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36)
2023(20548)
2022(17446)
2021(16318)
2020(13718)
2019(31298)
2018(30863)
2017(59723)
2016(32098)
2015(35731)
2014(35623)
2013(34564)
2012(31889)
2011(28304)
2010(28461)
2009(26327)
2008(25745)
2007(22897)
2006(20088)
2005(17706)
作者
(90130)
(75224)
(74505)
(71103)
(47921)
(35738)
(33847)
(29351)
(28492)
(26883)
(25467)
(25334)
(23869)
(23792)
(23291)
(23041)
(22338)
(22082)
(21532)
(21408)
(18537)
(18534)
(18245)
(17327)
(16788)
(16625)
(16617)
(16592)
(15008)
(14995)
学科
(126939)
经济(126776)
(109050)
管理(105532)
(96140)
企业(96140)
方法(56004)
数学(45665)
数学方法(45041)
(39778)
(39159)
业经(36401)
中国(34382)
(26996)
农业(26633)
(26057)
财务(25970)
财务管理(25924)
技术(25051)
企业财务(24566)
地方(24428)
(24384)
理论(24335)
(22273)
贸易(22260)
(22232)
(21757)
(21639)
(20661)
(20204)
机构
学院(447972)
大学(444785)
管理(180912)
(180643)
经济(176755)
理学(155606)
理学院(153965)
管理学(151443)
管理学院(150596)
研究(146286)
中国(112201)
(94242)
科学(88796)
(86967)
(72930)
(72118)
财经(68088)
(67721)
中心(67422)
业大(65247)
研究所(65178)
(62021)
北京(59050)
(57388)
师范(56835)
农业(56791)
(53954)
(53802)
经济学(53387)
财经大学(50424)
基金
项目(302009)
科学(238938)
研究(224615)
基金(218878)
(189942)
国家(188101)
科学基金(162947)
社会(141645)
社会科(134171)
社会科学(134138)
(118940)
基金项目(115150)
自然(105064)
教育(103334)
自然科(102666)
自然科学(102636)
自然科学基金(100821)
(98982)
编号(92196)
资助(89647)
成果(74846)
重点(66930)
(66496)
(65362)
(64480)
课题(63468)
创新(60487)
国家社会(58061)
教育部(57387)
项目编号(57205)
期刊
(202541)
经济(202541)
研究(132814)
中国(88807)
管理(71491)
(70009)
(67337)
学报(67111)
科学(63045)
教育(52267)
大学(52186)
学学(49125)
农业(46314)
技术(41958)
(40383)
金融(40383)
业经(35233)
财经(33383)
经济研究(31660)
(28735)
(25850)
问题(25830)
技术经济(23045)
科技(22791)
图书(21676)
现代(21238)
(20994)
理论(20309)
商业(20125)
财会(19530)
共检索到668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晓雯  
一、国家创新体系下政府科技投入的运作机理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促进创新的网状结构,是由众多创新行为主体及其互动构成的网络体系。其行为主体是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中介机构,并强调各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关联、协同共生。在这个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康华  扈文秀  吴祖光  赵欣  
本文采用2009—2013年11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混合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及其构成要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OLS模型回归的结果显示: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都与滞后一期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但创新环境则并不会显著影响滞后一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即便采用滞后两期数据,本文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房汉廷  
国家实验室体系和国家科技企业群体无疑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两大主体。如何将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创新力量与科技企业群体的创新力量有机协同起来,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涌流和高水平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国家实验室体系与国家科技企业体系两大创新系统产生“1+1”大于2的创新力量,提出建构“国家实验室体系与国家科技企业超融合创新体”的思考与建议。“超融合创新体”主旨是从根上打通科研与产业、科研主体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壁垒及障碍,让所有主体的主要创新活动都能够在“超融合创新体”内完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福佑  王虹  
能源科技创新不仅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占领科技制高点、培育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能源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文章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例,对能源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展开分析,提出了面向能源科技创新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全面分析了国家电网公司的四个基本特征,最后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能源企业科技创新建设的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本叶  李俊江  
我国目前已经确立了创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作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载体,国有企业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论述了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构成,文章分别从创新"拉力"和"推力"两方面论述了国家创新体系下国有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最后,文章归纳了国有企业与国家创新体系各部门之间的创新合作模式,指出要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种创新要素,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洁  
美国在一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着最强大的世界高科技实力和最高的科技产业化效率,其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路径与机制对中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无不具有很现实的借鉴价值。对经济的发展而言,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因素。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才能够培育出良性的科技创新体制和产业转化机制。对于中国这个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原计划经济国家,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显得尤其重要,它直接作用于产学研各环节,决定了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人、财、物力的投入与流向,使用效率及效果。因此,作者对美国发展自主创新经验教训的研究着重于对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及政府功能创新等方面,以期为中国建立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献言献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左峰  张铭慎  
政府科技项目投入能破除企业R&D资金约束、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但政府科技立项的特殊性质也使得企业面临技术较难商业化和R&D资金耗散的困境,从而降低企业创新效率。利用SFA技术和扩展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本文测度了我国95家创新型企业2007-2010的创新效率变化及政府科技项目投入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项目投入对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影响对R&D强度不同的企业呈现差异。这说明政府还要提供使企业尽早实现技术商业化的服务并客观论证承担项目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旭  陈雪莹  郑子龙  周雪  
创新服务体系是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竞争力的核心工作,创新方式选择应坚持以被孵企业需求为导向。文章通过对比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主要服务需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体系建设现状,发现现行服务体系的问题及缺陷,提出一套创新服务体系,强调科技企业孵化器应为创业期被孵企业提供人员招聘及培养、资金供给服务,为成长期企业提供组织管理、资金供给服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新蓉  
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基本上是无偿的,主要由政府权利部门直接分配并监管。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使用效率低,分配过程不透明和监管不力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善监管的层面上,而需要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安排。本文提出将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资金资本化的观点,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庆江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对社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支持,但这些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仍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些质疑。为此,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考察政府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支出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科技投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但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研发支出对其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政府科技投入负向调节了企业研发支出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导致企业自身研发资源投入的效率损失,这种负向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4)市场化改革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研发支出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发现,应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和公共科技资源投入与管理方式变革,使政府科技投入在充分发挥对社会技术创新引导和支持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公共科技资源错配引致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庆江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对社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支持,但这些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仍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些质疑。为此,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考察政府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支出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科技投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但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研发支出对其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德方  祝侣  周华东  武雨婷  
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的需求,在借鉴国际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各阶段的企业科技创新政策举措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和建议,包括构建企业生命周期数据监测统计体系、强化政策的普惠性、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支持企业创新的方式、促进科技投入多元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通发展、探索金融全方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新机制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尹翀  贾永飞  
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影响企业创新机理,提出政府科技投入系统概念,分解为企业环境、企业认知和企业投入要素,分析对企业创新机会、意愿、倾向和绩效的影响及政策信度、效度、口碑和偏好的反馈作用,揭示同企业创新系统信息交互的"三重影响—四重反馈"机制。基于SEM分析发现环境要素促进企业获得创新机会、企业认知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实质性创新倾向,综合提高创新绩效,企业环境同企业投入存在强相关性。持续性政策环境及手段优化,顺畅的双向互动渠道及敏捷的政策反馈反应机制可确立政府创新投入有效性和可信性,提升政策市场兼容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蕊  周平  
科技创新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文章从政府和企业R&D投入的角度,首先统计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企业R&D投入结构的变化,然后实证分析了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和企业的R&D投入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面影响,且企业具有较高的溢出效应。因此,我们在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的同时,应更注重企业科技投入以及其创新能力的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