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41)
- 2023(22113)
- 2022(18768)
- 2021(17416)
- 2020(14634)
- 2019(33360)
- 2018(32885)
- 2017(62898)
- 2016(34524)
- 2015(38327)
- 2014(38014)
- 2013(37231)
- 2012(34609)
- 2011(31171)
- 2010(31337)
- 2009(28890)
- 2008(28472)
- 2007(25405)
- 2006(22589)
- 2005(20220)
- 学科
- 济(142346)
- 经济(142195)
- 业(111935)
- 管理(108475)
- 企(97167)
- 企业(97167)
- 方法(60539)
- 数学(49861)
- 数学方法(49211)
- 农(41983)
- 财(41088)
- 中国(38939)
- 业经(38757)
- 地方(30729)
- 农业(28771)
- 学(28520)
- 制(27646)
- 务(26911)
- 财务(26827)
- 财务管理(26784)
- 贸(25509)
- 贸易(25492)
- 企业财务(25424)
- 易(24750)
- 技术(24495)
- 理论(24174)
- 和(23529)
- 策(22541)
- 银(21981)
- 银行(21906)
- 机构
- 学院(486353)
- 大学(483797)
- 济(196398)
- 经济(192236)
- 管理(191210)
- 研究(165578)
- 理学(164132)
- 理学院(162325)
- 管理学(159446)
- 管理学院(158557)
- 中国(126814)
- 京(104024)
- 科学(103005)
- 财(92540)
- 农(86917)
- 所(83934)
- 研究所(76100)
- 中心(76049)
- 业大(75044)
- 江(74401)
- 财经(72544)
- 农业(67994)
- 经(66058)
- 北京(65672)
- 范(62894)
- 师范(62180)
- 院(60258)
- 州(59375)
- 经济学(58243)
- 财经大学(53657)
- 基金
- 项目(327187)
- 科学(256818)
- 基金(236578)
- 研究(236401)
- 家(207726)
- 国家(205897)
- 科学基金(176443)
- 社会(148754)
- 社会科(140947)
- 社会科学(140911)
- 省(128625)
- 基金项目(124574)
- 自然(116036)
- 自然科(113397)
- 自然科学(113364)
- 自然科学基金(111318)
- 教育(108498)
- 划(108188)
- 资助(97960)
- 编号(96050)
- 成果(77636)
- 重点(73521)
- 发(71994)
- 部(71216)
- 创(68751)
- 课题(66530)
- 创新(63839)
- 科研(62688)
- 国家社会(60984)
- 教育部(60648)
- 期刊
- 济(221715)
- 经济(221715)
- 研究(143559)
- 中国(97569)
- 学报(79407)
- 农(79291)
- 管理(74971)
- 财(73411)
- 科学(72165)
- 大学(60112)
- 学学(56858)
- 农业(54030)
- 教育(53511)
- 融(46011)
- 金融(46011)
- 技术(43894)
- 业经(38071)
- 财经(35638)
- 经济研究(34935)
- 经(30679)
- 业(29851)
- 问题(28685)
- 技术经济(24728)
- 图书(23858)
- 科技(23688)
- 版(23316)
- 现代(22510)
- 统计(22166)
- 理论(21957)
- 商业(21920)
共检索到733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焦智康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命题,而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研发投入。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我国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类激励政策。目前学界对政府研发激励政策效果如何有颇多争议。本文以我国工业企业研发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通过广义矩估计模型等多种模型,从微观层面对政府投入的效果进行多维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激励政策的两种工具适用条件和环境有所不同,如东中部地区适宜采用税收减免优惠,而东北地区则建议直接采取补贴。此外国有性质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对政策有不同反应。通过分类挖掘政府影响企业研发的有效工具组合,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刘佳颖 何宗辉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通过门槛回归的方法验证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且当政府补贴强度介于0到0.0214之间时,补贴效率最高,即补贴强度每提高1%,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约26.58%。本文认为政府补贴一般能够弥补企业研发投入正外部性导致的私人效益损失,有效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本文还从所有权性质、地域、细分行业角度探讨政府补贴的最优区间和影响系数,发现属于民营性质、东部地区和高端制造业行业领域的企业在补贴最优区间内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系数更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有研发投入行为的企业与其"反事实情形"下未实施研发状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约为16.5%,明显低于OLS估计结果(66.0%)。在增加更多的匹配变量,分组、逐年、分所有制、分地区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均证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其中高新技术行业、国有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研发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政策含义是,应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鼓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创新地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庞立让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的大样本数据,在微观上估算了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考察R&D与TFP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R&D对生产率的提升存在滞后效应,并且滞后效应在民营企业中尤其显著。第二,R&D不但未能提升当期生产率,甚至存在负效应。第三,市场竞争和人力资本通过研发对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边际影响,即:市场竞争越激烈,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研发对企业TFP产生的提升效应就越大。并且这种边际效应在国有和民营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有着清晰的政策含义,即在长期持续增进研发的同时,提升竞争与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天宇 孙巍
基于政府支持与创新环境均会影响企业研发的理论预期,在构建创新环境指数、分阶段测算企业研发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纳入政府支持的面板计量模型,按创新环境高—中—低分组检验金融市场与创新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效率的影响以及政府支持改善创新环境的路径与效应。结果表明:(1)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均面临来自金融市场与创新环境的严重约束,创新环境对技术研发的约束在创新环境高、中两组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中档组受创新环境的约束最为严重。(2)政府支持缓解创新环境约束存在多重路径,直接路径可使创新环境高、低档组约束发生由负到正的逆转性改变,但在中档组失灵;间接路径的股市效应强于信贷效应。(3)创新连续性是制约成果转化的核心因素,高质量创新环境是保持创新连续性、提高研发效率的重要支撑,政府支持破解创新困境的路径要在准确甄别创新环境水平的前提下分类施策方能奏效。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创新环境 研发投入 研发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鹏
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改进模型对我国2000—2012年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0—2012年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弹性系数为0.181,研发投入增长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0.8%。最终结论为: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但低于欧美等国家水平;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年度间研发投入弹性系数走势相对平稳,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明显;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贡献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内资和小微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妍妍 戴晓慧 魏倩
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本文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融资能力对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融资能力增加1%,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将增加0.34%。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作用程度具有个体差异性,并且受到企业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融资能力对于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促进作用随之增大。分样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大规模企业,中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对于融资能力的变化较不敏感,且其从地方金融市场获得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小。私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创新和研发方面更具有积极性,一旦获得融资,其投资于研发支出的比例更大,然而私营企业获得的地方金融支持却低于国有企业。最后,基于地方金融发展水平与融资能力交叉项的回归分析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企业研发支出对于信贷融资能力的依赖性。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融资能力 金融发展 研发投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妍妍 戴晓慧 魏倩
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本文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融资能力对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融资能力增加1%,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将增加0.34%。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作用程度具有个体差异性,并且受到企业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伴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融资能力对于企业研发投资支出的促进作用随之增大。分样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大规模企业,中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投资支出对于融资能力的变化较不敏感,且其从地方金融市场获得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小。私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创新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融资能力 金融发展 研发投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安娜 李兆明 黄永春
我国作为工业技术落后国,近些年不断增加对企业技术的研发补贴,但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产出结构仍然处于失衡状态。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我国政府与工业企业在研发补贴活动中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除了完善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加强补贴资金使用监管、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外,更应该改变原有的"选择性"资助工业企业的理念,进而解决企业申请"策略性",从不同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特征角度出发,制定出适应企业研发活动的研发补贴政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张宇鹏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得到的大型微观数据,可从企业层面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对北京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理论上,中间品进口一方面通过企业"进口中学"和市场规模效应会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并通过使企业"逃离"竞争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将企业固化于价值链低端,形成对进口的依赖,从而使企业完全丧失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北京市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于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民营企业、同时进口资本品与中间品的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对于非出口企业、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北京市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中间品进口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帮助企业破解制约进口的不利因素,积极鼓励具有研发能力的特定企业提升中间品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进口贸易 中间品进口 创新 研发投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志阔 蒋坤宏
本文旨在分析研发投入的周期性是否受到研发政策的影响。具体而言,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我们利用中国2001—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层面上研究了中国研发投入的周期性特征,并重点考察了这种周期性特征如何受到该政策的影响。我们发现:中国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总体上呈现显著的顺周期特征,并在繁荣期和衰退期存在非对称性,而这种非对称性在政策影响组和非影响组之间又存在异质性,受政策影响的企业在繁荣期表现出更强的顺周期特征,而不受政策影响的企业则在衰退期表现出更强的顺周期特征。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周期性 研发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伟 龙霄 余浪
文章以2601家上市公司2016—202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政策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策激励规模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按不同板块、顺逆政策周期和内部治理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创业板企业、企业处于政策顺周期和内部治理更好的样本组,政策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政策激励 创新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文寅 刘砚馨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高,研发效率的高低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研发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历年R&D经费内部支出百分之七十以上来源于企业,企业研发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研发活动水平和质量。立足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传统DEA分析方法上,考虑研发活动具有阶段性特征,将其分为研发和研发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对其统计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但同时又有严重资源浪费的现象,研发活动的开展也存在广泛的盲目性,据此,从改善研发模式和经营模式的角度,为提高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文寅 刘砚馨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高,研发效率的高低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研发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历年R&D经费内部支出百分之七十以上来源于企业,企业研发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研发活动水平和质量。立足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传统DEA分析方法上,考虑研发活动具有阶段性特征,将其分为研发和研发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对其统计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但同时又有严重资源浪费的现象,研发活动的开展也存在广泛的盲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科技创新补贴的激励效应及其机制识别——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政府投资激励与工业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的政策实验
政府支持对工业企业技术获取策略的差异性影响——基于不同类型创新激励政策的比较研究
地方官员激励和产权保护——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
“营改增”、专业化分工与研发投入——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国内外企业研发投入差异化激励政策研究
微观尺度下政府企业关系对工业企业用地行为的影响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如何影响实体企业信贷融资——基于异质性视角的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
税收激励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基于微观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