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7)
2023(18587)
2022(15851)
2021(14689)
2020(12346)
2019(27694)
2018(27484)
2017(52107)
2016(28447)
2015(31643)
2014(31020)
2013(30718)
2012(28501)
2011(25839)
2010(25968)
2009(23579)
2008(22875)
2007(20397)
2006(17982)
2005(15928)
作者
(83338)
(69219)
(69015)
(65215)
(44133)
(33262)
(31059)
(27184)
(26263)
(24875)
(23479)
(23371)
(22204)
(22016)
(21366)
(21258)
(20587)
(20552)
(19913)
(19777)
(17438)
(17077)
(16837)
(15831)
(15593)
(15398)
(15355)
(15307)
(13975)
(13760)
学科
(116510)
经济(116400)
管理(81663)
(79269)
(64242)
企业(64242)
方法(47144)
数学(40076)
数学方法(39687)
中国(34170)
(33174)
地方(29158)
(28075)
业经(27879)
(25044)
贸易(25027)
技术(24930)
(24878)
(24335)
农业(22532)
(20737)
理论(18539)
环境(18421)
(18327)
银行(18251)
(17722)
(17566)
金融(17565)
(17545)
产业(16672)
机构
大学(398212)
学院(398208)
(161129)
经济(157769)
管理(155944)
研究(139586)
理学(134526)
理学院(132995)
管理学(130836)
管理学院(130112)
中国(102933)
科学(87544)
(86218)
(72178)
(72050)
(71114)
研究所(64801)
业大(63309)
中心(62637)
(59896)
财经(56868)
农业(56515)
北京(54660)
(52921)
师范(52301)
(51809)
(50526)
(48347)
经济学(48114)
技术(44055)
基金
项目(273554)
科学(214156)
研究(197985)
基金(196383)
(173114)
国家(171635)
科学基金(146193)
社会(124767)
社会科(118358)
社会科学(118331)
(108871)
基金项目(104590)
自然(94962)
自然科(92757)
自然科学(92733)
(91199)
自然科学基金(91099)
教育(90032)
资助(79799)
编号(79652)
成果(63829)
(62373)
重点(61670)
(60221)
(59199)
课题(55934)
创新(55689)
科研(51818)
国家社会(51285)
教育部(50219)
期刊
(179510)
经济(179510)
研究(118082)
中国(83254)
学报(67380)
(65841)
科学(60656)
管理(58790)
(53451)
大学(50311)
学学(47365)
教育(47312)
农业(45625)
技术(35926)
(34945)
金融(34945)
业经(30997)
经济研究(28985)
财经(27281)
(24548)
问题(23673)
(23503)
科技(22357)
图书(20983)
技术经济(20653)
(19110)
(18675)
商业(18449)
理论(18127)
现代(17868)
共检索到597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思屏  郭以恒  于艺楠  
基于2009—2020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系统GMM模型与门槛模型,在纳入外部环境因素的研究框架下实证检验政府研发补贴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间的关系,识别外部环境的最优区间。结果表明,研发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随着政府研发补贴强度和行政垄断程度的增加,研发补贴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随着金融发展水平与产权保护力度的提高,研发补贴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26个省份处于补贴强度最优区间,16个省份处于金融发展最优区间,6个省份处于产权保护最优区间,21个省份处于行政垄断最优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洁云  江可申  李雪冬  
利用1997—2007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投入数据以及1999—2009年研发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9个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11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年均技术效率只有0.4;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省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当;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代明  刘可新  陈俊  
本文利用双前沿面数据包络法,将评价单元分别同"最优"和"最差"的决策单元相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乐观效率和悲观效率进行测量,综合结果由几何平均效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普遍偏低,22个分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在保持投入的同时,应着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温桂荣  黄纪强  
文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政府补贴能否提振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出,但是对发明专利的产出不显著,其创新"质"并没有有效提升;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研发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比民营企业大,对东部地区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影响较为显著,但是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激励效果不够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国家应完善政府补贴政策的顶层设计,优化对国有和民营企业的补贴机制,注重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并适当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补贴;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补贴以及发明专利产出数量的政策激励,提高发明专利比重,并降低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家专利制度体系中的比例和数量;企业应注重创造性人才培养,政府需要完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洪进  王瑞  汪良兵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政府资助行为和企业自主研发意愿在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并在统一的框架下讨论二者在不同行业间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及各行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政府资助行为的扶持效果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成国  黄伟新  李燕清  
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研发资金来源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运用国际数据的横向比较和国内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考察,反映了不同资金来源的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论认为:增加企业内部自有资金来源的研发投入强度能够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政府来源资金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在短期内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而在长期则有助于核心技术的创新产出水平。外资机构来源资金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基于此,从高技术产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高技术企业的内部研发战略决策及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支持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成国  黄伟新  李燕清  
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技术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研发资金来源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运用国际数据的横向比较和国内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考察,反映了不同资金来源的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差异,研究结论认为:增加企业内部自有资金来源的研发投入强度能够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政府来源资金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在短期内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而在长期则有助于核心技术的创新产出水平。外资机构来源资金研发投入强度的增加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基于此,从高技术产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高技术企业的内部研发战略决策及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支持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樊玉录  陈玉文  
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2000—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有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因子分析回归方法,从投入能力、创新能力、支撑能力和政策因素等方面实证分析各因素对高技术产业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产出与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企业数量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有显著性关系;市场产出与企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强度、利润率和税负率等有显著性关系。最后,为政府及企业合理规划创新资源、科学提升产业研发产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磊  
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种群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以2009—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50家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和不同生态位企业种群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结论,政府研发补贴与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研发补贴与高、中、低生态位企业种群的正相关系数分别为1.447、0.512和0.247。并由此提出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的研发补贴,着力加强对中低生态位企业种群的研发补贴,培养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快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姬中洋  李彦龙  
根据2009—2016年中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研发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非研发创新对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差距的影响,最后采用反事实计量研究方法对非研发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水平和收敛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不利于非研发创新效果的提高,而企业规模和出口强度有利于提升非研发创新效果;从全国层面看,非研发创新在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在西部地区最小,从而显著扩大了创新绩效的差距;从地区层面看,非研发创新也拉大了东中西内部地区创新绩效的差距,其中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非研发创新对东部和中部的贡献为上升趋势,近年来非研发创新增长大约使东部和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大约增长了5%。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潇宇  庄芹芹  
以"十二五"期间中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所有制和企业规模下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补贴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总体促进效率仍待提高:所有制性质显著调节政府补贴的绩效,激励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而对民营企业起挤出作用;企业规模对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对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的关系起联合调节作用,政府补贴对大规模国企的促进作用最强,而对中小民营企业促进作用最弱。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吕承超  商圆月  
高技术产业存在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具有相关性。已有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忽略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的局限性。基于此,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从时间和空间视角,立足于产业整体和五大行业,分别引入时间滞后项、空间滞后项和时空滞后交互项,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与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吕承超  商圆月  
高技术产业存在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具有相关性。已有关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忽略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的局限性。基于此,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从时间和空间视角,立足于产业整体和五大行业,分别引入时间滞后项、空间滞后项和时空滞后交互项,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与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表现为空间异质性,整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分布,同时还具有显著的累积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短期内会对创新产出产生负向的区域内和区域间溢出效应,从长期看区域内溢出效应消失,区域间溢出效应由负向转为正向。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还存在行业差异,以行业为研究对象时,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创新产出短期内受到市场竞争的负向区域间空间溢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产出短期不仅受到专业化集聚和市场竞争的正向区域内空间溢出,还受到多样化集聚对区域整体的负向空间溢出,其他行业的创新产出没有受到集聚的显著影响;从长期看产业集聚对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相关经验研究,为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为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白俊红  谢忠秋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惠树鹏   王卓  
在构建数字化影响研发投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选取2012—2021年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对不同类型创新投入的差异化影响,进一步探究政府和市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投入和非研发创新投入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研发创新投入的边际影响远远大于非研发创新投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对不同类型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具有差异性,其中,数字化通过增加研发人员提高研发创新投入,通过促进产业集聚提高非研发创新投入。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支持强度能够强化数字化对研发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但会弱化数字化对非研发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则显著抑制数字化对研发创新投入的积极作用,但在数字化促进非研发创新投入的过程中作用微弱,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