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0)
- 2023(11401)
- 2022(9669)
- 2021(8720)
- 2020(7014)
- 2019(15929)
- 2018(15596)
- 2017(30062)
- 2016(16389)
- 2015(17955)
- 2014(18162)
- 2013(17944)
- 2012(16998)
- 2011(15603)
- 2010(16023)
- 2009(14914)
- 2008(15046)
- 2007(13811)
- 2006(12356)
- 2005(11826)
- 学科
- 济(71631)
- 经济(71524)
- 管理(52093)
- 业(48435)
- 企(39835)
- 企业(39835)
- 中国(23145)
- 方法(22827)
- 财(21501)
- 地方(20556)
- 农(20134)
- 制(19809)
- 数学(18766)
- 数学方法(18587)
- 业经(18553)
- 银(15067)
- 银行(15047)
- 行(14586)
- 融(14575)
- 金融(14573)
- 体(13483)
- 学(13477)
- 农业(13405)
- 贸(12657)
- 贸易(12645)
- 易(12215)
- 技术(12121)
- 环境(11681)
- 发(11453)
- 务(11228)
- 机构
- 学院(238142)
- 大学(236486)
- 济(101082)
- 经济(98905)
- 管理(87516)
- 研究(86779)
- 理学(73618)
- 理学院(72756)
- 管理学(71737)
- 管理学院(71270)
- 中国(66681)
- 财(52556)
- 京(50983)
- 科学(50505)
- 所(44505)
- 农(39774)
- 研究所(39563)
- 财经(39519)
- 中心(38732)
- 江(38400)
- 经(35744)
- 北京(32547)
- 业大(32401)
- 范(31557)
- 经济学(31552)
- 院(31311)
- 师范(31233)
- 农业(30635)
- 州(30603)
- 财经大学(29154)
- 基金
- 项目(150611)
- 科学(119334)
- 研究(112549)
- 基金(108862)
- 家(94424)
- 国家(93607)
- 科学基金(80096)
- 社会(73096)
- 社会科(69435)
- 社会科学(69421)
- 省(59629)
- 基金项目(56532)
- 教育(50939)
- 划(49532)
- 自然(49263)
- 自然科(48109)
- 自然科学(48096)
- 自然科学基金(47251)
- 编号(44644)
- 资助(44200)
- 成果(38052)
- 发(37403)
- 重点(34468)
- 部(33660)
- 制(32914)
- 课题(32691)
- 创(31723)
- 性(30781)
- 国家社会(30702)
- 发展(30239)
- 期刊
- 济(123781)
- 经济(123781)
- 研究(78153)
- 中国(56141)
- 财(41935)
- 农(38806)
- 管理(35915)
- 学报(35734)
- 科学(33642)
- 融(28390)
- 金融(28390)
- 教育(27889)
- 大学(27819)
- 学学(26245)
- 农业(25868)
- 业经(20847)
- 财经(20535)
- 技术(19882)
- 经济研究(19751)
- 经(17652)
- 问题(16166)
- 业(13123)
- 贸(12558)
- 世界(11590)
- 技术经济(11051)
- 科技(11048)
- 现代(11047)
- 国际(10965)
- 版(10944)
- 商业(10910)
共检索到382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建波 张海清
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本应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却常常因研发的外部性问题而对此望而却步。为顺应科技发展的浪潮,国家普遍利用财政资金给予企业一定的无偿性补助以消弭市场失灵的罅隙。近年来,我国显著提高了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扶持和补贴力度,但却因研发补贴低效问题而饱受争议。从思考"创新需要什么样的补贴调控"出发追本溯源,根据市场和政府的二元关系分析补贴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发现研发补贴低效的关键在于其制度缺陷和执行偏差;同时,尝试探求完善补贴政策的可行方法,提出在补贴方向上强化突出引导性、在分配方式中引入竞争机制和健全补贴资金的规制等提升补贴有效性的多维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忠良 赵勇 张建伦
近年来,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各级政府在人才引进、研发设备购置、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但是,企业是否在政府补贴的引导下加大了研发投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对政府补贴引导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选取光伏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实证分析发现,光伏领域影响企业研发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补贴、沉淀成本、科研人员数量以及企业年龄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忠良 赵勇 张建伦
近年来,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各级政府在人才引进、研发设备购置、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但是,企业是否在政府补贴的引导下加大了研发投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对政府补贴引导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选取光伏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实证分析发现,光伏领域影响企业研发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补贴、沉淀成本、科研人员数量以及企业年龄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振中 吴斌
基于博弈的视角,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政府能够识别企业研发行为"真伪"的甄别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成本,起到激励企业投资于研发活动的效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伪研发"行为的稽查和处罚力度,以提高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研发投入 甄别机制 政府研发补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国艺
政府研发补贴是政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政策工具。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忽视市场竞争因素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市场竞争和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和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均具有促进作用,企业面临不同的竞争程度将会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差异化的效果,只有中等程度的市场竞争才能对企业科技创新投资产生显著正向的激励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经略
由于研发竞争处于供应链更上游的位置,因而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更为深远。研发竞争关系普遍存在且对政府选择合适的创新补贴政策提出新的挑战,但目前有关研究未在研发竞争环境下对政府的价格补贴策略进行分析。从政企决策的微观视角出发,把政府的价格补贴政策分为不补贴、补贴消费者估值高的产品、补贴消费者估值低的产品3种,运用纵向差异理论建立研发竞争环境下考虑创新活动特征的多主体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价格补贴政策的适用条件,不同补贴政策对研发公司的研发投入、研发公司与生产商的期望收益以及不同产品的诸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结果发现:竞争激烈程度和创新活动特征是决定补贴政策适用条件的重要因素,当补贴政策与适用条件相匹配时,社会福利增加,反之社会福利减少;政府的价格补贴对于相互竞争的研发公司而言会形成顾此失彼的局面,但所有的价格补贴政策都有助于提高生产商的期望收益;补贴对于诸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则与具体的补贴额度相关。基于此,建议政府在制定技术创新补贴政策时把反映创新活动的特征信息纳入补贴工作的考量范围,同时应考虑研发竞争关系,而且应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而非着眼于某一企业或某一环节,从而使创新补贴工作更为科学和精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王亚男
针对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政府补贴问题,本文基于补贴的盈余管理动机,深入考察了市场竞争和公司所有权对政府补贴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的后果。在控制行业与政治关联的基础上,本文发现:第一,国有企业整体上比民营企业获得更高的政府补贴;第二,亏损企业获得了更高的补贴,但企业产权性质对政府补贴存在边际影响;第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无论是行业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国有企业都获得了更高的补贴。最后,基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研究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及时、明晰的政策建议,这有助于监管部门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以应对当前海内外针对政府补贴国有企业的质疑。
关键词:
市场竞争 企业产权 政府补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江 秦军 黄亮雄 孙辉
本文拓展了Barros和Cabral两地区竞争FDI三方博弈的模型,通过引入成本缩小型的研发变量,尝试性地将R&D、跨国公司与引资竞争三者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之内。通过模型推导和模拟分析,我们得到在跨国公司从事研发活动且存在技术外溢条件下,若两地技术水平有差异,两地间不进行竞争,则跨国公司必然选择技术较先进地区投资;而两地间给予跨国公司投资补贴的竞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跨国公司的选择;与不进行研发活动相比,跨国公司进行研发活动,对技术较落后地区竞争外商直接投资有不利影响并且也不必然会使两地福利水平增加,不过研发效率的增加会帮助提升两地整体福利水平。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研发国际化 技术外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康志勇 汤学良 刘馨
本文基于"竞争逃离效应"和"熊彼特效应",讨论了市场竞争对政府补贴促进异质性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并借助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和市场竞争程度有着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市场竞争程度越高,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的政策效果就越弱;市场竞争抑制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的效果还会受到企业技术距离以及规模大小的影响,对于行业中技术更领先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市场竞争抑制政府补贴促进研发投入的作用更为强烈。本文的结论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研发补贴政策以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研发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市场竞争 政府补贴 企业研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鄢姿俏 李婉丽
政府补贴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克服市场失灵、激励企业创新及引导产业升级转型等作用。然而,由于政府补贴政策制定及其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国企轻民企的现象,导致我国政府补贴呈现出非竞争中性的特点。鉴于此,文章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我国的落地推进为契机,研究了公平竞争审查这一“事前规制”形式的竞争政策是否能够有效缓解政府补贴的非竞争中性问题。研究发现,在政府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政府补贴获取上的差异显著缩小,政府补贴的竞争中性原则更好地得到了实现。同时,文章从政策制定机关推进公平竞争审查的内在驱动力强度以及企业自身对政府补贴的竞争意愿强弱两个角度,进一步探究了公平竞争审查对政府补贴竞争中性影响的差异,发现小微企业在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程度、政府资金在企业研发经费中占比高低、行业垄断性与儒家文化等因素会影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缓解政府补贴非竞争中性问题上的实施效果。文章的研究对优化我国政府补贴政策向竞争中性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竞争中性 公平竞争审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俊 曹向
采用深交所信息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代理变量,考量政府补贴的寻租行为及其有效性。实证显示,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更多,但政府补贴无益于企业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提高,从而支持了企业寻租假设。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政府补贴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津平 吴小康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剖析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的形成机制和经济效应,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区域生产成本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当地方政府产量偏好相同时,生产成本优势越明显的地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应越高。但如果高成本地区的产量偏好远大于低成本地区,高成本地区地方产业补贴率就会大于低成本地区。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生产成本正相关,说明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存在逆成本优势选择现象。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区域竞争 政府补贴 新兴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懿 赵凯
政府补贴是各国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补贴政策的有效性难以保证,而产品市场竞争具有信号传递效应,有助于缓解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为分析产品市场竞争、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文章利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激励效应,并且这一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在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创新,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市场竞争会抑制企业创新;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适度的产品市场竞争更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投入,产品市场竞争强化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政府补贴 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宗滨 熊婷
本文以2009-2012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企业产权性质-产品市场竞争—政府补贴"的理论框架,提出假设、构建模型、收集数据,分析了市场竞争、企业的产权性质对政府补贴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不变情况下,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获得的补贴程度更高;有政治联系的企业比没有政治联系的企业获得的补贴程度更高;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获得的补贴程度越少。
关键词:
政府补贴 企业产权 市场竞争 政治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