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1)
2023(12783)
2022(10661)
2021(9676)
2020(8208)
2019(18190)
2018(17875)
2017(33837)
2016(17820)
2015(19659)
2014(18771)
2013(18451)
2012(16886)
2011(14727)
2010(14864)
2009(13932)
2008(13930)
2007(12583)
2006(11103)
2005(10125)
作者
(48432)
(40469)
(40386)
(37828)
(25798)
(19241)
(18160)
(15496)
(15231)
(14610)
(13730)
(13601)
(12890)
(12812)
(12298)
(12285)
(12018)
(11733)
(11599)
(11539)
(9862)
(9846)
(9729)
(9330)
(9061)
(8873)
(8872)
(8792)
(8046)
(7956)
学科
(84308)
(79426)
经济(79346)
(78306)
企业(78306)
管理(71787)
方法(31330)
业经(29626)
(26918)
(25891)
技术(23810)
数学(23071)
数学方法(22851)
中国(19725)
(19279)
财务(19254)
财务管理(19236)
农业(19043)
地方(18666)
企业财务(18181)
(16095)
(15310)
理论(14911)
技术管理(14842)
(14418)
(14321)
(12529)
企业经济(12392)
经营(12055)
(11834)
机构
学院(247900)
大学(240904)
(105729)
管理(105254)
经济(103708)
理学(89967)
理学院(89105)
管理学(88078)
管理学院(87563)
研究(76541)
中国(61985)
(52915)
(49788)
科学(44648)
(39274)
财经(38346)
(37995)
(36567)
中心(36436)
(34749)
业大(34216)
北京(33358)
研究所(32454)
(31184)
经济学(30755)
农业(29364)
(28959)
商学(28941)
师范(28737)
商学院(28679)
基金
项目(163849)
科学(132159)
研究(124938)
基金(118987)
(101206)
国家(100249)
科学基金(89666)
社会(81717)
社会科(77614)
社会科学(77592)
(66708)
基金项目(63874)
自然(56052)
教育(55141)
自然科(54834)
自然科学(54822)
自然科学基金(53928)
(53892)
编号(49866)
资助(46048)
(41067)
成果(38356)
创新(37369)
(36905)
(36726)
重点(36029)
(35273)
课题(34326)
国家社会(33706)
(33539)
期刊
(124090)
经济(124090)
研究(73787)
中国(55098)
管理(46076)
(43435)
(35403)
科学(32017)
学报(29072)
技术(27588)
农业(24687)
教育(24307)
大学(23694)
业经(22720)
学学(22274)
(21804)
金融(21804)
财经(19095)
经济研究(18886)
技术经济(16666)
(16645)
(16380)
问题(15844)
科技(15708)
现代(13719)
财会(13285)
会计(12294)
商业(11963)
(11903)
论坛(11903)
共检索到382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杨  王海芸  
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耦合协调机理。利用2005—2014年北京的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分别测度了北京的政府科技投入综合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并利用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并评价了两者的协调状况。结果显示:2005—2014年期间北京的政府科技投入综合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N"型发展趋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2009年出现波谷,从2013年开始达到高度协调状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鹏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省域科技金融、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北京外的中国内地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进一步运用DEA模型进行测度发现:初始创新投入系统中各要素无效率省域分布比较复杂,企业创新禀赋无效率均值最高;创新中间产出与投入系统中,发明专利与商标权产出有效率,但以此作为中间投入的无效率均值高、省域分布广;最终产出系统中,某些省域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不足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产出不足情况比较突出。据此提出创新初始投入系统协调发展观、创新中间投入与产出质量观和创新最终产出知识产权盈利模式观,以改善创新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状况,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志强  张玺  上官单彬  
本文从PDCA的过程理论出发,构建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的过程耦合关系概念模型及耦合评价模型,选取来自5个不同行业的21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的过程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企业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间存在良好的过程耦合性;但不同行业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电子行业、制药行业、汽车行业、食品行业、机械制造行业,虽有差异但均处于中度耦合以上的状态。研究结论为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协同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庆江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对社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支持,但这些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仍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些质疑。为此,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考察政府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支出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科技投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但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研发支出对其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政府科技投入负向调节了企业研发支出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导致企业自身研发资源投入的效率损失,这种负向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4)市场化改革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研发支出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发现,应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和公共科技资源投入与管理方式变革,使政府科技投入在充分发挥对社会技术创新引导和支持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公共科技资源错配引致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庆江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对社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支持,但这些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仍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些质疑。为此,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考察政府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支出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科技投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但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研发支出对其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云  闫哲  程旖婕  叶选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云  闫哲  程旖婕  叶选挺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采购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对于中国来说,在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谈判背景下,如何既遵照国际惯例,又能够有效地发挥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功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和举措进行系统梳理,将我国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作用机制分为五个维度;其次,通过政策计量、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的政策作用机制及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国内其他典型地区进行比较,发现北京市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典型地区可借鉴的经验;最后,研究提出了北京市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改进建议,对国家层面及地方层面的政策改进也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晔  刘军胜  马耀峰  
基于2000-2009年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相关数据,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耦合协调度法,构建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饭店与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达0.959,两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互动发展关系;2000-2005年北京市宾馆饭店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阶段,2006-2009年二者耦合协调度处于协调阶段;2000-2009年北京市宾馆饭店与旅游系统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调演变为初级协调,演变过程呈现"V"字型,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耦合共生局面,但二者之间耦合等级还处于低水平,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红  王悦  张志峰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评价土地管理协调度,综合反映土地管理工作在此3方面的协调程度。研究方法:明确协调度计算方法,构建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的土地管理协调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北京市数据实证计算和评价区域土地管理协调度。研究结果:在明确协调度内涵的基础上确定基于多目标加权函数的协调度计算方法,奠定土地管理协调度综合评价基础;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3方面初选和筛选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北京市2005—2009年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印证了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研究结论:所构建的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的土地管理协调度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梦琳  张嘉一  刘佳奇  张洋  吴成亮  
[目的]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根基,研究超大城市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拥有超大城市典型特征的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北京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熵值法和加权法对2001—2020年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发展水平展开了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两者之间的耦合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制约北京市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水平的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1)2001—2020年北京市乡村振兴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产值和教育经费是制约该市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因子;(2)同时北京市乡村治理评价分值呈现为扩散的“W”型结构,在2009—2018年期间,乡村治理协调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缓慢发展阶段,直到2019年,开始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是该超大城市乡村治理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3)2001—2020年北京市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超大城市乡村区域需要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生态建设,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创新治理方式,提高自治能力;充分发挥治理内生动力,挖掘乡土文化价值;促进产业振兴,实现人才回流,以协调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共同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文魁  刘小畅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三螺旋创新理论阐述了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的内在驱动力、不同地区能够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弥补了现有创新理论的不足,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效率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文章在阐述三螺旋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北京市科技创新系统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北京市的科技创新系统效率并不是很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环境有待提高、科技产业化不足、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结构不合理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士健  张翼彤  周忠宝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阈,将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两个子系统,在充分考虑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网络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年~2016年间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及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和子系统创新效率均较高,且转化应用效率略高于技术研发效率,但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高技术企业传统发展格局面临重整,东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后发效应渐显,中部凹陷问题依然严重;一些资源大省、传统产业强省发展不足,而部分西部省区开始崛起。耦合协调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水平不同,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协调度较高,四川、湖北等地基本协调,内蒙古、青海等则存在系统失调问题。我国创新系统失衡问题将长期存在,但预计四川、贵州、陕西、重庆等地将有明显改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丽静  郑晓凡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发展,但是规制目标和规制效果之间的差距表明对此的研究仍需更进一步。以往文献多集中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单层关系剖析上,对政府干预的多政策耦合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优势互补视角,分析政府补贴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协调作用,构建环境规制、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模型。研究发现:政府补贴的加入并没有影响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U型"关系,适当使用政府补贴反而可以弱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促进企业提前开展技术创新。通过1998-2008年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丽静  郑晓凡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发展,但是规制目标和规制效果之间的差距表明对此的研究仍需更进一步。以往文献多集中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单层关系剖析上,对政府干预的多政策耦合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优势互补视角,分析政府补贴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协调作用,构建环境规制、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模型。研究发现:政府补贴的加入并没有影响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U型"关系,适当使用政府补贴反而可以弱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促进企业提前开展技术创新。通过1998-2008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验证,得出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的阶段性门槛和政府补贴适度区间,进而提出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和政府补贴配合使用的调整方案,为其他相关研究和政府政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