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9)
2023(5856)
2022(4743)
2021(4672)
2020(4136)
2019(9980)
2018(10039)
2017(20321)
2016(10656)
2015(12414)
2014(12155)
2013(11656)
2012(10341)
2011(9056)
2010(9390)
2009(8873)
2008(8750)
2007(7993)
2006(7156)
2005(6519)
作者
(29155)
(23790)
(23775)
(22637)
(15323)
(11197)
(10951)
(9143)
(8997)
(8755)
(8148)
(7921)
(7608)
(7420)
(7322)
(7317)
(7131)
(7070)
(6965)
(6780)
(5905)
(5885)
(5803)
(5510)
(5498)
(5465)
(5201)
(5175)
(4730)
(4626)
学科
(44782)
经济(44733)
管理(42849)
(39309)
(39288)
企业(39288)
方法(24750)
数学(22117)
数学方法(21615)
(19991)
(14568)
财务(14525)
财务管理(14488)
企业财务(14004)
(12421)
业经(12388)
(9034)
中国(8830)
理论(8710)
(8639)
银行(8638)
体制(8153)
(8110)
(7709)
(7579)
金融(7578)
技术(7297)
(6818)
国家(6593)
(6518)
机构
大学(150276)
学院(149072)
管理(65905)
(58671)
经济(57429)
理学(56513)
理学院(56074)
管理学(55053)
管理学院(54776)
研究(40802)
中国(35762)
(33594)
(31004)
财经(25910)
(23594)
科学(22966)
(21287)
中心(20716)
财经大学(19675)
北京(19643)
(19340)
业大(18123)
商学(17751)
商学院(17608)
(17585)
经济学(17304)
研究所(16929)
(16188)
师范(16040)
(15928)
基金
项目(95842)
科学(76663)
基金(71688)
研究(70139)
(61149)
国家(60727)
科学基金(54391)
社会(44935)
社会科(42843)
社会科学(42828)
基金项目(37448)
(36132)
自然(36124)
自然科(35425)
自然科学(35420)
自然科学基金(34817)
教育(33255)
资助(30896)
(30286)
编号(29228)
成果(24598)
(21673)
重点(20870)
项目编号(19991)
(19823)
教育部(19345)
人文(18983)
大学(18736)
科研(18561)
创新(18540)
期刊
(61068)
经济(61068)
研究(41367)
(31264)
中国(27062)
管理(25691)
学报(19177)
科学(17657)
(16407)
金融(16407)
大学(15104)
学学(14080)
技术(14017)
财经(13535)
教育(12979)
(12929)
(11342)
经济研究(10467)
财会(10407)
图书(10365)
业经(9320)
会计(9288)
统计(9173)
农业(8612)
理论(8544)
(8399)
情报(8137)
实践(7676)
(7676)
技术经济(7620)
共检索到220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咏梅  滕飞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政府同时扮演着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需求者和供给者的角色,政府的双重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本文从包括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投资者和政府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考察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监管模式。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政府的监管措施也要有所不同,才能使政策设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合理的政策来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最终使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效用达到最优状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星  
在我国现阶段,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依然非常重要和迫切,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健全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使政府监管最终走向适度监管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我国监管机制的考察,探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管问题及其成因,最终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及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琰  
本文探讨中国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模式的演变及其成效问题。作者认为仅凭中国证监会之力无法减少上市公司收购中的混乱无序 ;中国证监会减少实质性审批 ,市场未必更乱 ;中国当前的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模式未必能达到立法者期望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监管模式本身的评价 ,提出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应当采用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监管模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崔学刚  
公司信息披露主要受市场和监管两种力量的促动,本文试图研究这两种力量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公司信息披露水平通过信息披露指数予以衡量。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年度政府监管大大促进了强制性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而公司的自愿披露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公司若干特征对信息披露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它们是公司规模、上市地点、股权结构。公司盈利水平与债务杠杆对公司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贤平  
在我国PPP项目的交易中,既要求政府作为平等主体的一方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又要求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一方对整个PPP过程予以监督。由于政府权界认定不清,使得政府交易角色和监管角色产生了冲突。因此,有必要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指导,从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保护社会资本正当权益,维护公众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构建统一的PPP法律体系,以便平衡政府双重角色,实现PPP项目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合理化、制度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娟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但在实际的监管操作中,部分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经常是监管者依据不同的情势,有意识地、主动地选择放松监管或过度监管,甚至运动式监管。本文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证券监管者除了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还担负着帮助国有企业融资解困的重任,然而这两个目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证券监管者只能根据不同的情势,选择一段时期内工作的侧重点,实行选择性监管。但是,随着国有企业逐渐解困,证券监管目标转向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探究中国证券市场形成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前锋  祝兴滇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从上市公司之间竞争的角度分别建立了不存在政府监管下的会计信息市场博弈模型和存在政府监管下的会计信息市场博弈模型 ,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分析和比较 ,发现在不存在政府监管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倾向于会计造假 ,而在存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情况下上市公司倾向于不造假 ,因此证明了政府进行会计监管的必要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毅平  张健  
上市公司天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伴生着规避盈余损失或盈余下降的行为,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引发投资者行为变化进而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督进行研究。在以我国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楼秋然  
2002年,美国通过强制性色彩浓厚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试图收紧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监管。然而,强制性监管模式并不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基础,其最重要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好的公司治理因公司而易"的事实。任意性监管模式由于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周全保护、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的柠檬市场等缺陷,不能作为应对危机的监管模式。"遵守或者解释"规则因为兼具强制性与任意性监管模式的优点,体现出既能维持公司治理的必要弹性,又能有效保护投资者、降低代理成本的制度优势。未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监管应当完成向遵守或者解释规则的转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明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与上市公司融资相关的问题逐渐显现,如果在融资过程中,无法有效监管上市公司采用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新  
SEC对并购的监管只是美国国家对并购监管总体系里的一小部分,美国有强有力的各州对并购的实质性监管,有较强的民间维权的法律诉讼渠道,还有其他一系列监督和监管渠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楼秋然  
2002年,美国通过强制性色彩浓厚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试图收紧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监管。然而,强制性监管模式并不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基础,其最重要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好的公司治理因公司而易"的事实。任意性监管模式由于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周全保护、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的柠檬市场等缺陷,不能作为应对危机的监管模式。"遵守或者解释"规则因为兼具强制性与任意性监管模式的优点,体现出既能维持公司治理的必要弹性,又能有效保护投资者、降低代理成本的制度优势。未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监管应当完成向遵守或者解释规则的转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息  路晓颖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监管问题实质上是上市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本文从纳什均衡模型出发,证明该博弈问题不存在纳什均衡解,然后进一步建立并求解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以及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详细程度与政府的监管力度(包括监管概率和处罚力度)成正比。政府的最优监管并不能杜绝上市公司披露简单内部控制信息的违规行为,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洪辉  王宗军  
对于国内企业过度投资的研究,目前均是从经理私人利益、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背景等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没有考虑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从事过度投资行为。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并没有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可能的解释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更严重。本文认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并不一定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能够帮助政府实现一些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是由政府将其公共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内部化到其控制的企业的结果。另外,回归结果也显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山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注重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形成共担风险、合作共赢的融合治理结构,以达到公共服务供给的目标。由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隐含着"双重代理"问题,社会资本与政府部门存在目标冲突,实际运行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需要通过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政府部门应构建多元主体的监督体系,建立独立专业的PPP监管机构,完善事前评估与合同管理,注重信息沟通与平等协商,在信用管理的基础上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培育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PPP项目绩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