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2)
- 2023(9298)
- 2022(7833)
- 2021(6926)
- 2020(5791)
- 2019(13260)
- 2018(12896)
- 2017(25089)
- 2016(13006)
- 2015(14319)
- 2014(14054)
- 2013(13947)
- 2012(13314)
- 2011(12189)
- 2010(12322)
- 2009(11614)
- 2008(11220)
- 2007(9969)
- 2006(8960)
- 2005(8200)
- 学科
- 济(87496)
- 经济(87421)
- 管理(40530)
- 方法(35839)
- 业(35370)
- 数学(32121)
- 数学方法(31986)
- 企(28013)
- 企业(28013)
- 地方(18839)
- 财(18663)
- 中国(17666)
- 农(15264)
- 业经(14910)
- 地方经济(13228)
- 学(12612)
- 融(11224)
- 金融(11224)
- 贸(11214)
- 贸易(11209)
- 农业(11182)
- 制(11110)
- 易(10764)
- 环境(10158)
- 银(9653)
- 银行(9648)
- 务(9405)
- 财务(9399)
- 财务管理(9376)
- 产业(9297)
- 机构
- 大学(199949)
- 学院(196239)
- 济(104352)
- 经济(102844)
- 管理(78112)
- 理学(68073)
- 理学院(67472)
- 管理学(66766)
- 研究(66653)
- 管理学院(66387)
- 中国(50846)
- 财(48466)
- 京(39510)
- 财经(38771)
- 经济学(36470)
- 经(35549)
- 科学(33286)
- 经济学院(32933)
- 所(31275)
- 中心(30103)
- 财经大学(29119)
- 研究所(27829)
- 江(27534)
- 北京(24673)
- 院(23552)
- 商学(22943)
- 范(22749)
- 商学院(22713)
- 农(22692)
- 师范(22611)
- 基金
- 项目(127269)
- 科学(103578)
- 基金(98188)
- 研究(95880)
- 家(83138)
- 国家(82541)
- 科学基金(72864)
- 社会(68567)
- 社会科(65474)
- 社会科学(65464)
- 基金项目(50828)
- 省(45587)
- 教育(43076)
- 自然(42612)
- 自然科(41730)
- 自然科学(41724)
- 自然科学基金(41031)
- 资助(40479)
- 划(38087)
- 编号(36064)
- 国家社会(30818)
- 部(30579)
- 成果(29842)
- 重点(28216)
- 发(27911)
- 教育部(27895)
- 人文(27135)
- 创(26290)
- 制(25232)
- 大学(25178)
共检索到294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裴馨 高远东
在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厘清政府数据开放的经济价值创造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政府数据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政府数据平台开通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其促进作用在公共服务支出、企业所得税收入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较多地区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技能人力资本、研发人力资本及其与政府数据开放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据此,从理论与实证层面重点考察了政府数据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不仅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也为政府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铭来 康琢
通过构建包含长期护理保险嵌入养老服务体系的世代交叠模型,采用2012—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长期护理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显著提高人均经济产出,这种经济增长效应主要通过促进照料部门劳动力供给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和地区联动增加能够发挥更强的经济增长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和试点地区数量,加强地区间互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米运生
在1992~2006年的短短15年时间里,中国的银行自由化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量化分析银行自由化的基础上,对其质量效应、数量效应和增长效应等方面的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自由化具有显著的数量效应,它提高了私人储蓄率,增加了信贷可获得性,并促进了资本形成;质量效应也初步显现,促进了资本向具有较高边际效率部门的转移,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总体上,对宏观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质量效应 数量效应 增长效应 银行自由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荣晨 董瞾
本文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高技术出口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敏感性,说明发达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可以加速资本积累和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敏感性,而劳动力增长率、高技术出口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反向敏感性,说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仅可以加速资本积累,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交互项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米运生 吕立才
1984年中国开始逐渐放松金融规制。1993年确定市场化改革目标之后,以取消信贷规模控制与贷款利率市场化等为标志,银行部门实现从部分自由到基本自由的转变。理论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通过水平效应、效率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分析表明,在1984~2006年间,自由化降低了居民贴现率,提高了私人储蓄率;自由化对宏观投资率的影响为正但随时间推移而趋于下降。金融自由化的效率效应则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盈盈
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框架下,笔者构建了包含制度要素的多地区两部门的经济理论模型,阐明了经济体产出增长率决定于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认为制度质量的提高,制度对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影响程度的增强,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随之本文采用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市场分配资源程度、国有化程度和腐败程度作为制度变迁的代理变量,利用混合回归、动态面板回归以及面板分位数回归三种不同的计量实证方法,探究了制度变迁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混合回归和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市场分配资源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正,国有化程度、腐败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负;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区域,这些变量与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包群
本文主要考察开放经济条件下各类政府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测算。按照政策导向的不同 ,本文将政府政策分为内部政策与外部政策两大类。本文首先分别对各类政府政策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Granger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联立方程组 (SimultaneousEquations) ,来求解各类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际测算。实证结果表明 ,政府政策整体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面推动作用 ,而且外部政策对经济增长也起着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经济增长 外部政策 内部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营 王科
引入政府支出挤出效应,借鉴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长期经济增长中政府支出存在最优规模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94-2012年29个省区数据,构建包含制度因素的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中政府支出规模存在双门槛水平,消费规模呈单一门槛特征;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存在非线性"倒U型"曲线关系,规模超过最优门槛临界值的省份主要集中于西部。最后,稳健性检验支持了文章主要结论。
关键词:
政府规模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晓慧 邹肇芸
文章利用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省份任职的党政主要领导在1994年至2012年的详细信息与省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与经济增长等绩效指标,与政府开支等工具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率与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政府收支与任期时长的关系更为复杂。结果说明,以经济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政治晋升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和财政行为,地方官员或许还面临着其它不同于经济绩效的激励和约束。这一发现契合了最近中央下发的不能简单把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唯一标准的规定,说明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官员治理和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任期时长 经济增长 政府开支 政治晋升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 戴翔
依托互联网建设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现有文献揭示了互联网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本文研究认为,互联网除了具有降低贸易成本这一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服务可贸易性以及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贸易规模扩张。利用中国与部分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及互联网普及率等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对中国与各国之间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且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同服务业之间具有异质性;第二,互联网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高可贸易程度使中国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本文以互联网为切入点,为探索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亟待扩大服务业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中国开放发展新阶段而言,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互联网 双边服务贸易 可贸易性 贸易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华 陈迅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8年间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门限模型,以实际GDP中政府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作为衡量指标进行门限测试,对地方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单一门限效果,其门限值为19.93%,门限值两边影响系数分别为正相关、负相关,并且都显著,即存在一正一负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政府消费支出,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关键词:
地方政府消费支出 经济增长 面板门限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珂 严丹 傅勇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非线性 阈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少甫 王伟 董登新
根据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以1995~2009年中国省级数据为对象,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这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人力资本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转化可以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率,有助于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为杰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运用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央政治集权—地方经济分权的情况下,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具有一定的制度特征。现实中地方政府倾向于生产性支出,忽视民生性支出。但是,前者对滞后期的增长效应相对较小,而后者对滞后期增长的效应较为明显。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根源在于面对较强的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较小的公众声誉机制约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思涵 佟孟华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理论模型,采用2008~2019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三种匹配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来看,应用人力资本-技术应用匹配的正向经济效应最强烈,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匹配次之,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应用为无效匹配,不利于经济稳增长;异质性分析发现,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分别得益于创新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应用人力资本-技术应用这两种有效匹配,相对于高应用人力资本,高创新人力资本的正向经济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劳动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出口竞争力、产业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具有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现阶段经济稳增长策略应以短期优先技术应用、长期优先技术创新为主导方向。本文剖析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之间有效匹配和无效匹配的经济效应,探讨现阶段应如何平衡匹配关系,促进经济稳增长,既丰富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又为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本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