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5)
2023(12017)
2022(9842)
2021(8728)
2020(7317)
2019(16164)
2018(15612)
2017(29346)
2016(15775)
2015(17171)
2014(16369)
2013(15981)
2012(14624)
2011(12429)
2010(13275)
2009(12795)
2008(12716)
2007(11694)
2006(10361)
2005(9656)
作者
(42856)
(35574)
(35491)
(33449)
(22904)
(16655)
(15888)
(13638)
(13259)
(12862)
(12056)
(12046)
(11647)
(11058)
(11005)
(10611)
(10567)
(10211)
(10203)
(10190)
(8854)
(8700)
(8502)
(8180)
(8029)
(7946)
(7867)
(7697)
(7142)
(6894)
学科
(81570)
(77585)
企业(77585)
管理(71014)
(66771)
经济(66704)
业经(27832)
(27497)
方法(26885)
(21943)
(20587)
财务(20570)
技术(20551)
财务管理(20504)
企业财务(19448)
数学(17964)
数学方法(17837)
中国(17567)
(16568)
农业(16311)
(15598)
环境(14685)
(13963)
(13768)
理论(13634)
技术管理(13605)
企业经济(12564)
审计(12239)
地方(12163)
(12074)
机构
学院(221804)
大学(214429)
(95946)
管理(95167)
经济(94230)
理学(81269)
理学院(80623)
管理学(79845)
管理学院(79428)
研究(65540)
中国(55574)
(48869)
(45299)
财经(37553)
科学(36573)
(36095)
(34032)
(33256)
(31605)
中心(30916)
业大(29134)
商学(28089)
经济学(28053)
(27930)
商学院(27868)
北京(27803)
财经大学(27446)
研究所(27430)
农业(25766)
经济管理(25686)
基金
项目(141934)
科学(114970)
研究(108105)
基金(104034)
(88601)
国家(87785)
科学基金(78830)
社会(72088)
社会科(68663)
社会科学(68638)
(58117)
基金项目(55172)
自然(49024)
自然科(47903)
自然科学(47895)
教育(47456)
自然科学基金(47112)
(45699)
编号(42246)
资助(40447)
(36643)
(34801)
创新(33129)
成果(32791)
重点(31563)
(31170)
(30994)
国家社会(30250)
(30175)
课题(29020)
期刊
(112606)
经济(112606)
研究(66785)
中国(51579)
(44938)
管理(42313)
(31059)
科学(27185)
学报(25598)
技术(21699)
农业(21442)
大学(21024)
业经(20886)
(20459)
金融(20459)
学学(20063)
教育(19496)
财经(19059)
经济研究(17867)
(16526)
财会(14930)
会计(14744)
(14651)
技术经济(14163)
问题(14067)
科技(11956)
现代(11931)
商业(11235)
(10660)
经济管理(10640)
共检索到34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邦银  徐怀宁  李辛熠  
基于2005—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且该结论在克服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提升企业及政府层面的环境注意力强度与环境注意力持续性是政府环境审计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微观特征与政府宏观调控会影响政府环境审计提高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具体来看,当企业拥有较多环保背景高管、环境责任履行更积极时,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若政府干预较少且给予企业较多的补贴,则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国有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活动。此外,在政府环境审计的支持下,高质量的绿色创新能够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创造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毅   周积琨   丁煜  
本文以2006—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机制分析显示,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通过吸引外部绿色投资者和降低绿色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当高管团队管理能力较强以及高管团队中存在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时,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尹建华  双琦  
从高阶理论出发,结合注意力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围绕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效应及其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具备学术经历的CEO相比,具备学术经历的CEO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当CEO在学术经历中取得较高职称、具有工科背景、任职于高层次学术机构时,这种效应更加显著;公司所在地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儒家文化氛围能够增强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具有学术经历的CEO能够在企业绿色创新中发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作用,并通过提高环境注意力,促进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结论可为企业从高管选聘视角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江  龚新蜀  
节能提效是“双碳”目标下重点用能行业减碳的首要举措。以高耗能行业实施的能效“领跑者”制度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高耗能行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能效“领跑者”制度对“非领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考察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和企业高管环保经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能效“领跑者”制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和高管环保经历在其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能效“领跑者”制度对非国有性质、低融资约束、低媒体关注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同时,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国有性质、高融资约束、高媒体关注度企业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而高管环保经历仅在非国有企业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可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会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任相伟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等,探讨网络嵌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绿色动态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规制、管理者环境注意力的调节作用。运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绿色动态能力在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与绿色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规制、管理者环境注意力均正向调节绿色动态能力与绿色创新间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郑酌基  尹玉平  肖远飞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一次制度创新赋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尝试,对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应用多期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DDD)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效驱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该结论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多项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保护政策与创新驱动政策存在协同作用,政府环保注意力越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用越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中部地区与绿色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政策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加快高水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小虹  林宇豪  
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地方政府推进“双碳”目标的重点所在。通过搜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结合2005—2020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探讨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以及组织冗余和投资效率的在两者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的增加对企业绿色转型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企业过多的冗余资源抑制了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可以强化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转型的转换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污染属性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中,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证实了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企业绿色转型驱动效应的存在,以及企业层面异质性因素导致的效应也有所差异。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引导企业积极推进绿色转型,落实“双碳”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江淮  
在企业内部 ,要发现创新机会 ,就必须将当事人集中在惯例性活动上的“管理注意力”转变为集中在创新活动上的“企业家注意力”。层级制因是企业家注意力配置的结果而成为企业家职能发挥作用的手段。不同类型的层级组织有不同的创新模式。因此 ,通过特定的层级组织对企业成员的企业家注意力进行配置与再配置 ,可以有效地实现创新和创新模式的转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寰   黄辉   肖义   向昕  
绿色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对于破除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路径锁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0年中国1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运用产业结构层次指数、文本分析法与超效率SBM模型,表征并刻画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评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提升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增加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该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从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提升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上看,中、西部城市优于东部城市,再生型、成熟型城市优于衰退型和成长型城市,森林型城市优于油气型、钢铁型、有色金属型和煤炭型城市。(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增强通过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渠道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山  武可栋  韦庄禹  
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大数据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注意力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亟待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梳理城市注意力配置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其次,基于百度搜索指数构造城市注意力配置指标,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城市注意力配置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创新,研究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稳健;第二,注意力配置对民营企业、大规模企业、低市场化程度城市中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更强;第三,人才集聚和资本集聚是注意力配置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城市需要重视自身形象建设,积极提升自身的互联网注意力配置水平,抢占互联网注意力配置这种无形资源,积极发挥注意力配置对于人才集聚和资本集聚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以及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要提高城市互联网注意力配置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增强本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应变水平和适应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学梅  韩宇航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及绿色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和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本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元理论框架,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选择4家典型的制造业企业,深度剖析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演化过程“制度逻辑驱动→资源编排过程→绿色转型结果”的内在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过程可以划分为传统发展期、绿色转向期和绿色转型期3个时序区间,且不同阶段的主导逻辑、资源编排方式和绿色创新行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制度逻辑和资源编排过程衍生出4种差异化的绿色转型模式:“产业链绿色集成模式”、“供应链绿色整合模式”、“多重响应绿色蝶变模式”和“隐形冠军绿色追赶模式”;(3)不同绿色转型模式通过调整注意力配置对象和注意力聚焦方向,可以通过“长视引领绿色跃迁路径”、“价值重构绿色跃迁路径”和“双重预见绿色跃迁路径”实现更高程度的绿色转型。综上,在理论上,本研究丰富了注意力基础观在绿色创新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实践层面,研究结论为“双碳”目标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则仁  刘志雄  
以2015-2019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注意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不确定性有利于创新注意力、创新绩效提升,创新注意力在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创新注意力的中介效应因环境不确定程度高低而存在差异,这一中介效应在高环境不确定情境下不再显著。此外,政府补助在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注意力关系中未发挥"杠杆作用"。该结论揭示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可为企业与政府提供相关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孔海璞   邵云飞   黄丽芳  
随着专精特新培育工作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在获得认定后的发展方向受到广泛关注。选取一家典型专精特新“小巨人”进行案例研究,基于注意力配置理论,按照“关注—解释—行动”逻辑探究创业者如何通过合理配置自身注意力实现创业机会开发与利用,从而实现专精特新阶梯式跨越发展。结果发现,新创组织机会开发策略是创业者对技术、市场和竞争相关信息进行注意力配置的结果。具体而言,在初创期表现为技术主导的机会发现,在成长期表现为市场主导的机会创造,在成熟期表现为竞争主导的机会识别。这些不同机会认知能够决定新创组织后续机会开发行为。结论有助于全面理解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规律,为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质量提供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