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1)
2023(8546)
2022(7163)
2021(6575)
2020(5621)
2019(12608)
2018(11904)
2017(23634)
2016(12470)
2015(13438)
2014(13153)
2013(12811)
2012(11647)
2011(10352)
2010(10194)
2009(9720)
2008(9729)
2007(8881)
2006(7681)
2005(7069)
作者
(37018)
(30444)
(30325)
(28757)
(19391)
(14689)
(13831)
(11921)
(11835)
(10797)
(10469)
(10220)
(9643)
(9615)
(9578)
(9420)
(9104)
(8989)
(8920)
(8815)
(7698)
(7482)
(7061)
(7049)
(6900)
(6855)
(6738)
(6447)
(6099)
(5869)
学科
(46152)
经济(46089)
管理(39111)
(38134)
(30241)
企业(30241)
方法(23491)
(21910)
银行(21764)
数学(21433)
数学方法(21322)
(20389)
(19784)
(17486)
(15559)
金融(15559)
中国(14201)
(11831)
制度(11826)
(11384)
贸易(11371)
(11311)
(10962)
(10935)
保险(10871)
业务(10791)
(10543)
财务(10538)
财务管理(10508)
业经(10183)
机构
大学(174650)
学院(172089)
(76117)
经济(74708)
管理(70384)
理学(59973)
理学院(59416)
管理学(58660)
管理学院(58352)
研究(55743)
中国(55132)
(41468)
(35635)
(33695)
财经(32481)
科学(31929)
(29836)
中心(28041)
(27891)
农业(27052)
业大(26935)
(25416)
(25379)
研究所(25079)
财经大学(24856)
经济学(24784)
银行(24228)
(22723)
经济学院(22653)
(22418)
基金
项目(116077)
科学(91803)
基金(89131)
(79303)
国家(78684)
研究(77795)
科学基金(67960)
社会(53402)
社会科(50850)
社会科学(50835)
基金项目(47478)
自然(45927)
自然科(44986)
自然科学(44971)
自然科学基金(44258)
(42526)
(36762)
资助(36689)
教育(34177)
编号(28158)
(26424)
重点(25566)
(24450)
科研(23267)
国家社会(23158)
创新(23039)
教育部(22852)
(22750)
计划(21966)
人文(21952)
期刊
(77091)
经济(77091)
研究(55449)
(39447)
金融(39447)
(32946)
中国(31329)
学报(30162)
(28464)
科学(26456)
管理(24791)
大学(22623)
学学(22202)
财经(17153)
农业(16933)
(14363)
经济研究(13773)
业经(11788)
理论(10467)
技术(10138)
问题(10008)
(9465)
实践(9407)
(9407)
(9175)
商业(9116)
国际(8952)
(8137)
技术经济(8069)
财会(7921)
共检索到264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珈  王翠琳  许菡  张蔚然  
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是《巴塞尔协议Ⅲ》中的两大重要支柱,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两种外部治理因素。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至2013年的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监管、市场约束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监管压力与银行风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市场约束作用对国有银行失效,而对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有效,其中数量约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具有互补作用,能够共同降低银行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其安  黄悦悦  
在对中国银行业市场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超额资本充足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政府监管度量指标,Lerner指数为银行市场约束度量指标,以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7年1月~2010年9月期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超额资本充足率、市场约束和银行规模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国有控股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显著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连续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鑫  陈珏津  马玥  
如何权衡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提升审慎监管有效性是当下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基于2009—2020年18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及其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均能有效抑制银行风险,且资本监管与市场约束构成替代效应,流动性监管与市场约束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抑制银行风险的有效性表现在提高风险约束效率,促进银行信息披露。当银行盈利水平提升、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压力增强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二者的替代效应更加显著;在大规模银行、全国性银行与高风险银行中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力度应根据现实需要相互协调,从而增强二者组合的风险约束效力,促进银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顾海峰  马聪  
基于2006~2017中国178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分析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提升资本充足率与法定存准率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存款数量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助推作用,但议价能力的缺乏使存款人无法通过存款利率渠道影响银行风险承担;GDP增长率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抑制作用,逆周期金融监管效果显现;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据此,建议建立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协同调控机制,对不同类型银行实行差别化金融监管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廷求  张光利  
本文利用2001~2009年中国主要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从价格机制和数量机制的角度分析市场约束的有效性,发现市场机制没有有效地约束银行风险,相反政府干预机制显著地增加了银行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干预机制替代了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在制度环境差、政府干预强的地区,市场约束机制完全失效,而在制度环境好、政府干预相对较弱的地区,市场的价格约束机制显著地降低了银行的风险;风险程度和规模大小不同的银行所受的政府干预与市场约束效应不同。因此,为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在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外部公共治理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雅洁  王伟涛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金融市场稳定。本文以我国5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宽松(从紧)的货币政策促使商业银行承担更高(更低)的风险水平。第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宽松货币政策的激励效应强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第三,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削弱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且约束强度越大,监管约束的调节作用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关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第二,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效应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重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效应强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这一现象,强化逆周期引导,抑制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信贷扩张冲动,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晶  朱新蓉  李虹含  
以中国银监会于2012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为依据,探讨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变动对其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机理。具体来说,即在愈益严格的资本监管下,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本与风险的联立方程模型,选取63家商业银行在2006~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检验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认为中国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基本有效,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本监管制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胡玉敏  
基于2006—2019年我国6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GMM模型,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杠杆率更容易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杠杆率监管新规实施之后,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减弱;经济上行期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高于经济下行期。本文为杠杆率监管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英隽  周洁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非竞争环境下及银行业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监管压力的来源,以及监管压力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政府部门的监管、市场约束者的监督,存款保险的风险差别费率都是监管压力的来源;由于监管压力的存在,银行风险承担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增加银行的收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德龙  吕飞  杨晓光  
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要求逐步开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评级。由于这一体系是在美国骆驼群评级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本文集中研究了中美两国监管机构的这两个评级体系。本文在评价指标、评级分类方式、评级结果的运用政策等方面对中国银监会的《体系》与骆驼群评级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其不但能对中国银监会的评级体系有一个系统的透视,而且能为该体系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家才  
由次贷风险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传统的静态监管方法已难以有效控制现代银行的金融风险,从而催生了对风险指标的动态监管研究。所谓商业银行风险指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路莎  
从商业银行诞生开始,收益与风险就共同伴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高收益,但是高风险却是商业银行为了取得高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风险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侵蚀,甚至对它的生存造成威胁。有鉴于此,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地位、概念、特性以及相关监管指标的理论基础上,以某商业银行数据为例,对其部分的监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且提出有参考性的解决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日趋完善以及我国银行业的长期稳步发展的目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本文利用86家中国商业银行2002~2012年间的数据样本,研究监管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所受到的资本监管约束与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提高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可以减轻监管约束对商业银行融资效率的负效应。因此,在经济增长放缓时期,金融监管部门可以考虑放松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提高其融资效率。地区市场化的发展使政企分开政策得以充分施行,使地方政府更少干预地方的企业经营与借贷决策,以及地方银行的投融资决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杨成志  
近年来,影子银行业务规模发展迅速。然而影子银行业务长期隐匿于监管体系之外,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充分发挥影子银行体系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的36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不同性质及类别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并引入资本监管压力作为调节效应,探析在引入资本监管压力作为调节变量情况下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全样本下,影子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应收账款类投资业务规模扩张会提升商业银行风险。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影子银行规模对于不同性质及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风险影响不同。最后,监管压力作为调节效应对于影子银行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强化影子银行有效监管,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应对机制,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帆  汪峰  倪娟  
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我国本土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利率市场化环境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包括银行管理层、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和中央政府部门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当外资银行进入后,相较于利率市场化改革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者更有意愿抑制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进入后,监管者识别银行风险的条件为监管者准确识别银行风险获得的奖励小于没有识别银行风险的处罚;当外资银行进入后,政府给予奖励更能激励监管者发现银行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