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2)
2023(5684)
2022(4837)
2021(4289)
2020(3648)
2019(7977)
2018(7957)
2017(15339)
2016(7978)
2015(8928)
2014(8947)
2013(8684)
2012(8472)
2011(7864)
2010(8235)
2009(7728)
2008(7405)
2007(7087)
2006(6610)
2005(5875)
作者
(23031)
(19394)
(19071)
(18457)
(12366)
(8954)
(8825)
(7469)
(7329)
(7008)
(6780)
(6288)
(6288)
(6105)
(5988)
(5896)
(5699)
(5583)
(5561)
(5223)
(4924)
(4600)
(4594)
(4498)
(4481)
(4377)
(4072)
(4003)
(3904)
(3824)
学科
(59329)
经济(59187)
管理(24587)
方法(18550)
(18157)
地方(15912)
(15318)
企业(15318)
数学(14596)
数学方法(14420)
地方经济(12187)
中国(11744)
业经(11174)
(10689)
(10051)
(9938)
(8527)
理论(7953)
(7172)
经济学(7010)
农业(6981)
(6837)
环境(6729)
国家(6532)
(5996)
财政(5872)
(5682)
金融(5678)
产业(5605)
(5602)
机构
大学(123489)
学院(123116)
(62776)
经济(61680)
管理(46115)
研究(44880)
理学(39386)
理学院(38939)
管理学(38306)
管理学院(38047)
中国(33023)
(29028)
(25334)
科学(24059)
财经(22407)
(22248)
经济学(21242)
(20222)
研究所(19720)
中心(19583)
经济学院(18709)
(18373)
财经大学(16333)
北京(16208)
(15554)
(15484)
师范(15463)
(14649)
(14396)
社会(14071)
基金
项目(75168)
科学(59909)
研究(56778)
基金(55726)
(47045)
国家(46640)
社会(41115)
科学基金(40547)
社会科(37909)
社会科学(37894)
基金项目(28582)
(28320)
教育(25187)
资助(23250)
自然(23158)
(22878)
自然科(22644)
自然科学(22640)
自然科学基金(22221)
编号(21927)
成果(18933)
国家社会(17344)
(17084)
(16802)
重点(16558)
教育部(15349)
课题(15129)
人文(15105)
(14574)
(14543)
期刊
(79402)
经济(79402)
研究(42165)
中国(24516)
(23552)
管理(18929)
学报(15545)
科学(15533)
经济研究(14096)
(14056)
大学(12778)
财经(12710)
学学(12177)
技术(11545)
(11141)
教育(10014)
(9912)
金融(9912)
问题(9667)
业经(9501)
农业(9228)
统计(8350)
技术经济(8219)
世界(7160)
(6972)
(6554)
决策(6483)
经济管理(6274)
经济问题(6247)
改革(5880)
共检索到196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社会经济的自发调控与政府自觉调控王询一、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为使社会经济稳定高效地运行,充分的社会经济活力与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两者不可或缺。首先,归根到底,经济发展、现代化的实现是通过人们经济行动的扩张实现的,包括原有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与经济行动领域的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林  
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稳定而又强大的政府是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在维持市场秩序、提供公共物品、进行收入再分配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积极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峻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从理论界到实际部门,都在关心如何闯过“价格改革关”,价格工作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焦点。1992年后,随着大部分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闫大卫  
尽管一些文献在对中俄经济转轨的比较研究中,已经发现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能力的差异使两者经济绩效明显不同,但是,已有的文献并没有真正揭示出政府控制对于经济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到底是什么。转型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是整个社会秩序与社会财产权制度的重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完全有责任通过沿袭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社会的控制力在这样的重建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政府控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其效率意义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衍电  
政府采购被称为“阳光工程”,原因是它公平、公正、公开,它意味着无私。然而,如何使政府采购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公共性支出规模和水平,强化预算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切实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我认为,应从正确履行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者和社会商品消费者双重职能的要求出发,科学地界定政府采购的管理范围和采购对象,合理设计采购方式和操作程序,正确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和原则,并早日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严谨规范的政府采购工作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淑琳  王贤彬  黄亮雄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引领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实践。利用2004—2018年274个地级市的数据,系统地考察了目标偏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目标偏移显著地抑制了经济增长,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偏移通过降低投资和减缓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速进而抑制了实际经济增长。在中国情境下,实物期权和金融摩擦两种理论可有效解释目标偏移对投资的不利影响,从而间接证实目标偏移之所以会抑制经济增长是因为其引发了市场主体的不确定性预期。拓展性研究结果显示,目标偏移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在目标下偏、经济下行以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社会经济统计学来源于社会经济统计的实际活动。我们研究社会经济统计学,应当从研究社会经济统计活动入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雪亚  康璞  
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大大推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在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素珍  
要加强移动支付产业链各方的安全合作,统一安全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实现风险的联防联控近年来,随着手机的高频使用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生活的标配,成为流量入口和信息集合地,对生活服务、金融以及关联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其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移动支付正在全面改变着社会生活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变革起源于人们思维、行为和习惯的变化。CNN的记者在北京体验"无现金生活",一天时间内只靠一部手机就完成了日常的各种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卫国  
开埠后,随着上海等地区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展开,各种社会组织因缘而起,不断进化。其中经济群体是沪地非政府组织的主干,在近代政府管理相对疏略和法律法规不甚健全的条件下,发挥和执行着民间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和社会控制的功用。本文以上海城市为中心分别论述了近代会馆公所、同业公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经济社会协调职能及其运作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恒运,管清生,唐华仓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社会经济分析中的应用马恒运,管清生,唐华仓一、抽样试验框的设计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社会经济上的应用就其本质来讲,是如何整理和布置资料来满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的要求。主要问题是抽样试验框的设计。抽样框的主要内容包括:选取某一社会经济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太杰,李汉铃  
本文简略描述协同科学及其理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追溯国外协同科学理论的思辩轨迹,展示了协同科学理论的研究空间;通过对外国协同科学理论基本内涵的分析与探究,综合评述了其协同思维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向;旨在借鉴国外协同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并为笔者创新研究“广义社会发展系统协同理论”提供科学的立论依据,也试图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界拓宽社会发展管理研究领域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Graham Brookes  Peter Barfoot  张伟  
本文概述了作物生物技术对全球农业产生的经济和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农场水平上生物技术的应用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净经济收益,2012年总计达到188亿美元,从1996年到2012年的17年间共计达到1 166亿美元,这些经济收益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农民的经济收入增长各贡献了大约50%。转基因技术也对全球四大农作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自从1990年中期采用这种技术之后,大豆和玉米的世界产量分别增加了1.22亿t和2.3亿t。在关键的环境影响因素方面,这种技术的应用减少了5.03亿kg杀虫剂的用量(降低了8.8%),将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对环境的影响(基于环境影响指数EIQ衡量)降低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