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86)
- 2023(19987)
- 2022(17150)
- 2021(15911)
- 2020(13418)
- 2019(30008)
- 2018(29542)
- 2017(56349)
- 2016(30783)
- 2015(34118)
- 2014(33166)
- 2013(32224)
- 2012(29366)
- 2011(26361)
- 2010(26081)
- 2009(23743)
- 2008(22942)
- 2007(19950)
- 2006(17177)
- 2005(14630)
- 学科
- 济(116966)
- 经济(116846)
- 管理(92443)
- 业(85724)
- 企(72570)
- 企业(72570)
- 方法(54373)
- 数学(46824)
- 数学方法(46210)
- 农(31501)
- 财(31156)
- 中国(30810)
- 业经(27053)
- 学(26506)
- 地方(25236)
- 技术(24313)
- 环境(21831)
- 贸(21381)
- 贸易(21366)
- 农业(21252)
- 易(20748)
- 制(20295)
- 理论(20042)
- 务(19358)
- 财务(19282)
- 财务管理(19245)
- 和(18958)
- 划(18600)
- 企业财务(18223)
- 银(16949)
- 机构
- 大学(420454)
- 学院(420293)
- 管理(166841)
- 济(163499)
- 经济(160048)
- 理学(145906)
- 理学院(144290)
- 管理学(141617)
- 管理学院(140858)
- 研究(139178)
- 中国(101858)
- 科学(89659)
- 京(88421)
- 财(73740)
- 农(72429)
- 所(69279)
- 业大(67186)
- 中心(63862)
- 研究所(63637)
- 江(60605)
- 财经(59640)
- 农业(57058)
- 范(54964)
- 北京(54831)
- 经(54539)
- 师范(54317)
- 院(51478)
- 经济学(49250)
- 州(48896)
- 技术(46199)
- 基金
- 项目(300926)
- 科学(236243)
- 基金(218103)
- 研究(214818)
- 家(192885)
- 国家(191299)
- 科学基金(163886)
- 社会(136086)
- 社会科(128974)
- 社会科学(128939)
- 省(118763)
- 基金项目(115902)
- 自然(108311)
- 自然科(105785)
- 自然科学(105756)
- 自然科学基金(103835)
- 划(100075)
- 教育(99009)
- 资助(88584)
- 编号(85924)
- 重点(67864)
- 成果(67652)
- 创(65267)
- 部(65229)
- 发(64226)
- 创新(60542)
- 课题(59285)
- 科研(57957)
- 国家社会(56499)
- 计划(55680)
- 期刊
- 济(170052)
- 经济(170052)
- 研究(114629)
- 中国(80146)
- 学报(72973)
- 科学(64897)
- 农(64217)
- 管理(60454)
- 财(56488)
- 大学(54875)
- 学学(52067)
- 教育(46626)
- 农业(44605)
- 技术(37647)
- 融(31260)
- 金融(31260)
- 业经(28924)
- 财经(28152)
- 经济研究(27727)
- 经(24184)
- 业(23980)
- 科技(23045)
- 问题(22063)
- 版(21232)
- 图书(20681)
- 技术经济(20485)
- 业大(19298)
- 资源(19253)
- 商业(18486)
- 理论(18316)
共检索到595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可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会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邦银 徐怀宁 李辛熠
基于2005—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且该结论在克服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提升企业及政府层面的环境注意力强度与环境注意力持续性是政府环境审计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微观特征与政府宏观调控会影响政府环境审计提高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具体来看,当企业拥有较多环保背景高管、环境责任履行更积极时,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若政府干预较少且给予企业较多的补贴,则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国有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活动。此外,在政府环境审计的支持下,高质量的绿色创新能够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创造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毅 周积琨 丁煜
本文以2006—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机制分析显示,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通过吸引外部绿色投资者和降低绿色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当高管团队管理能力较强以及高管团队中存在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时,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寰 黄辉 肖义 向昕
绿色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对于破除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路径锁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0年中国1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运用产业结构层次指数、文本分析法与超效率SBM模型,表征并刻画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评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提升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增加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该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从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提升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上看,中、西部城市优于东部城市,再生型、成熟型城市优于衰退型和成长型城市,森林型城市优于油气型、钢铁型、有色金属型和煤炭型城市。(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增强通过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渠道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江 龚新蜀
节能提效是“双碳”目标下重点用能行业减碳的首要举措。以高耗能行业实施的能效“领跑者”制度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高耗能行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能效“领跑者”制度对“非领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考察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和企业高管环保经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能效“领跑者”制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和高管环保经历在其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能效“领跑者”制度对非国有性质、低融资约束、低媒体关注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同时,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国有性质、高融资约束、高媒体关注度企业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而高管环保经历仅在非国有企业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岳立 任婉瑜 江铃锋
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和地方政府间GDP竞争在我国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路径上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并存在“黑箱效应”,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竞争是研究该问题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用Super-SBM模型测算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变系数模型分别对环保注意力和GDP竞争的复杂调节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在政府命令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中显著存在,公众参与型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只在短期表现为显著的负面影响,长期影响不显著。地方政府环保注意力和政府GDP竞争均在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过程中发挥复杂的调节作用,“黑箱效应”主要体现在二者调节作用与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直接影响存在方向性差异。此外,产业结构水平和市场开放水平均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郑酌基 尹玉平 肖远飞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一次制度创新赋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尝试,对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应用多期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DDD)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效驱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结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多项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保护政策与创新驱动政策存在协同作用,政府环保注意力越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用越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与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政策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加快高水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锋正 郭晓川
环境管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热议的主题。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地方政府,能否有效执行国家环境政策和激励辖区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直接关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环境治理效果。文章基于环境管制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使用我国30个省级地区2000—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治理在环境管制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影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治理与环境管制显著影响着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地方政府的综合治理质量与知识产权保护和对生产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水平,在环境管制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影响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这表明,面对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并举地方政府治理质量提升与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鲲 潘均柏 李北伟
以城市流理论中的创新流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分别对知识产权保护、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与区域创新流水平进行测度,同时,构建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和空间门槛模型,探究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约束下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和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在整体上对区域创新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扭曲区域创新流,呈现倒U型影响;(2)根据一般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结果,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会依次产生创新促进效应—创新抑制效应—量质齐升的约束效应,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流产生先促进—逐渐弱化—最后促进的影响效应;(3)根据空间门槛模型间接效应估计结果,当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注意力水平较高时,能够缓解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的空间极化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政府行为是环境治理的关键要素,是区域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2009—2020年数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文件构造环境注意力指数,沿着环境注意力—政府行为—低碳发展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考察了政府环境注意力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环境注意力提升可以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和低碳地区的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低碳发展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和高碳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区域低碳发展的赋能效果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境政策执行力来实现的。中央环保约谈亦会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但其实效性较短。结论为优化政府治理策略、提升区域低碳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则仁 刘志雄
以2015-2019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注意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不确定性有利于创新注意力、创新绩效提升,创新注意力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创新注意力的中介效应因环境不确定程度高低而存在差异,这一中介效应在高环境不确定情境下不再显著。此外,政府补助在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注意力关系中未发挥"杠杆作用"。该结论揭示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可为企业与政府提供相关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捷 杨立成
绿色技术创新是突破“经济-环境”压力的关键所在。政府行为能够有效弥补绿色技术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天然不足。为进一步探究政府政策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特征,以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2009-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资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发现,环境规制与政府研发资助均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更大;两者互补耦合更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庞明礼 梁靖柯
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如何变动?既有研究主要考察安全生产任务的注意力选择问题,对其注意力持续性过程关注较少。基于对T县案例的情境机制分析,文章揭示出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变动呈现“区间调适性波动”规律,且这是由安全生产的“保健型任务”属性决定的。具体而言,地方政府面对着多任务的综合情境,在注意力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为注意力设定上下基准:聚焦于强风险感知的离散情境,在注意力聚焦机制的作用下,促使注意力高位应激调适;置身于常规状态的离散情境,在注意力置换机制的作用下,促使注意力低位趋稳波动。因此,要在承认注意力变动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注意力分配的稳定性、强化注意力分配的有效性、减少对注意力分配的依赖性来弱化注意力波动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注意力 安全生产 保健型任务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建峰 郁培丽 石俊国
本文基于构建的一个由制造企业和专业回收处理企业构成的集成供应链模型分析三种方式下政府奖惩对绿色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奖惩影响机理角度研究三种方式下政府奖惩对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影响。研究发现:三种方式下政府奖惩均能有效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并提高环境绩效,但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研究一方面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系统分析环境规制政策的综合影响提供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本土制造业企业如何在绿色创新中实现“华丽转型”?——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多案例研究
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环境注意力配置与产学研合作赋能双重视角
网络嵌入、绿色动态能力与企业绿色创新——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注意力的调节作用
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能否驱动企业绿色转型
纵向府际关系视角下的政府生态治理态度与注意力配置
母公司创新注意力对子公司绩效的影响
创业团队的认知结构与创新注意力:基于TMS视角的多案例研究
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政府环境规制与公众参与的中介效应
数字产业集聚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创新要素与创新环境双重视角
绿色金融是否提高了地方政府对数字经济的注意力?——基于政策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