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8)
2023(4043)
2022(3255)
2021(3104)
2020(2320)
2019(5188)
2018(4855)
2017(9148)
2016(4922)
2015(5137)
2014(4685)
2013(4124)
2012(3680)
2011(3134)
2010(2989)
2009(2558)
2008(2222)
2007(2074)
2006(1699)
2005(1411)
作者
(10821)
(9092)
(8855)
(8804)
(5746)
(4078)
(4066)
(3546)
(3352)
(3113)
(3037)
(3036)
(2714)
(2706)
(2671)
(2645)
(2640)
(2637)
(2576)
(2512)
(2162)
(2134)
(2072)
(2062)
(2046)
(2004)
(1940)
(1879)
(1833)
(1805)
学科
(17474)
经济(17463)
管理(14021)
(9905)
(7170)
企业(7170)
方法(6890)
(6664)
数学(6162)
数学方法(6106)
(6104)
国家(5943)
(5887)
中国(5798)
业经(5044)
农业(4262)
财政(4167)
地方(4115)
工作(3727)
(3544)
国家机关(3409)
机关(3409)
(3274)
(3196)
产业(3172)
技术(3048)
人事(2933)
人事管理(2933)
信息(2909)
环境(2792)
机构
学院(58208)
大学(57533)
(24838)
经济(24409)
管理(22743)
理学(19827)
理学院(19664)
管理学(19421)
管理学院(19303)
研究(18407)
中国(13959)
(13489)
(11453)
财经(10364)
科学(10067)
(9608)
中心(9193)
经济学(8570)
(8068)
(8047)
经济学院(7900)
财经大学(7750)
(7308)
师范(7261)
研究所(7239)
(7113)
业大(6878)
北京(6871)
(6870)
(6482)
基金
项目(43050)
研究(35083)
科学(34486)
基金(31313)
(26576)
国家(26348)
社会(23436)
科学基金(22782)
社会科(22324)
社会科学(22319)
(16488)
基金项目(16269)
教育(15402)
编号(14920)
(13690)
成果(12301)
自然(12204)
自然科(11936)
自然科学(11936)
自然科学基金(11677)
资助(11483)
国家社会(10427)
(10095)
项目编号(9786)
课题(9722)
重点(9645)
(9618)
(9604)
(9600)
创新(8972)
期刊
(26299)
经济(26299)
研究(17067)
(10798)
中国(10468)
学报(7535)
管理(7356)
(6865)
科学(6679)
教育(6437)
大学(6369)
学学(5933)
财经(5058)
经济研究(4761)
农业(4744)
(4677)
金融(4677)
业经(4664)
技术(4414)
(4406)
图书(3848)
问题(3587)
理论(2996)
(2799)
情报(2771)
科技(2682)
实践(2678)
(2678)
(2568)
书馆(2564)
共检索到82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真平  彭箫剑  
政府数据采集是政府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的逻辑起点,也是政府数据价值实现和风险管控的重要场域。实践中政府数据的使用处理、开放共享等价值增值环节较受重视,对采集端行为的关注和规范常被忽视。全面检视我国政府数据采集运行现状,主要存在对"有权采集"的误读、对程序规则的轻慢、比例原则的失洽及监管制度的缺位等问题。未来,公共机构应该对采集功能进行再识别和再定位,以实现采集中的多元利益平衡;从主体、程序、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入手,建构政府数据采集的法律规则体系;通过内部自我纠错、主管部门监管和相对方救济,完善政府数据采集的监管与救济机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森  宣頔  
作为"第五生产要素"的数据在建设数字政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数据安全法》也设专章对政务数据开放进行了规定,但从政务数据开放的实践来看,"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问题严重,政务数据权属模糊、开放准备度不足、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缺乏、开放到利用的转化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务数据的深度开放和利用。从行政法学的角度研究政务数据开放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基础,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政务数据开放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可进一步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制度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政务数据开放制度的完善应当在法治轨道上从数据开放的规范供给、主体责任、监管治理以及安全保护等方面科学、有序地推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当今时代虽日益倡导转变政府职能,但津杭两市汽车限牌令的骤然颁行却揭示了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间关系的现实难题。政府经济决策时应注意维护公信力及其对市场调控能力的重要作用,铭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信用为核心,市场主体的立法参与权和信赖利益应当受到保护。平衡各方利益、器重责权利效、践行民主听证、留存颁行间隔,无疑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开银  胡志勇  
现有国内研究政府会计路径的文献大都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笔者选用政府会计权变模型分析中国政府会计演化路径与法治性问题,将新中国政府会计演化分为"簿记式会计"、"预算会计"、"预算会计"修订、"政府会计"四个阶段,分析中国政府会计演化路径一直以来的"弱法治性"原因,解析法治对政府会计演化路径的影响,提出关于提高中国政府会计演化路径法治性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尧清   李彦如  
[目的/意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探讨政府数据不当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数据价值,为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运用元分析对政府数据不当使用行为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提取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效应、确定条件变量;在确定条件变量的基础上,基于典型案例运用fsQCA探讨各影响因素的组态路径。[结果/结论]政府数据不当使用行为的9个影响因素之间形成8条影响路径,并呈现三种组合效用类型,分别为“多要素复合驱动型”“技术主导型”“内外双重加持型”。其影响效应是:政府数据不当使用行为的发生与核心条件不存在必然联系;技术发展水平在政府数据不当使用行为的发生机制里发挥重要作用;外部社会影响的复杂性和内部数据质量的多面性使得多因素之间形成不同的作用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红举  单飞跃  
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衔接的前提是预算资金的公用性而非专用性;统筹衔接的目的是确立而非取消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专款专用功能;统筹衔接的功效是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资金衔接机制,而非简单的统筹使用与维系课征。统筹衔接的法治化路径应立足于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功能定位,厘清预算资金与其他财政资金的边界,并以此审视和调整现行的统筹衔接措施,通过取消、整合、税收立法或者提升课征依据、建立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制度等措施,构建起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朝兵  程申  
[目的/意义]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数据开放监管实践做法与经验,旨在为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监管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选取美英澳新四国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典型案例分析法对其政府数据开放监管政策及实践进行深入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美英澳新的政府数据开放监管不仅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协调合理的监管组织架构,而且设置了清晰明确的监管目标与内容框架,以及集监管责任确立、数据生命周期监管、多元主体协同监管和监管效果评议于一体的综合监管机制。这对我国的政府数据开放监管本土路径启示有4个方面:加快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整合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打造多元协同监管格局;强化评估问责机制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  鲜祖德  董倩  姜澍  
近几年,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无所不在",由此而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互联网大数据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学科、一套新学说以及一种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本文以互联网大数据为背景,结合政府统计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互联网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路径,并以互联网搜索数据在房价统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互联网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应用中的展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漆威  黄恒君  
大数据为政府统计生产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政府统计应用视角,对大数据在政府统计生产中的可用性进行分析。首先,从大数据生产流程和产业链视角评价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角色定位;其次,从统计生产的技术视角探讨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开发应用中的特点;最后,给出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开发应用路径建议:以传统统计工作流程为主,将大数据源融入其中,注重大数据产品的可比性,注重大数据源的累积与开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建平  张年洁  周丽霞  
政府开放数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各区域政府需要解决的重要政务问题之一。在政府开放数据过程中,如何保证数据被最大程度地利用,其路径选择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文章介绍短信业务应用到政府开放数据的优势和国外政府短信平台,说明开放数据过程中应该建立政府短信平台,对我国政府开放数据建立短信平台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并提出建设方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芳东  
应用大数据是未来政府统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系统梳理当前政府统计应用大数据的基本类型,研究探索大数据统计应用实践和基本方法思路,剖析大数据统计应用面临的困难和瓶颈,提出推进大数据与政府统计工作融合的路径。大数据的统计应用既有数据获取和质量上的困难,也有技术和方法上的瓶颈。研究认为,大数据与政府统计工作融合预期将经历三个渐进的变化阶段:从短期看,传统统计调查仍是政府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而大数据逐渐成为政府统计的重要补充来源;从中期看,在政府统计信息系统中,大数据的影响逐渐上升,而传统调查的影响有所减弱;从长期看,大数据源将部分(而不是全部)替代传统调查数据,最终实现大数据和传统调查数据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目标。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朝兵  郝文强  
[目的/意义]系统考察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力场”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推进路径,旨在加快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进程。[研究设计/方法]借鉴勒温的力场理论,构建政府数据开放力场模型,把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力场划分为压力场、动力场和阻力场。[结论/发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压力主要源于国际数据开放浪潮、中央政府要求、多主体数据需求和公民权利诉求,动力主要是政府数据开放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价值,阻力主要由政府层面、安全层面、公民层面、制度层面和技术平台层面的诸多具体因素构成。遵循破除阻力、增强动力、变压力为动力的基本思路,同时采取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举措,作为推进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路径选择。[创新/价值]构建的政府数据开放力场模型具有理论探索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智慧  
基于大数据预测的基本原理,以"审计行为"为切入点进行政府审计质量控制现实可行。政府审计人员的行为预测遵循大数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输入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输出预测结果;通过行为前控制阶段的横向预测、行为中控制阶段的纵向预测和实时预测,政府审计部门可以在审计行为发生前或发生时对政府审计人员可能发生的行为进行预测;根据上述行为预测的结果,利用上提模型确定对政府审计人员最有效的行为控制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国常  胡枫  
为实现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中对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的构建,文章对大数据推动政府审计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挖掘当前政府审计运用大数据的主要障碍,同时得出大数据助推政府审计全覆盖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以流程图的形式,将政府审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具体步骤进行了细化,拟实现大数据对政府审计全覆盖路径的改进与优化,通过大数据技术有效推动与完善政府审计全覆盖的实施。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刘畅  孟卫东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数据的使用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日益凸显,政府数据开放的意义重大,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创新发展、提升民生服务惠普性、促进数据文化形成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途径。然而目前为止,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统一的全国性战略规划和政策环境尚未形成、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跨部门协作困难以及数据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等问题凸显,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进程。因此,我国应当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统筹规划数据开放的平台建设、构建统一协调的政府数据开放组织架构以及营造包容开放的数据文化氛围,从而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