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4)
- 2023(15459)
- 2022(13315)
- 2021(12496)
- 2020(10180)
- 2019(23424)
- 2018(23128)
- 2017(44927)
- 2016(24355)
- 2015(27214)
- 2014(27311)
- 2013(26868)
- 2012(25145)
- 2011(22852)
- 2010(23205)
- 2009(21148)
- 2008(20498)
- 2007(18297)
- 2006(16334)
- 2005(14652)
- 学科
- 济(101566)
- 经济(101456)
- 管理(71421)
- 业(66873)
- 企(53625)
- 企业(53625)
- 方法(40229)
- 数学(34524)
- 数学方法(34106)
- 中国(30575)
- 农(29240)
- 地方(26400)
- 财(25994)
- 业经(23462)
- 学(20694)
- 农业(19740)
- 制(18710)
- 贸(18693)
- 贸易(18679)
- 易(18067)
- 银(16907)
- 银行(16868)
- 环境(16647)
- 技术(16497)
- 行(16267)
- 融(16249)
- 金融(16248)
- 理论(15808)
- 和(15673)
- 策(15357)
- 机构
- 学院(344588)
- 大学(344485)
- 济(140744)
- 经济(137583)
- 管理(137108)
- 研究(120106)
- 理学(117735)
- 理学院(116413)
- 管理学(114645)
- 管理学院(113995)
- 中国(90029)
- 京(74362)
- 科学(72735)
- 财(66812)
- 所(60285)
- 农(54874)
- 研究所(54453)
- 中心(54073)
- 财经(51899)
- 江(51894)
- 业大(49321)
- 北京(47684)
- 范(47322)
- 经(47196)
- 师范(46932)
- 院(43826)
- 农业(42415)
- 州(42192)
- 经济学(41517)
- 财经大学(38378)
- 基金
- 项目(230828)
- 科学(181996)
- 研究(172803)
- 基金(166349)
- 家(143678)
- 国家(142409)
- 科学基金(122515)
- 社会(108400)
- 社会科(102734)
- 社会科学(102713)
- 省(90307)
- 基金项目(87800)
- 教育(78876)
- 自然(78234)
- 自然科(76395)
- 自然科学(76381)
- 划(75766)
- 自然科学基金(74988)
- 编号(71413)
- 资助(68534)
- 成果(58927)
- 发(52738)
- 重点(51376)
- 部(51051)
- 课题(49710)
- 创(47818)
- 创新(44490)
- 国家社会(43977)
- 教育部(43896)
- 项目编号(43790)
- 期刊
- 济(161577)
- 经济(161577)
- 研究(108417)
- 中国(70057)
- 管理(51571)
- 农(50846)
- 学报(50735)
- 财(48873)
- 科学(48115)
- 教育(42787)
- 大学(38814)
- 学学(36247)
- 农业(35459)
- 融(34331)
- 金融(34331)
- 技术(29943)
- 业经(27498)
- 经济研究(25638)
- 财经(24717)
- 经(21097)
- 问题(20745)
- 图书(19017)
- 业(17702)
- 理论(17149)
- 科技(16711)
- 技术经济(16658)
- 现代(16235)
- 贸(15853)
- 实践(15685)
- 践(15685)
共检索到523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国艺 史永 杨德伟
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产权性质和研发强度不同企业的政策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企业和中等研发强度企业的政策促进效应更大,政府应考虑将研发补贴配置到受研发补贴政策影响显著的民营企业和中等研发强度的企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丁丽芸 许航敏
如何提高政府补贴的政策效应,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广泛研究基础上学者们认为现有补贴政策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但未能激发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本文从现有研究结论出发,通过构筑政府补贴促进企业创新的系统框架,从理论上剖析政府补贴政策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的矛盾关系及其关键点,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助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政府补贴 政策效应 企业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莞
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面临的资金需求,政府会给予企业直接资助。然而,在实际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研发补贴低效率的现象。本文就此分析了政府补贴研发的内涵、实际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实现合理配置社会创新资金的目的。
关键词:
创新 研发 财政补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樊利 李忠鹏
本文以2016~2018年沪深股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关系会随着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且在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下呈现三重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系数更高。因此,政府研发补贴政策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资金状况、企业性质,建立有效甄别机制,实施差异化补贴策略,加大对非国企补贴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资本结构 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振中 吴斌
基于博弈的视角,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政府能够识别企业研发行为"真伪"的甄别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成本,起到激励企业投资于研发活动的效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伪研发"行为的稽查和处罚力度,以提高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研发投入 甄别机制 政府研发补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卫东 范波 马国旺
文章考虑研发存在技术风险,建立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不同财政补贴方式(研发投入补贴和产品补贴)下的企业研发和生产策略。通过理论和数值仿真分析找出了不同补贴政策下的企业最优策略和相应的社会福利,并就政府的研发补贴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研究表明,两种补贴政策均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最优解,研发难度较小的情况下宜采用研发投入补贴,研发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应采用产品补贴,以此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福利。
关键词:
技术风险 研发联盟 政府补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夏清华 何丹
政府补贴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一直存在争议。与以往从资源视角探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不同,基于信号理论视角,以2012—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剔除非研发补贴的噪音并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实证检验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微观政策效应,以及企业层面制度因素(产权性质)和区域层面制度因素(制度环境)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贴释放的积极信号能够帮助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相比于国有企业,政府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强;制度环境越好,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越强。研究理论丰富了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性和信号理论相关研究。同时,研究发现,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补贴额度,不断深化所有制改革,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另外,企业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研发补贴信号的杠杆效应,拓宽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梅 贾萌 陈天培 孙晨阳 朱立春 魏鹍
以碳关税政策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减排研发补贴政策为背景,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设定碳关税率及研发补贴率;第二阶段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根据补贴率及税率确定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利用逆向递归方法求解该动态博弈的最优决策,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碳关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并改善环境,但关税会对两国之间的贸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关税政策和补贴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各自企业的竞争力,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补贴政策能够促进企业的减排行为,并且企业的成本优势越明显,减排效果越好。
关键词:
碳关税 减排研发补贴 博弈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方海燕 达庆利 朱长宁
为了研究政府的研究与开发(R&D)补贴政策,建立了双寡头市场中面向R&D工艺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为政府补贴阶段,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政府对企业进行R&D投入补贴;二是对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补贴。政府以社会总福利最大为目标选择R&D补贴率;第二阶段为R&D合作阶段,两企业以它们的总利润最大为目标选择R&D投入水平;第三阶段为产品市场竞争阶段,企业选择产品产量在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研发卡特尔策略下的古诺—纳什均衡解。研究表明,当企业采用研发卡特尔策略时,政府对产品创新的补贴力度要远高于对R&D投入的补贴力度。对产品创新进行补贴的方式优于对R&D投入进行补贴,它能促使企业以相对较少...
关键词:
古诺竞争 研究与开发 政府研究与开发补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寇恩惠 戴敏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地方政府大量使用财政政策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笔者使用我国2007—2012年地级市研发补贴数据,检验了政策不确定性对地方政府研发补贴支持力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制度环境改善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面临政策不确定性时,地方政府研发补贴水平明显降低,而当官员籍贯地任职或任期越长、企业是国有企业或位于东部地区,政策不确定性对研发补贴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的检验表明,规范企业政治联系以及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能有效改善研发补贴的发放。本文打开了政策不确定性下地方政府研发补贴行为的"黑匣子",丰富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在国内的实证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新时代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模式、探索完善地方政府研发激励政策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岚峰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及农民种粮的收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07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2014年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了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作为第一批获得国家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省份,湖南自2007年以来在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上实现了迅猛发展,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效力的发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柳学信 张宇霖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人民生活福祉和社会稳定。为了让企业吸纳更多就业,政府对企业进行了大量补贴。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本文聚焦政府就业补贴、劳动保护政策与就业这个主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政府补贴有助于推动企业吸纳更多就业,劳动保护能够协同政府补贴促进就业,政府补贴通过"政治许诺效应"和"融资效应"影响就业,地方人力资本积累强化了政府补贴对就业的正向影响;与资本密集型企业相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府补贴强化就业的效应更明显;政府补贴增加了企业产生冗余雇员的可能性,冗余雇员在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红
在系统分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新能源产业价格补贴的分类、特征和存在问题,并从新能源产品定价机制、消费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方面分析了价格补贴机制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良性发展的价格补贴优化策略,主要包括:进一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有效利用金融市场,将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探索新能源产品复合定价模式,提高新能源价格补贴效率;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产业研发补贴,并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价格补贴 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宏伟
大型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决定了他们与政府始终保持着某种特殊的政治联系,特殊的政治联系使得大型国有企业能够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政府补贴。过多的政府补贴不仅降低大型国企研发投入的总规模,而且现行的补贴结构也会挤出大型国企的研发投入。本文应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论证了政府补贴对大型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两重挤出效应,并对制造型、研发型和服务型三种类型国企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分析比较,得出政府减少产品补贴的政策能提高制造型、服务型国企的研发投入,但对研发型国企的效果并不明显的结论。
关键词:
政府补贴 补贴结构 挤出效应 博弈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雎华蕾 王胜利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政府补贴金额巨大,但在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是否能"如其所愿"还未形成一致结论。文章基于陕西省2014—2018年1万多个高新技术企业的观测值,联合采用PSM与渐进DID法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引起的内生性后,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激励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但从研发投入来源的角度细分后发现,政府补贴"挤出"了自身研发投入。整体而言,政府补贴激励了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总额,但在自身研发投入上并未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由此,提出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更多关注政策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尝试将事前激励转化为研发投入后补贴或奖励;并建立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与企业信息披露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补贴的杠杆效应。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自身研发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