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55)
- 2023(18620)
- 2022(15475)
- 2021(14088)
- 2020(11996)
- 2019(26863)
- 2018(26367)
- 2017(50329)
- 2016(26821)
- 2015(29683)
- 2014(28721)
- 2013(28242)
- 2012(25960)
- 2011(23157)
- 2010(23215)
- 2009(21246)
- 2008(20798)
- 2007(18546)
- 2006(16283)
- 2005(14635)
- 学科
- 济(116021)
- 经济(115897)
- 业(98793)
- 管理(90792)
- 企(88295)
- 企业(88295)
- 方法(47060)
- 数学(37616)
- 数学方法(37156)
- 财(35111)
- 业经(34916)
- 农(34043)
- 中国(32209)
- 地方(26403)
- 农业(24026)
- 技术(23759)
- 务(23747)
- 财务(23702)
- 财务管理(23661)
- 制(22832)
- 企业财务(22465)
- 学(20017)
- 理论(19841)
- 和(19648)
- 贸(19147)
- 贸易(19129)
- 划(18530)
- 易(18522)
- 策(18236)
- 银(18010)
- 机构
- 学院(372928)
- 大学(367479)
- 济(156589)
- 经济(153628)
- 管理(149356)
- 理学(127971)
- 理学院(126658)
- 管理学(124703)
- 研究(124315)
- 管理学院(124006)
- 中国(97017)
- 京(77279)
- 科学(74630)
- 财(74211)
- 农(62887)
- 所(61578)
- 江(58040)
- 中心(57851)
- 财经(57833)
- 研究所(55494)
- 业大(53748)
- 经(52651)
- 农业(49108)
- 北京(48174)
- 经济学(47133)
- 范(46593)
- 师范(46052)
- 院(45856)
- 州(45728)
- 财经大学(42775)
- 基金
- 项目(250069)
- 科学(200210)
- 研究(183542)
- 基金(183108)
- 家(159661)
- 国家(158246)
- 科学基金(138005)
- 社会(118921)
- 社会科(112921)
- 社会科学(112893)
- 省(99876)
- 基金项目(96713)
- 自然(88995)
- 自然科(87060)
- 自然科学(87038)
- 自然科学基金(85534)
- 教育(83663)
- 划(83104)
- 资助(73309)
- 编号(72785)
- 发(58243)
- 成果(57411)
- 创(57109)
- 重点(56674)
- 部(54894)
- 创新(52660)
- 课题(50675)
- 国家社会(49649)
- 业(48908)
- 科研(48033)
- 期刊
- 济(178127)
- 经济(178127)
- 研究(110041)
- 中国(77881)
- 管理(62242)
- 财(60843)
- 农(57829)
- 学报(53976)
- 科学(53416)
- 大学(42216)
- 学学(40063)
- 农业(39740)
- 教育(39293)
- 技术(35834)
- 融(35663)
- 金融(35663)
- 业经(31374)
- 财经(28894)
- 经济研究(28204)
- 经(25034)
- 业(23782)
- 问题(22726)
- 技术经济(20488)
- 科技(18549)
- 现代(17977)
- 商业(17634)
- 贸(17269)
- 世界(16884)
- 版(16701)
- 财会(16677)
共检索到566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跃文 张伟科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机理论,借助我国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考察不同的政府研发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补贴、混合资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激励效应。根据企业创新动机差异划分的异质性创新效率分析表明,创新补贴、混合资助对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效率的影响仍不显著,而税收优惠反之,且对策略性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要明显强于实质性创新效率。按企业创新效率水平低、中、高再划分的分样本分析发现,创新补贴、混合资助通过提升实质性创新效率来改善中低(尤其是低)创新效率企业的创新效率,税收优惠通过提升策略性创新效率来改善高创新效率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玲
文章主要以科技创新企业为切入点,研究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产出的作用效果。运用专利产出和市场价值作为研发产出的替代变量,当政府研发资助能够促进企业产出时,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好,有利于通过研发产出的示范作用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反之则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差。实证检验运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避免了变量的内生性,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资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专利产出,但是无益于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顺龙 董昕依
基于我国工业企业区域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探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政府研发资助的不同方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资助对新产品产出导向的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政府税收优惠的效果不显著,且开放式创新在政府直接资助与创新效率关系间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政府直接资助对专利产出导向的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具有地区局限性,且在国有企业占比较低地区,政府直接资助对创新效率的影响随着开放式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减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德伟 汤湘希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显得十分必要。以101家2007-2010年连续四年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研发强度的深市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用研发强度衡量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政府研发资助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还是采用工具变量的二阶段回归方法,结果均表明政府研发资助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但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低估了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政府研发资助的"互补效应"观点,表明政府研发资助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积极方式,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研发资助力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楠
采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建立政府直接资助、税收优惠、政府购买三种不同资助方式的期权价值模型,按照项目价值与成果转化金额之间的关系,并利用CRYSTAL BALL软件进行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分别讨论比较不同政府资助方式的期权价值,最后为政府资助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
政府资助 资助方式 技术创新 实物期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化峰 邱玉霞
以2010—2013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平衡面板模型回归预测了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进而区分企业创新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即非效率创新投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非平衡面板检验政府资助对企业创新投资不足或过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资助对自由现金流短缺且创新投资不足具有缓解效果,从而使得自由现金流充足的企业创新投资过度更加严重。依此,为政府资助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启示,并提供了评价政府资助效果的新视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翔 李双强 李德山
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政府采购、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制约了我国企业创新活动,政府采购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创新有推动作用,并且以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创新配套政策,引导金融资本与企业创新对接,对加快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府采购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植
政府研发资助不仅是为了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创新产出。利用北京市工业企业的科技数据,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角度,对政府研发资助效果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资助强度、技术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结构四个因素对激励效果的影响方式,结果显示:第一,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激励效果敏感于资助强度和产权结构;第二,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较弱,门槛效应普遍不够显著,且激励效果仅敏感于技术水平;第三,研发资本存量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变量,但并不是决定创新产出的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长彬 张一纯 刘霞辉
市场竞争优势获取的重要因素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投资则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本文在结合技术创新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竞争性,利用期权博弈方法构建了政府资助下的双寡头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模型。考虑到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根据不同投资时机企业得到的政府资助差异,指出政府资助使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临界值降低,且资助额越大,投资临界值越低。然后通过不同投资策略投资临界值的分析,得出不存在政府资助及存在政府资助两种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的变化,即:由于政府对不同技术创新投资时机的企业资助额不同,使得企业在到达领先者投资临界值之后和到达追随者投资临界值之前都有可能做出投资决策,而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理性的企业不可能选择在此区间内同时进行投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投资决策 期权博弈 政府资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学梅
本文使用2010-2017年中国节能环保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方式、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创新项目,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来说激励效果明显;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重,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就越小;而税收优惠反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资,其中对民营企业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补偿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不显著的负向激励作用。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政府补贴方式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李婧
应用1998~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效率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政府R&D资助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R&D资助对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自身R&D投入的提高有利于其吸收和利用政府的R&D资助,但企业规模和产权类型对政府R&D资助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政府R&D资助 技术创新 效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亚琪 姜秀娟 高玉峰
在各级政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创新进行大量补贴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策略性绿色创新与实质性绿色创新,构建政府补贴影响两类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考虑区域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与区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并利用2009年-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两类绿色创新均具有激励作用,且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R&D投入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制度质量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区域制度质量能够负向调节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刺激作用,正向调节企业R&D投入与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其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启波 谭清美
基于政府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补贴面板数据,旨在考察创新补贴影响企业创新质量和效率的微观效应及其组态路径。单要素层面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和效率;政府创新补贴对大型企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和高风险偏好企业的创新影响更加明显。要素组合的整体层面,使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和企业创新投入要素组合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和效率;在政府创新补贴高的情况下,具有高风险偏好的成熟型企业更容易提高创新质量;在政府创新补贴高和企业创新投入高的要素组合中,大企业更能提高创新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谊 章新蓉 沈静琦
本文以中国875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前期和当期融资约束均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而事前和事中政府补贴则会直接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对样本按生命周期划分进行时序分组回归,发现处于引入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无明显的最优补贴时机;成长期企业事前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即为最优补贴时机;而成熟期企业事中补贴对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负相关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大,即为最优补贴时机。本文的结论为政府补贴的时机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洪文 程星
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企业创新为切入点,实证研究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够明显增加企业的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来说均显著;企业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会削弱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与精准度,推进我国企业创新水平继续提升;企业要主动、实时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带来的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创新;同时要注重解决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现状提高与税收优惠政策的适配度,以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