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60)
2023(19357)
2022(16316)
2021(15069)
2020(12638)
2019(28987)
2018(28504)
2017(55295)
2016(29720)
2015(33184)
2014(32956)
2013(32465)
2012(30043)
2011(26908)
2010(26953)
2009(24812)
2008(24394)
2007(21693)
2006(19146)
2005(17016)
作者
(84333)
(70181)
(69561)
(66029)
(44839)
(33430)
(31610)
(27510)
(26697)
(25110)
(23811)
(23714)
(22262)
(22218)
(21682)
(21496)
(20870)
(20504)
(20104)
(20098)
(17256)
(17240)
(17047)
(16237)
(15651)
(15625)
(15559)
(15462)
(14075)
(13847)
学科
(131430)
经济(131293)
(104593)
管理(97927)
(92328)
企业(92328)
方法(57973)
数学(47806)
数学方法(47249)
(37629)
(37295)
业经(36642)
中国(34507)
地方(29288)
农业(26143)
(25725)
财务(25646)
财务管理(25601)
企业财务(24318)
(23903)
技术(23078)
(22468)
(22302)
贸易(22286)
理论(21966)
(21808)
(21556)
(19635)
环境(19312)
(18873)
机构
学院(422800)
大学(420127)
(174261)
管理(172446)
经济(170698)
理学(148621)
理学院(147082)
管理学(144796)
管理学院(144002)
研究(137043)
中国(104853)
(89193)
科学(82199)
(82048)
(67385)
(66775)
财经(65171)
(62950)
中心(62908)
研究所(60666)
业大(60480)
(59366)
北京(56246)
(54191)
师范(53693)
经济学(52164)
农业(51872)
(50856)
(50143)
财经大学(48407)
基金
项目(283900)
科学(225215)
研究(210408)
基金(206886)
(178424)
国家(176832)
科学基金(154296)
社会(134126)
社会科(127283)
社会科学(127253)
(111000)
基金项目(109322)
自然(99390)
自然科(97142)
自然科学(97121)
教育(96580)
自然科学基金(95395)
(92539)
编号(85981)
资助(85380)
成果(68590)
重点(62905)
(62862)
(62799)
(60556)
课题(58659)
创新(56012)
国家社会(55232)
教育部(54473)
科研(53913)
期刊
(194921)
经济(194921)
研究(125686)
中国(80754)
管理(67839)
(65598)
(61069)
学报(60374)
科学(58101)
大学(47252)
教育(46024)
学学(44633)
农业(42334)
技术(39727)
(38671)
金融(38671)
业经(33976)
财经(32214)
经济研究(30613)
(27626)
问题(25289)
(23638)
技术经济(22485)
图书(20151)
现代(20148)
商业(19997)
理论(19584)
科技(19536)
统计(19179)
财会(18466)
共检索到628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强  罗守贵  熊琦  罗津  
本文使用上海市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对政府研发资助能否拯救僵尸企业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行业分布来看,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行业和部分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僵尸企业占比较高,而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相关的行业僵尸企业占比较低;政府研发资助能够在短期内有效避免健康企业变成僵尸企业,但是却会促使僵尸企业在短期和长期都变得更加糟糕。因此,政府研发资助政策应当把是否为僵尸企业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实际操作中应尽可能甄别并剔除僵尸企业,以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淑玲  刘蒙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中小企业因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文章认为,尤其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更应该梳理清楚自己的风险点,并针对风险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成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秀明  孙遇春  刘洁  
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及文献研究,选取政府服务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评价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明晰评价体系中的四个维度,形成评价模型。利用SERVQUAL模型的核心思想,以中小企业对政府服务的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值的差距,对上海市服务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中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政府在市场开拓支持与经济支持方面所提供的服务与中小企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在信息交流平台和权益维护方面,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与中小企业的期望存在较小差距。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霞  吴小燕  郭兵  曾铖  
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的不同可能会导致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产出的影响不同。基于所有制和企业规模相组合的异质性视角,理论上探讨了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R&D产出影响的权变效应,并采用上海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就上海市而言,政府科技资助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R&D产出,且对于小微型非国有企业的促进最为显著,而对大中型国有企业R&D产出则存在微小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晓萍  李猛  
根据2007年上海市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样本,本文设置变量,检验了中小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降低交易成本、融资、促销和质量保证"四大动机。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只为上述动机提供了有限证据。我们发现中小企业提供了过多的商业信用,而且企业规模越小,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本文推断商业信用反映了企业之间的一种竞争生态,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它们不得不向大企业提供信用。考虑到这种状况,本文认为,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约束,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青山  钟春平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厚政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08—2012年期间148份上海专利质押合同登记信息,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对企业注册资本、成立年限与企业专利质押贷款合同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年限短、注册资本少对企业专利质押贷款合同数存在显著的负效应,政府应适当调整目前政策以提升它们获得贷款的数量和比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单宏宇  
企业危机管理──拯救企业的手段单宏宇企业危机管理,是指企业发生危机情况下的特别管理方式.它是拯救企业危机、拯救企业不至于破产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当今变幻多端的市场下,许多企业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遭遇企业危机,如重大事故、外部突变,导致企业危机。所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红  陶忠元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战略运营模式,最近几年被国内中小企业积极采用。人力资源外包(Human Reso-urces Outsourcing,HRO)是指企业将更多的精力和心思专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惠明  牟乐  
2006年,我国《企业破产法》修订,将具有企业拯救功能的破产重整制度写入其中,极大丰富了《企业破产法》的内涵和功能。随着预重整制度在我国的兴起,具有挽救可能性的企业再生问题有了更丰富多元的解决途径。预重整制度当前在我国有一定的立法和实践探索,但是我国的预重整制度起步较晚,统一立法和具体规则欠缺,司法实践有待进一步规范。当前在《企业破产法》修订的背景下,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预重整制度,通过统一立法,明确预重整的制度定位和本质,规范预重整制度的实施,厘清政府、法院在预重整中的角色定位,做到预重整与重整制度的有序衔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雷  王小明  
本文在实际企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中小企业2009年所处的市场环境。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实证的数据表明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出口困难、国内市场不足、生产成本上升、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以及国际化程度较低等困难。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经济危机,本文认为三地政府应该在金融创新机制、税费减收、信息化平台与中介服务等领域推出新的政策举措。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松  庄晖  牛盼强  
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政府以创新基金、小巨人基金等形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直接资助。但是,研究发现,在企业生命周期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由于政府直接资助金额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额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口,导致政府资助效应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差异。为提升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助效应,本文建议调整政府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直接资助力度,将部分直接资助的财政资金转变为贷款担保再保险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与示范带头作用,撬动与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到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去,以弥补政府直接资助金额与企业所需资金额的巨大缺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晓斌   冯雅萱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政府研发支出对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及其创新产出的静态影响机制与动态溢出规律,构建了一个从外生到内生的解释框架。以工业行业规模以下中小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首先,中小企业自身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有效关系,存在一定的门槛规律。当且仅当研发投入超过特定阈值后,才能释放正向创新产出,而研发投入不足无法形成创新产出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大瓶颈。其次,政府研发支出具有特殊的动态调控器功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较为复杂的非线性调节影响。中低适度的政府研发支出能够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形成互补机制,稀释创新风险,以“挤入效应”共生驱动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然而过高强度的政府研发支出则适得其反,会弱化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产出绩效,造成一定惰性依赖。最后,规模异质性检验发现,政府研发支出对大型企业的创新激励门槛低于中小企业,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溢出范围相对更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游春  
本文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R&D)投入与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R&D人员投入指标与EPS指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R&D资金投入指标与ROE以及EPS等绩效指标都不相关。并且,没有检验到R&D投入对于绩效产生滞后作用。说明我国中小企业R&D活动以人力密集型投入为主要特点,而且对企业后续绩效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