶段和资助对象选择的影响而显著不同。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会对企业自身R&D投入形成杠杆效应,且该效应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不断增强;政府对科研机构的R&D经费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挤出效应,政府对高等院校的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杠杆效应;总体上,目前政府资助效果仍表现为杠杆效应,但这一效果由于政府偏好资助科研机构而大幅减弱;中国政府对企业直接资助率较低,未能有效发挥政府资助效果;金融约束和资金可得性是影响企业R&D投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政府资助 企业R&D投入 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涛
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与国内、国外技术引进之间关系的VAR实证模型,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索影响系数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对国内、国外技术引进的冲击反映十分敏感;各变量影响系数在短期和长期存在差异;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检验发现他们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最后,总结并提出促进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之路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产出 向量自回归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平芳 徐伟民
本文从动态角度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中的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市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自筹的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本文认为 ,政府的科技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这两个政策工具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自筹的R&D投入都具有积极效果 ,并且政府的拨款资助越稳定效果越好 ;政府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互为补充 ,提高一个的强度也会增加另一个的效果 ,但这个效应以政府税收减免为主。不同来源的R&D支出和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是不同的 ,自筹的R&D支出对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正面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上官敬芝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1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对均量指标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良科
文章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成率的影响。结论表明,近年来工业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2002年之后技术效率反而有所恶化;R&D和人力资本都显著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是过分技术"赶超"的思想却同时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高。增加基础产业的技术投入,能够促进前向R&D溢出,进而提升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人力资本更多的起"同化器"的作用,促进R&D投资的效率进而提升TFP;但是文章没有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作为TFP增长引擎的证据;相反,如果控制人力资本与R&D的交互项,人力资本变量与TFP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傅东平 钟成林 巢文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06~2011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并运用Barro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对东中西三大地带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效率大幅提升,且是依靠"追赶效应"和"移动效应"双轮驱动,其中中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增长最快,东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收敛现象,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性现象显著,且东部地区局部收敛速度最快,但中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现象不明显。提出了要抓住当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鹏 高妍伶俐
本文运用2001~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技术获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基础、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积累的不同,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技术获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着地区效应,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吸收技术获取的能力也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同时,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对全国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但国外技术引进和购买国内技术对全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永平
文章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细分技术源和政府补贴的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内部R&D、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均可提升创新绩效,其中技术改造的创新绩效正影响最大;国外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为负,但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关系,说明国外技术引进需与技术改造和国内技术购买结合才能提升创新绩效;政府补贴可刺激企业扩大内部R&D和技术改造而提升创新绩效,但难以影响企业国内外技术引进的决策。因此,技术改造对提升创新绩效最有效。
关键词:
创新绩效 技术来源 政府补贴 工业企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春明 吴会玲 吴昕运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各异。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恰恰为研究系统内不同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因果反馈作用和影响程度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以自主创新经费筹集及投入和自主创新活动运行两方面为出发点,对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经费筹集与自主创新活动经费支出不同分配比例对自主创新产出绩效有着很大影响。这对其他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系统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黎园
利用中国2000~2012年间30个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总体和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来看,政府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同时结果也显示企业自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也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并且高于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政府应提升公共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通过公共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政府应在企业的科技人才配置与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上起到组织协调与服务的引导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隋秀芹
通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多聚集于重工行业,非公经济成为重要骨干力量,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中西部作用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与国际大企业比差距较为明显,企业创新能力差,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需要把企业做强,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一批收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苏 曾易
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的基础上,细分了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经费各类支出,并以2004-2004-2008年我国各地区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创新的直接产出——专利申请数和间接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各项R&D经费支出对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他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具有专利产出导向性;其他各项技术活动经费对产出影响小且不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坤扬 陆文聪
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形式,研究高校知识溢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和新产品开发这两方面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Moran’s I指数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2)高校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取决于校企合作规模,并呈现出对企业专利层次创新的贡献显著大于对企业产品开发层次创新的贡献这样的特点;(3)邻近地区新产品开发会对本区域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产生"替代"和"挤出"的负面效应。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OFDI强度、研发强度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视角的研究
从专利产出分析人力资本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作用——以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证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研究
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绩效——来自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变动实证研究——基于PCA-DEA-TOPSIS三步法
环境规制、研发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模型
利益相关方参与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力水平与经营业绩评价
创业环境、公司创业战略与组织绩效——基于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的实证分析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