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7)
2023(13329)
2022(11172)
2021(10340)
2020(8785)
2019(19746)
2018(19205)
2017(37943)
2016(20220)
2015(21912)
2014(21424)
2013(21061)
2012(19475)
2011(17289)
2010(17713)
2009(16825)
2008(17001)
2007(15646)
2006(13853)
2005(12575)
作者
(52924)
(44243)
(43790)
(41904)
(28350)
(20620)
(19819)
(16799)
(16576)
(16063)
(14981)
(14836)
(14214)
(13872)
(13800)
(13408)
(13030)
(12684)
(12658)
(12649)
(10839)
(10741)
(10644)
(10222)
(9910)
(9871)
(9694)
(9678)
(8739)
(8651)
学科
(89838)
(89537)
经济(89406)
(80851)
企业(80851)
管理(80084)
方法(41150)
数学(32743)
(32510)
数学方法(32477)
(29405)
业经(29371)
中国(22391)
(21784)
财务(21762)
财务管理(21729)
(20971)
技术(20920)
企业财务(20692)
农业(20457)
(18281)
(15873)
(15622)
贸易(15611)
(15336)
地方(15290)
(15186)
理论(14991)
(14953)
技术管理(14018)
机构
学院(286164)
大学(282103)
(129247)
经济(127017)
管理(122681)
理学(105547)
理学院(104687)
管理学(103654)
管理学院(103072)
研究(86163)
中国(71321)
(65859)
(56835)
财经(50856)
(46247)
科学(44775)
(44204)
中心(41300)
(39999)
经济学(39700)
(39272)
财经大学(37368)
经济学院(35957)
北京(35405)
研究所(35070)
商学(34860)
业大(34659)
商学院(34529)
(34498)
经济管理(32332)
基金
项目(182408)
科学(148517)
研究(141970)
基金(136291)
(114249)
国家(113203)
科学基金(101236)
社会(95464)
社会科(90792)
社会科学(90774)
基金项目(71264)
(70445)
教育(63913)
自然(61348)
自然科(60021)
自然科学(60012)
自然科学基金(59059)
(57449)
编号(56900)
资助(54659)
成果(46783)
(43794)
(42225)
国家社会(40001)
创新(39950)
重点(39712)
(39488)
(39104)
(38236)
课题(38206)
期刊
(146968)
经济(146968)
研究(88574)
中国(55096)
(54645)
管理(51252)
(37223)
科学(33612)
(32220)
金融(32220)
学报(30452)
财经(26451)
大学(26039)
业经(25746)
教育(25730)
技术(25712)
农业(25183)
学学(24518)
经济研究(23446)
(22723)
问题(19026)
技术经济(17120)
(15598)
(15328)
现代(14819)
商业(14392)
财会(14285)
世界(14049)
(13680)
统计(13388)
共检索到434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晔婷   李正彪   何思源  
政府在数据治理过程中扮演着立法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加强数据治理,激活数据要潜能,已成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抢占发展制高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要素。探究政府数据治理如何促进创业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深度学习(DL)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构建2011—2021年的政府数据治理综合指标,实证检验政府数据治理影响创业活跃度的总体效应、间接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政府数据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创业活跃度,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政府数据治理通过推动要素市场发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个作用机制间接对创业活跃度产生积极影响。第三,政府数据治理对创业活跃度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特征,在2016年以后、资本配置效率高的地区中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政府治理的研究视角,并为释放数据红利、分析“数据促创”的实现路径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晓宇   储德银  
本文以“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人才集聚为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拓展了新的动能空间。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因地理区位、城市等级、企业规模和行业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政策对中西部城市、普通地级市、中小微企业、服务业的创业激励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并为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政策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彬   王志伟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区域创新创业活动注入了强劲动能。本文使用2006—2021年我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立足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维度,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双试点”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表明:“双试点”政策对提升创业活跃度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且效应存在波动递增的趋势。“双试点”政策的赋能效果强于单一试点城市。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均在“双试点”政策激发创业活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调控器”的功能,且两者结合能产生更好的强化效果。“双试点”政策联动赋能效果在内外双向视角下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非资源型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更高的城市中,这种联动效应更明显。本文研究为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助力数字经济政策激发创业活力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支宇鹏  卢潇潇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是促进数据资源整合与运用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吸引资本等要素聚集,为城市创业发展提供新的助力。采用2009—2019年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中部地区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对三类城市的创业促进效应高于一二类城市,对一般地级市的促进作用高于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从资源配置和营商环境两个角度检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内在机制后发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可以通过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和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来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且这种作用机制在不同经济地带和城市中存在异质性。为进一步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应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程,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产业组织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借鉴东部地区在大数据运用领域的先进经验,推进数据要素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价值;加快政府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开放水平,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营商环境水平;推进大数据资源的深度应用,促进数据资源与产业的融合,吸引资本等生产要素聚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林凤   刘杨   杨亦民  
科技金融是推动农业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运用2005—2021年全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农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农业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可借助增强农业信贷支持、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促进农业人才集聚激发农业创业活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农业创业活跃度的促进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城市、高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地区、非粮食主产区更为显著。拓展分析发现:科技金融试点政策对农业创新的质与量都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侧面佐证了本文结论。本文研究结论为科技金融与农业创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如忠   陈宇  
财政科技投入对于地方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地区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7—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科技投入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的效果更为显著;财政科技投入对服务业创业活跃度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前期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制造业的创业活跃度未产生显著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主要是通过创新效应,引致投资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作用于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将地方政府竞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后发现,在地方政府财政策略互动行为的作用下,财政科技投入促进创业的效果得到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如忠   陈宇  
财政科技投入对于地方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地区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7—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科技投入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财政科技投入的效果更为显著;财政科技投入对服务业创业活跃度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前期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制造业的创业活跃度未产生显著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财政科技投入主要是通过创新效应,引致投资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作用于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将地方政府竞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后发现,在地方政府财政策略互动行为的作用下,财政科技投入促进创业的效果得到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欣   杨亚丽  
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交通纽带和空间载体,不仅提高了开通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也加速了所在区域的要素资源流动,为城市创业活动注入新的动能。本文利用2004—2019年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班列显著促进了开通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制在于,中欧班列通过贸易开放效应丰富了创业机会并通过金融发展效应缓解了创业融资约束,从而使开通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提升。本文补充了中欧班列在城市创业层面经济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加速将中欧班列带来的机遇优势转化为当地的经济优势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卿文  达潭枫  杜笑妍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随着科技在金融领域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过程、渠道、作用机制、异质性以及空间效应等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创业活跃度在其中起到渠道作用,同时,这一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效应。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创业活跃度可以从富裕度、共同度、生活保障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升共同富裕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文瀚   齐荻  
“双碳”目标的确立对我国经济社会原有运行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地方政府推进低碳目标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受到了较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创业积极性是否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被抑制?文章通过低碳试点城市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该问题。研究表明: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异质性检验发现,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效应在行政级别高、地理区位优越、市场地位领先、工业产值占比大和互联网发达的城市中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文平  李新春  陈强远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流动人口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各地区之间呈现出来的差异化发展水平和创业活跃程度。流动人口聚集是如何影响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异质性社会个体与企业家创业的职业选择假设引入到垂直联系的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 with vertical linkage,FEVL)中,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2014年全国5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较大的市场规模、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与较低的中间投入品价格是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特别是创业型个体的重要动因,并进而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而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D&K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流动人口比例会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城市流动人口规模越大,创业活跃度越高。本研究从流动人口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地区之间创业活跃度的差异之谜,同时也拓展了创业研究的经济地理和制度的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东   黄徐亮   郭靖  
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会显著抑制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及其与财政纵向失衡的交互作用会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资本要素集聚、市场区域、公共服务是主要作用路径;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实际创业活跃度高于前沿水平4.503%,且从时间趋势上看净效应仍有增长空间;财政纵向失衡和地方政府横向竞争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东部区域、一二线城市相对较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东亚  
作为制度改革的“试验田”,自贸区建设为城市发展“赋能聚力”和“加挡提速”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基于创业活跃度的视角,以2009-2022年中国287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创业活跃度的视角,选取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检验了自贸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自贸区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平均作用力度达到25.18%。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这一政策效应在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表现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业活跃度是自贸区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为激活自贸区建设的创业效应,探寻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惠春  袁俊丽  高仁杰  杨军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创业活跃度,鼓励大众创业对促增收保民生以及扩大内需意义重大。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2016年三期的数据,采用Tobit和加入工具变量的IV-Tobit模型分析了社区非正规借贷对社区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并利用家庭微观数据,检验了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社区非正规借贷显著地提高了社区创业活跃度。考虑内生性问题、换用解释变量度量方式、改变模型设定以及替换被解释变量的代理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均不改变本文的主要结论。(2)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区非正规借贷通过两条路径提升了社区创业活跃度:一是提升社区家庭非正规渠道创业资金可得性;二是增强社区家庭社会网络。(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社区非正规借贷对正规借贷发生率较低的社区、经济发达的城镇社区、东部地区以及社会网络欠发达社区创业活跃度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通  陈颖  李强  
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因而产业结构升级备受关注。然而,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会对不同产业产生差异性影响。为此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9年创业活跃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业活跃度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活跃度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区位来看,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