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6)
2023(3154)
2022(2688)
2021(2529)
2020(2214)
2019(4906)
2018(4412)
2017(9277)
2016(4937)
2015(5144)
2014(4908)
2013(4647)
2012(4379)
2011(3807)
2010(3884)
2009(3841)
2008(4094)
2007(3826)
2006(3401)
2005(3193)
作者
(12064)
(10061)
(9899)
(9687)
(6546)
(4707)
(4688)
(3703)
(3670)
(3523)
(3297)
(3284)
(3283)
(3236)
(3140)
(3042)
(2971)
(2967)
(2933)
(2589)
(2538)
(2380)
(2314)
(2301)
(2296)
(2273)
(2218)
(2014)
(1981)
(1967)
学科
(22276)
经济(22258)
管理(22092)
(18957)
(17568)
企业(17568)
(12520)
方法(10476)
数学(9376)
数学方法(9349)
(8113)
财务(8111)
财务管理(8096)
企业财务(7971)
(6577)
国家(6458)
(5672)
中国(4737)
(4680)
(4531)
技术(4236)
业经(4162)
财政(4148)
人事(4060)
人事管理(4060)
(4042)
金融(4042)
工作(4028)
体制(3985)
国家机关(3777)
机构
大学(72192)
学院(69777)
(33847)
经济(33346)
管理(30354)
理学(26518)
理学院(26346)
管理学(26163)
管理学院(26021)
研究(21020)
(20081)
中国(16355)
财经(15583)
(14280)
(13587)
财经大学(11786)
经济学(11517)
经济学院(10460)
中心(9379)
(9206)
(9146)
商学(9145)
商学院(9080)
科学(8935)
北京(8435)
研究所(7922)
(7595)
(7569)
金融(7420)
(7355)
基金
项目(44730)
科学(36927)
基金(35726)
研究(34148)
(29917)
国家(29692)
科学基金(26612)
社会(25029)
社会科(23826)
社会科学(23818)
基金项目(18554)
自然(15683)
教育(15404)
自然科(15332)
自然科学(15331)
(15187)
自然科学基金(15083)
资助(14445)
(12919)
编号(12614)
(11371)
国家社会(11240)
成果(11032)
教育部(10612)
人文(10331)
(10237)
重点(9660)
(9611)
(9435)
社科(9371)
期刊
(36528)
经济(36528)
研究(22484)
(18101)
管理(11373)
中国(10484)
财经(8800)
科学(8195)
(8185)
金融(8185)
学报(8012)
(7498)
大学(7209)
学学(6972)
经济研究(6348)
(5589)
问题(5066)
财会(4744)
(4681)
国际(4539)
技术(4292)
业经(4110)
会计(3828)
世界(3696)
技术经济(3645)
农业(3460)
教育(3326)
现代(3281)
经济管理(3215)
统计(3204)
共检索到102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德球  李思飞  
本文从投资机会和融资约束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认为地方政府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治理水平,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融资渠道,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以我国2005-2007年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会提高公司的资本投资规模;政府治理影响企业资本投资与投资机会的敏感度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政府治理对国有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随着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提高而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治理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章韬  李世林  苏慧  
财政分权制度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地方竞争。基于央地财政激励安排和地方治理约束条件,本文识别并估计了县域政府竞争水平和治理特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存在以下两种效果:第一,能够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增长;第二,地方政府倾向于为本地提供生产性公共品而非福利性公共品。由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上级政府在转移支付中应考虑扩大福利性公共品专项使用的比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德球  陈运森  
本文基于中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以2005年-2007年间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能够激励和监督管理者做出基于公司专有信息的投资决策,而不是盲目地模仿行业内其他公司的投资行为,降低行业和公司层面的投资同步性。如果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较高,公司利益被政府或其他官僚机构侵占概率会降低,这会提高公司从信息采集中获取的期望收益,降低公司投资同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对公司投资同步性的影响在终极产权不同性质的公司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对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政府治理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安   刘子硕   陈敏慧  
财政分权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不仅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而且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深刻影响。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9—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并深入探讨政府创新偏好在二者关系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在经济与环境的双重考核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二是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有创新偏好,政府创新偏好在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之间起中介作用和正向调节效应。三是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存在时间和区域异质性。一方面,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逐步由过去的促进效应转为阻碍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显著。为进一步发挥财政分权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对地方政府的多元政绩考核体系,持续优化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和完善地方政府有关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宝廷  初宜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琪  
地方政府面临多种激励,着重探讨公共品资本化的财政激励效应。由于教育资本化效应的存在,以土地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地方政府会增加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面板数据工具变量法分析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GDP"标尺竞争"之外,资本化效应也是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偏好的激励来源,并且能够矫正财政分权带来的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完善基于房地产价值的地方收入体系,合理发挥资本化效应的激励作用是公共财政框架下改革的可选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叶茜茜  
民间资本的投资行为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有不同的偏好,但这种投资偏好会呈现出一定的群体特征。当前温州民间资本投资偏好的形态主要包括进取型投资偏好、抱团投资偏好、高杠杆投资偏好和跨区域投资偏好。民间资本投资偏好内含的正面因子能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但其内含的负面因子会诱导民间资本进入投机性领域催生资产泡沫、导致产业结构代际锁定、加剧信用链的脆弱性,甚至诱发区域金融风波。因此,在遵循民间资本投资偏好的基础上引导民间资本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就要彻底打破制度障碍,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多层次资本市场夯实产业转型升级基础,创新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业务,建设金融特色小镇,引导民间资本回归聚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佑铭  
赶超型竞争下地方政府存在重投资轻消费的偏好。理论分析发现,在产业发展政策中的重工业偏好、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政策中的生产性支出偏好、在对厂商优惠扶持政策中的国有企业偏好、在税收结构优惠政策中的生产税优惠偏好等相关偏好,均是导致高投资低消费问题形成的原因。实证检验的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且十分稳健。要降低投资消费比,地方政府须要在扩大就业与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财政预算支出的重点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减少或取消鼓励国有企业盲目扩大投资的优惠扶持政策,适当提高生产税对GD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献金  孙会兵  邓桢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大安  
随着产业经济学越来越关注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准则,经济学家对以反垄断和规制为核心内容的产业政策的研究,曾在理论意识中潜在察觉到了政府产业规制的理性偏好。本文通过对涉及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制的相关文献的评判,在有限理性的框架内,通过模型分析了政府产业规制的理性偏好,认为政府理性偏好的形成过程,是信息、环境、经验、理论等变量决定政府认知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府理性程度的综合过程。文章在分析政府理性偏好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政府理性偏好之于产业规制的实践进行了理论解说。本文的主旨在于提出政府产业规制存在着理性偏好的思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法  唐海燕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存在着明显的强烈需求偏好。中国之所以也对FDI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偏好,政府因素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谊英  
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偏好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建立一个由制度环境、政绩考核体制以及约束机制共同构成的解释分析框架。认为非正式财权偏好是地方政府为了突破预算限制,凭借公权力在其管辖范围内自主获取和支配公共财政体制外资金的行为。它是地方政府受制于财力不足现状,在面临行政主导的财政分权制度环境以及"唯GDP主义"的错误政绩观和预算软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下的必然选择。要真正化解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偏好带来的不良影响,应从其形成根源出发,从法律层面优化调整财政分权制度环境,改革有关激励和约束机制并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从根本上构建解决地方政府非正式财权偏好问题的长效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柳芳  孙鹏阁  郑国洪  曾军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预算是财政管理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预算能力。我国预算管理中的预算软约束、预算松弛导致了预算绩效低下,表现为预算能力较弱,不利于保障预算对落实财政政策的支撑。审计监督是预算监督体系中重要的监督方式,强化政府审计功能是增强监督合力、提升预算绩效、培育预算能力、实现善治国家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2009~2016年省级地方政府数据,验证政府审计在纠正预算偏差对地方政府治理效率消极影响中的作用。研究结论证明了我国预算审计监督制度的有效性,为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强化支出预算监督提供初步的证据支撑,并为进一步完善国家预算制度、强化预决算审计与绩效审计、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华  侯晓轩  张新鑫  
本文在综合考虑社会资本风险偏好和公平偏好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风险偏好和公平偏好影响下PPP项目政府补偿机制的最优设计。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最优投资水平随风险规避度的增高而降低,随公平偏好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政府补偿机制的最优设计应是在考虑单期风险及公平溢价成本的基础上,估计单期期望运营收益的高低,进而协调年建设成本补偿及运营期补偿系数两者的相对关系,设计最优的年建设成本补偿和运营期补偿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孖祎   韩冬日   李拓晨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地区政府创新偏好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构建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创新偏好影响绿色创新的复杂非线性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是非线性的,不仅存在以政府创新偏好自身为门槛的单门槛效应,也存在显著的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U”型阈值效应;当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门槛变量时,政府创新偏好在跨越一重门槛值后,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向发生结构突变,作用效果由微弱的负向抑制转变为正向促进,并且在更高的门限区间中其影响系数进一步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