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7)
- 2023(13398)
- 2022(11949)
- 2021(11318)
- 2020(9736)
- 2019(22756)
- 2018(22758)
- 2017(44587)
- 2016(24436)
- 2015(27863)
- 2014(28331)
- 2013(28269)
- 2012(26184)
- 2011(23605)
- 2010(23642)
- 2009(21950)
- 2008(21775)
- 2007(19460)
- 2006(16604)
- 2005(14517)
- 学科
- 济(100256)
- 经济(100151)
- 管理(72677)
- 业(67638)
- 企(55264)
- 企业(55264)
- 方法(50016)
- 数学(43945)
- 数学方法(43514)
- 农(27197)
- 财(26371)
- 中国(25636)
- 学(22306)
- 地方(20655)
- 业经(20467)
- 农业(18472)
- 贸(17650)
- 贸易(17645)
- 制(17320)
- 易(17095)
- 和(16845)
- 理论(16256)
- 技术(16132)
- 务(15947)
- 财务(15876)
- 财务管理(15837)
- 环境(15608)
- 企业财务(14989)
- 银(14562)
- 银行(14510)
- 机构
- 大学(357264)
- 学院(353971)
- 管理(143255)
- 济(139611)
- 经济(136379)
- 理学(124550)
- 理学院(123171)
- 管理学(121151)
- 管理学院(120489)
- 研究(116548)
- 中国(85972)
- 京(76265)
- 科学(75171)
- 财(63541)
- 农(59845)
- 所(59735)
- 业大(55272)
- 研究所(54722)
- 中心(53608)
- 财经(51298)
- 江(50982)
- 北京(48297)
- 农业(47206)
- 范(46590)
- 经(46546)
- 师范(46179)
- 院(41782)
- 州(41727)
- 经济学(41504)
- 财经大学(38165)
- 基金
- 项目(243050)
- 科学(189373)
- 研究(176414)
- 基金(174988)
- 家(152157)
- 国家(150899)
- 科学基金(128708)
- 社会(108587)
- 社会科(102830)
- 社会科学(102800)
- 省(95267)
- 基金项目(94111)
- 自然(84815)
- 自然科(82690)
- 自然科学(82667)
- 自然科学基金(81170)
- 教育(80392)
- 划(80120)
- 编号(73194)
- 资助(72650)
- 成果(59216)
- 重点(53829)
- 部(53772)
- 发(51469)
- 创(50008)
- 课题(49350)
- 科研(46701)
- 创新(46686)
- 教育部(45591)
- 大学(45105)
- 期刊
- 济(148472)
- 经济(148472)
- 研究(99850)
- 中国(64321)
- 学报(57950)
- 农(53079)
- 科学(52829)
- 管理(48536)
- 财(48384)
- 大学(42489)
- 学学(39742)
- 农业(36789)
- 教育(36108)
- 技术(30182)
- 融(27338)
- 金融(27338)
- 业经(24537)
- 财经(24341)
- 经济研究(23077)
- 图书(20910)
- 经(20599)
- 问题(20006)
- 业(19120)
- 科技(18564)
- 技术经济(18214)
- 理论(17999)
- 资源(17297)
- 实践(16635)
- 践(16635)
- 版(16442)
共检索到50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榕 成邦文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政府研究机构的规模和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基于1998-2005年间研究机构人员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政府部门科技人员流动的变化及其趋势,同时阐述了人员流动对研究机构人员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机构 人员流动 科技人力资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国林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的改革思路,十七大提出了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目前,事业单位正处在试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关键时期。如何突破传统人事管理模式,针对政策性研究机构的实际,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出创新思路和改革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锐媛 王灿友 刘炜
政府属研究机构是强化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明晰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可有效提升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但目前关于由多种因素联合触发其高(非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运作机制仍不清晰,同时已有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受决策单元所处外部环境及随机扰动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反映决策单元真实效率水平。为此,考虑采取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并采取组态视角进一步拓展现有相关研究。根据国家有关统计年鉴和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构建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环境指标的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fs QCA方法选取影响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6类因素,对中国31个省份的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探讨构成解释高水平和非高水平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发现:政府属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受环境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西部地区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明显,表明环境因素对西部地区政府属研究机构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多个条件复杂作用的结果,高水平配置效率的驱动路径有3种,包括人才-环境并驱发展型、配置规模驱动型、基础研究导向型,且三者存在一定的共性,而非高水平配置效率的驱动路径中,除缺乏必要的环境条件支持外,过高的政府资金投入反而是制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关键。因此,处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地区的政府属研究机构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资金,要不断增加自身的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政府属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婷 李猛力 杨晓光 高鹏 张玲玲 徐建辉 黄安强 裴瑞敏 王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国立研究机构作为中国科研体系的国家队和中坚力量,它的地位和规模在整个科研体系中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合理配置国立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多针对企业,而中国的国立研究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套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作为科技事业的国家队和"火车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影响我国国立研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将人力资源的配置看作一个决策问...
关键词:
国立研究机构 人力资源配置 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仁爱 高昌林 冯根福
本文基于1998-2005年中国1813家研究所构成的均衡面板数据,首次对中国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在采用FE和IVE方法控制双向固定效应和潜在的选择性偏误的基础上,估计了研究所投入要素对总收入和科技收入的贡献份额,由大到小依次为:非研究生科技人员、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科技人员、科研设备费,研究所的科技投入总体上不存在规模效应。采用GPS方法控制了投入要素的条件概率密度分布,估计了研究所投入要素对边际产出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投入要素规模的不断增大,非研究生科技人员的边际产出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三种投入要素则呈现总体上升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研究所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研究所 科技投入 效率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新文
一、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意义 1、政府人力资源管理 (1)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界定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首先应明确政府人力资源的范畴。政府人力资源指的是各级政府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及社会上有可能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的总和。政府人力资源包括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未发育的人力资源,如在校学生,缺少必要技能的人;第二层次是未利用的人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伯棠,连浩,王奋
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的研究是最近40年理论界才开始逐步关注的事情,在解释国际人力资源流动的成因上已经有人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政策因素、不同国家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探讨,但是这些探讨只解释了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的浅层次原因,本文认为应该从国际人力资源流动深层次原因———制度原因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分析国际人力资源流动过程当中路径依赖的影响要素,本文得出未来有效吸引国际人力资源流动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制度 交易成本 路径依赖 积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宝贵 葛瑞
在分析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历史演进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37个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分别从机构独立性、战略定位、机构职能、研究概况、出版物、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经费来源8个维度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整体描述,并从与隶属部门关系、自身研究特色及机构影响力3个方面概括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
科技政策研究机构 演进 图景 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鹏程 吴婷 王成城
科技人力资源是目前经济关注的一个重点,但是其研究的重点还需要理清。文章根据CSSCI提供的数据,依据科学计量学原理,利用社会网络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了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情况,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柴奇
伴随着各学科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为了顺应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理念的新要求,各高校纷纷通过内设研究机构的方式提升本校科学研究水平。高校内设研究机构的出现在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和建设高水平大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高校内设研究机构的重要战略意义,对我国目前高校内设研究机构的主要特征、出现原因、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展开研究是顺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高校 研究机构 科研管理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沈悦林 林晔 梁如梅
本文以具有中心城市功能的9个城市综合性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为对象,在调查的基础上以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这些所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业务开展、经费运行和发展态势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旨在为充分发挥这类机构在未来信息化社会中的作用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科技信息,情报机构,运行状态,分析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鸣政 林赛
本文基于现代公共管理与美国实践的视角,分析了政府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目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并提出美国的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借鉴。
关键词:
人力资源规划 新公共管理 政府管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庞青山
大学与政府研究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两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伙伴关系,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课题。美、英、法、德等主要发达国家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明确双方职能并使之互补等手段形成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且表现出了伙伴关系的国际化、研究与培训的跨学科化、高新技术领域的学研产一体化等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恒忠
法国政府试行公共研究机构目标合同制度曹恒忠多年来,法国政府一直同一些国有企业或者公共机构签订合同,以便将政府同这些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明确的框架。法国政府和法国电力公司、法国煤气公司以及法国国营铁路公司签订的合同就属于这个情况。同样,政府同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盛亚 冯媛媛 施宇
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以中国内地25个省级行政区政府科研机构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结构、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省级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1)单个要素不构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基础研究强度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较为普遍的作用;(2)5种组态均可带来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由基础研究构成的基础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的科学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计划配置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环境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市场配置、计划配置、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由应用研究、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应用研究—环境型组态。其中,基础研究型组态和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更有效;(3)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各地区政府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匹配路径和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