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3)
2023(13833)
2022(12147)
2021(11224)
2020(9547)
2019(21624)
2018(21370)
2017(41401)
2016(22508)
2015(24931)
2014(24543)
2013(24218)
2012(22138)
2011(19878)
2010(19415)
2009(17774)
2008(17126)
2007(14855)
2006(12888)
2005(10956)
作者
(66676)
(55398)
(55007)
(52188)
(35069)
(26632)
(24737)
(21795)
(21108)
(19596)
(18762)
(18555)
(17367)
(17332)
(17045)
(16936)
(16833)
(16533)
(15966)
(15628)
(14032)
(13346)
(13197)
(12510)
(12347)
(12296)
(12211)
(12161)
(11160)
(11077)
学科
(85910)
经济(85811)
管理(68989)
(62003)
(51331)
企业(51331)
方法(42362)
数学(36801)
数学方法(36441)
(25097)
(23007)
中国(21140)
(20883)
业经(19434)
环境(17538)
地方(16774)
(16049)
贸易(16045)
农业(15650)
(15572)
(15173)
财务(15111)
财务管理(15085)
技术(14783)
企业财务(14373)
(14095)
(14071)
(13976)
理论(13963)
(11751)
机构
大学(321198)
学院(317766)
管理(129355)
(122918)
经济(120369)
理学(113735)
理学院(112483)
管理学(110579)
管理学院(110004)
研究(104038)
中国(74284)
科学(68457)
(67489)
(56970)
(55978)
业大(53127)
(52435)
研究所(48541)
中心(47451)
财经(45885)
农业(45256)
(43769)
(41926)
北京(41875)
(40443)
师范(39948)
(37606)
经济学(36825)
(35920)
财经大学(34450)
基金
项目(230476)
科学(180184)
基金(168572)
研究(161623)
(149578)
国家(148381)
科学基金(126866)
社会(102533)
社会科(97228)
社会科学(97201)
基金项目(90908)
(89457)
自然(85251)
自然科(83257)
自然科学(83233)
自然科学基金(81750)
(75942)
教育(72869)
资助(68577)
编号(64522)
重点(51191)
成果(50691)
(49972)
(47836)
(47804)
科研(44805)
创新(44645)
计划(43384)
课题(43160)
国家社会(42492)
期刊
(124427)
经济(124427)
研究(86123)
学报(59158)
中国(53070)
科学(50199)
(49952)
管理(43312)
大学(43020)
(41941)
学学(40751)
农业(34644)
教育(28824)
技术(23961)
财经(21587)
(21568)
金融(21568)
业经(20956)
经济研究(20804)
图书(19456)
(18323)
(17630)
科技(17041)
问题(16498)
理论(15871)
(15828)
业大(15516)
实践(14718)
(14718)
技术经济(14529)
共检索到43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郭娜娜  李剑培  
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匹配后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机制和效应。基准分析表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整体上能够显著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但不同类型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高收入群体和不健康群体,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主要通过降低城市的客观环境污染、降低居民感知的主观环境污染和增强居民对政府满意度来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政府和公众环境关注度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文为客观评估城市层面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居民主观福利效应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同时也为实现环境治理和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双赢”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叶秀  宁艳杰  
采用社区环境调查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方式,对北京市城区的45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15.6368±3.9625)良好。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社区环境因素。结果表明,"景观优美"、"邻里关系良好"等5个指标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社区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了居民对社区环境的需求,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来规划、建设和管理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亢楠楠  王尔大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幸福感却表现出了非同步性的变化轨迹,大量文献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但是,幸福感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城市年意外日照时长作为工具变量,本文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检验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幸福感的提升能够增加居民参与环境行为的概率。由此带来的环境关心水平的提高被看作是幸福感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主要机制。此外,收入水平的增加还能促进居民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部分环境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亢楠楠  王尔大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幸福感却表现出了非同步性的变化轨迹,大量文献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但是,幸福感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城市年意外日照时长作为工具变量,本文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检验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对居民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幸福感的提升能够增加居民参与环境行为的概率。由此带来的环境关心水平的提高被看作是幸福感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主要机制。此外,收入水平的增加还能促进居民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部分环境行为的发生。因此,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的的经济转型,可以看作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一漪  张骥  
本文利用cgss2015的调查数据和2015年全国的房价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房价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房价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住房面积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住房产权与居民幸福感显著相关,且拥有房产越多,居民的幸福感越高;房价上涨对有房产的居民来说,增加了资产价值,具有财富效应,但对于房价上涨预期强烈、住房改善需求大、所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的居民来说,仍然会降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红军  孙涛  张坤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以NO2和颗粒物浓度作为环境质量的代表,对环境质量和收入水平与居民幸福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按性别进行了分层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虽然有性别上的差异,但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即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居民的幸福感;(2)环境质量、收入水平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其中,环境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女性大于对男性,而收入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则相反,男性大于女性;(3)收入水平和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呈倒"U"型,拐点值是人均人年收入30万元,远远高于当年人均GDP。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党云晓  张文忠  余建辉  谌丽  湛东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自身生活的幸福程度。学术界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注虽然由来已久,但是鲜见从地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尤其是评价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本文以北京为例,基于大规模问卷调查,构建了个体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框架,分析了不同社会属性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度了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社会经济属性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明显;制度因素对个体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拥有本地户口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外地户口居民;工作时间和通勤时间的增加都能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迁居能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然而频繁迁居和更换工作却会降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新东  程翔宇  
文章在构建湖北居民主观幸福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调查数据,分析湖北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发现,社交关系、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等二级指标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工作压力、贫富差距、保障体系、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出行和政府效率等三级指标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冰涛   毛桂蓉   苏剑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增进人民幸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实证分析个体慈善捐赠行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慈善捐赠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且稳健的提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提升社会关联能力、提高社会地位以及增加积极情绪是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慈善捐赠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在高收入满意度人群、城镇人群、低学历人群、中年人群,以及北方和西部地区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当下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课题组  陈倩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总体评价、不同群体的幸福感差异以及各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结果表明:个体特异性因素、就业发展因子、家庭文体因子、公共服务因子、居住环境因子、生存环境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等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健  孟庆跃  Winnie Yip  王丽娜  曲江斌  贾莉英  孙强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国有9亿农民,农民感觉幸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文章采用昨日重现法,对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居民平均有12.79%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有27.00%的居民U指数大于0,均数为47.03%,说明平均有47.03%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不同特征人群的主观幸福感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调查县、文化程度、相对经济状况、失眠状况、心情抑郁和时间压力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城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在使用Ordered Probit等计量模型分析后发现,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显著。具体表现在:(1)财政透明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财政透明度与居民幸福感呈正U型关系;(2)财政支出分权、民生类支出显著促进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并且其交互项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抑制了两者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3)宏观税收负担率与居民幸福感呈倒U型的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城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在使用Ordered Probit等计量模型分析后发现,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显著。具体表现在:(1)财政透明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财政透明度与居民幸福感呈正U型关系;(2)财政支出分权、民生类支出显著促进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并且其交互项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抑制了两者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3)宏观税收负担率与居民幸福感呈倒U型的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春平  
通过对来自江苏1478个样本数据的逻辑回归发现,物质消费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对幸福的影响则不同,看电视、玩棋牌等休闲型文化消费不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阅读、旅游等发展型文化消费能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政府在不断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应大力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消费层次,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莎  
本文利用2013年CGSS调查数据,通过对国内外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综述研究,综合考量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主要是收入因素、宏观社会经济变量和个体特征变量,建立了多种模型,通过对全部数据、训练集、测试集等模型比较验证,并利用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得出随机森林在分类模型中对居民主观幸福感进行预测较为合理且准确。根据模型结果,文章从收入因素、收入差距、社会环境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