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5)
- 2023(19086)
- 2022(16437)
- 2021(15280)
- 2020(12885)
- 2019(29117)
- 2018(28667)
- 2017(55350)
- 2016(30914)
- 2015(34254)
- 2014(33994)
- 2013(33218)
- 2012(30910)
- 2011(27794)
- 2010(28045)
- 2009(25663)
- 2008(25445)
- 2007(22744)
- 2006(20250)
- 2005(17844)
- 学科
- 济(113931)
- 经济(113784)
- 管理(90432)
- 业(86517)
- 企(71522)
- 企业(71522)
- 方法(50236)
- 数学(42941)
- 数学方法(42367)
- 财(34561)
- 农(33961)
- 中国(32250)
- 学(28519)
- 业经(26311)
- 制(24726)
- 地方(23172)
- 农业(22579)
- 贸(21558)
- 贸易(21552)
- 务(21355)
- 财务(21269)
- 财务管理(21229)
- 易(20946)
- 理论(20291)
- 企业财务(20258)
- 银(19572)
- 银行(19486)
- 技术(18731)
- 行(18607)
- 融(18334)
- 机构
- 大学(437646)
- 学院(436198)
- 济(168871)
- 管理(166359)
- 经济(165105)
- 研究(152707)
- 理学(144002)
- 理学院(142295)
- 管理学(139660)
- 管理学院(138853)
- 中国(111597)
- 科学(98024)
- 京(93431)
- 农(82076)
- 财(80976)
- 所(79095)
- 研究所(72453)
- 业大(70451)
- 中心(67826)
- 江(65421)
- 农业(64798)
- 财经(64141)
- 北京(58594)
- 经(58395)
- 范(58015)
- 师范(57309)
- 院(55513)
- 州(52353)
- 经济学(50397)
- 财经大学(47728)
- 基金
- 项目(298939)
- 科学(232788)
- 基金(215301)
- 研究(212857)
- 家(191493)
- 国家(189882)
- 科学基金(160016)
- 社会(132519)
- 社会科(125358)
- 社会科学(125323)
- 省(117282)
- 基金项目(113520)
- 自然(106272)
- 自然科(103784)
- 自然科学(103751)
- 自然科学基金(101876)
- 划(100049)
- 教育(98256)
- 资助(88973)
- 编号(85664)
- 成果(71011)
- 重点(67942)
- 部(65445)
- 发(63360)
- 创(61894)
- 课题(60595)
- 创新(57855)
- 科研(57556)
- 计划(56188)
- 教育部(55137)
- 期刊
- 济(185134)
- 经济(185134)
- 研究(126721)
- 中国(85088)
- 学报(80122)
- 农(74838)
- 科学(70018)
- 财(61803)
- 管理(60366)
- 大学(59121)
- 学学(55986)
- 农业(50784)
- 教育(49749)
- 融(38882)
- 金融(38882)
- 技术(34740)
- 财经(31253)
- 业经(30539)
- 经济研究(29801)
- 经(26755)
- 业(26012)
- 问题(24187)
- 版(23100)
- 科技(21813)
- 业大(21326)
- 图书(21170)
- 技术经济(19598)
- 理论(19397)
- 现代(18994)
- 贸(18821)
共检索到639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维阳 孟泉
政府对集体性劳资纠纷的治理一直以来是劳动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东部同一地区的两起集体性劳资纠纷调处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梳理,从微观层面描绘了政府治理集体性劳资纠纷过程中进行策略选择所依循的逻辑,并进而分析了形构政府具体策略倾向与策略有效性的因素。政府在两起案件调处的策略选择上,依循于一种全方位、递进式的复杂逻辑,并在具体策略的选用上着重考量自身、工人、工会与企业四个主体的客观要素特征与行为逻辑特点,而这些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政府策略的有效性。此外,对利益个体性的关注与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的构建也成为政府策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政府为实现策略的有效性和劳资纠纷的平稳解决,应对这两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政府 集体性劳资纠纷 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戢太雷
群体性劳资纠纷作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被广泛重视。研究群体性劳资纠纷及其解决之道有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本文剖析了国内外群体性劳资纠纷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群体性劳资纠纷解决模型。
关键词:
群体性劳资纠纷 模式 共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建华 项君晨
近年来,上海市宝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为重点,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核心,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注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预防和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的四项机制:宣传沟通机制、预警预防机制、监管回访机制、应急联动机制,着力做好本区群体性劳资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3年来,共处理群体性劳资纠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卫迎春
分析韩国劳资纠纷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对我国引进外资,避免资金大量外流,稳定国内经济增长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劳资纠纷与韩国的DFI八十迁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是韩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期,与此同时,韩国工资迅速上涨,上涨幅度远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这主要是由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钱叶芳 周路
案情简介俞某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称2005年7月进入某餐饮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8年3月起任下属某一门店的店长,2014年7月,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现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公司则称:俞某作为门店的店长,具有退单的权限,即可以将顾客已经点的菜进行退单。公司经调查以后发现俞某利用该权限,一般选择在晚上9点半以后进入系统,将显示为顾客已买单的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青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员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企业人事管理面临着从粗放到精细与合法合规的挑战:既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人才竞争力,也要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规避劳资风险。笔者以A公司一起劳资纠纷胜诉为例,对企业人事管理如何有效规避劳资风险,员工如何依法维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规避劳资风险 和谐劳动关系 依法维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西凌
过去一向以稳定为特色的劳资关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出现了说不清是喜还是忧的新情况。劳资纠纷的增幅远远快于经济的增长。据劳动部劳动争议仲裁指导处的有关人士透露,1992年集体劳动争议案比1987年增长了5倍,涉及的职工人数增长6倍多,1993年有增无减。在我国最发达的经济特区深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叶磊 符建军
今年,江苏省泰兴市劳动监察大队大力推行"先谈后查、先软后硬"的"企业约谈"工作法。"企业约谈"是指在接收到投诉举报后,市劳动保障监察员主动与涉案单位进行联系,约见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劳资负责人,通过面对面交流向用人单位负责人了解案件情况、分析矛盾焦点、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出化解矛盾纠纷的建议并听取用人单位的陈述和申辩,最后达成劳资双方均能接受的协议。实现了便捷高效地成功钝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镓茵
企业的发展常常受到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又受到劳动法律的监督与制约,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的用工自主权,一直被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经营环境下劳动合同变更所引起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促进劳资协商达成,防范劳动关系风险,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的应对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宁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劳资纠纷发生的主体,而且劳资纠纷每年呈上升态势。2014年,各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155.9万件,同比上升4.1%。在我国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日益缜密的背景下,为什么劳资纠纷仍然在高位徘徊,甚至呈上升态势?面对国际产业深化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劳资纠纷,如何治理?这都是当下政府、专家学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新形态下我国中小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耀华 狄丹阳
劳资争议是社会矛盾中最为激烈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利用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钱业公会挂牌银拆利率和劳工统计微观数据,对银拆利率和劳资纠纷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银拆利率和劳资纠纷是显著负相关关系,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讨论发现,银拆利率实际发挥着市场交易的信号传递功能,当国内国际市场交易越繁荣时,银拆利率对于劳资纠纷的负向作用越大,银拆利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降低商品价格,减少劳资纠纷,同时银拆利率对于行业集中度较低和人均资本占有量较高的行业的资金敏感度更高,但不改变显著的负向关系。本文不仅丰富了利率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经验,也为当前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解决劳动争议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詹婧 李晓曼 杨涛
本文利用"中国雇主一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2012)"数据,采取多层线性模型和logit回归分析影响员工选择劳资纠纷消解渠道的因素。研究发现,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都有助于员工选择内部渠道解决劳资纠纷,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对员工选择劳资纠纷解决渠道的偏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下,职工代表由员工选举会有助于这项参与制度在内部消解劳资纠纷中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完善员工参与制度运行的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宏 戚晓雪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是一种强调外部情境"政治属性"的理论观点。本文依照"文化—制度"及"稳定—多变"维度,以宋村集体土地纠纷事件为案例,区分文化性与制度性政治机会,将稳定的与多变的政治机会分离,详细阐述了多元主体的博弈过程,重新梳理和整合相关变量,从而淡化不同国家间政治制度差异对抗争行为的决定性影响,结合我国现有制度的"政治性""稳定性"和"竞争性"特点,实现了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本土化改造,突出了权威性话语的转变、弱化的乡村治理结构、精英的突出表现等三个显性机会要素的影响权重;同时,借助事件链的形式对隐性机会空间中抗争双方围绕着"土地财政下的政府角色"这一隐性机会结构变量所进行的博弈过程进行了梳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泉 闫妍
政府如何治理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随着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试点经验在我国劳动关系政策产出和未来规划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同地区政府在具体治理策略选择和治理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立足G省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试点的已有经验,本文发现同一省内的四个试点地区政府的劳动关系治理策略选择各有不同,这不仅取决于政府治理策略符合政策的程度,以及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更取决于地方主责决策者的作用和社会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挖掘,本文分析了试点场景下,不同地方政府策略选择的决策机制,并进一步提出在场景化下对政府治理行为的考察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即为策略选择理论提供本土化的延伸,为我国试点经验对劳动政策的传播提供现实参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唐有财 符平
个体性与集体性抗争是农民工争取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两种基本形式。文章在描述农民工抗争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从工作环境、工厂管理体制和农民工内部关系3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抗争行为的组织和社会基础。结果发现,工作环境的恶劣和缺少工作保护是激发工人集体性抗争的重要原因;在工厂管理体制上,经常拖欠工资、车间冲突容易导致农民工的各种抗争;工厂的利益诉求机制畅通虽然对集体性抗争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有效地抑制个体性抗争;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紧密关系虽然对集体性抗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助于他们形成消极性抗争和个体性抗争的共识。文章最后指出,只有尊重农民工作为劳动者和人的基本权利,将"人本关怀"植入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农民工的各种抗争行为,并真正通过建构和谐生产关系来实现工厂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农民工 个体性抗争 集体性抗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