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6)
- 2023(6729)
- 2022(5860)
- 2021(5554)
- 2020(4649)
- 2019(10688)
- 2018(10660)
- 2017(20071)
- 2016(11104)
- 2015(12217)
- 2014(11907)
- 2013(11303)
- 2012(10865)
- 2011(9880)
- 2010(10169)
- 2009(9341)
- 2008(9347)
- 2007(8430)
- 2006(7666)
- 2005(6897)
- 学科
- 济(40699)
- 经济(40654)
- 管理(33823)
- 业(27258)
- 企(20677)
- 企业(20677)
- 方法(15866)
- 财(14495)
- 数学(13906)
- 数学方法(13666)
- 农(13396)
- 中国(12671)
- 策(9222)
- 制(8966)
- 地方(8831)
- 业经(8779)
- 学(8686)
- 农业(8645)
- 贸(8278)
- 贸易(8276)
- 易(8069)
- 家(7939)
- 及其(7744)
- 财政(7668)
- 银(7514)
- 银行(7501)
- 国家(7498)
- 行(7246)
- 融(7230)
- 金融(7229)
- 机构
- 大学(153875)
- 学院(151814)
- 济(65388)
- 经济(64028)
- 管理(58841)
- 研究(55136)
- 理学(50003)
- 理学院(49455)
- 管理学(48609)
- 管理学院(48305)
- 中国(42033)
- 财(34656)
- 京(32608)
- 科学(31841)
- 所(27501)
- 财经(25851)
- 中心(25380)
- 研究所(24768)
- 江(24301)
- 农(24226)
- 经(23625)
- 范(20724)
- 经济学(20669)
- 师范(20557)
- 北京(20429)
- 院(20029)
- 业大(19792)
- 财经大学(19104)
- 农业(18792)
- 州(18717)
- 基金
- 项目(99593)
- 科学(79175)
- 研究(76310)
- 基金(73407)
- 家(63533)
- 国家(63010)
- 科学基金(53488)
- 社会(48947)
- 社会科(46464)
- 社会科学(46453)
- 基金项目(37497)
- 省(36818)
- 教育(34166)
- 自然(32743)
- 自然科(32016)
- 自然科学(32005)
- 划(31909)
- 编号(31641)
- 自然科学基金(31412)
- 资助(30029)
- 成果(28121)
- 部(22993)
- 重点(22496)
- 发(21697)
- 课题(21491)
- 国家社会(20840)
- 创(20385)
- 教育部(19905)
- 性(19657)
- 项目编号(19589)
共检索到237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志奋 王保民
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开放制度有利于缩小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鸿沟、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藩篱、优化国家数据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但也面临着公众隐私权的入侵风险、国家安全情报的泄露风险以及数据开放技术的依赖风险。因此,如何在释放数据公共价值的同时,确保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不受影响,已然成为当前政府数据开放制度最大的悖论。事实证明,政府数据开放立法体系有待完善、政府数据开放裁量权不甚清晰、公民数据权利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以及数据开放多元治理机制不够成熟是当前引发公共安全悖论的主要根源,基于此,今后必须完善政府数据开放立法体系、规范政府数据开放自由裁量权、健全公民数据权利保障机制、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多元治理,惟其如此,才能将政府数据开放融入法治轨道之中。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公共安全 隐私权 法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粤文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面临重应急处置、轻风险治理、安全意识淡漠、治理主体单一以及治理技术落后和能力低的困境。大数据革命为我国现代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了新思维和新技术。大数据思维将风险治理作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逻辑起点,遵循正向思维全流程治理模式,重视科技话语,重塑治理机制,实现公共安全的多元协同和科学治理。大数据技术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提供强大的数据信息基础支撑、工具能力支撑和技术平台支撑。
关键词:
大数据 现代城市 公共安全治理 风险社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粤文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面临重应急处置、轻风险治理、安全意识淡漠、治理主体单一以及治理技术落后和能力低的困境。大数据革命为我国现代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了新思维和新技术。大数据思维将风险治理作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逻辑起点,遵循正向思维全流程治理模式,重视科技话语,重塑治理机制,实现公共安全的多元协同和科学治理。大数据技术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提供强大的数据信息基础支撑、工具能力支撑和技术平台支撑。
关键词:
大数据 现代城市 公共安全治理 风险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建彬
基层政府的决策科学与否,与决策者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官为本、是科学论证还是误导论证、是利益博弈还是利益交易、是随意性还是程序化、是信息对称还是一知半解、是降低成本还中不顾血本、是统筹整合还是失衡偏颇密切相关。只有坚持前者,才能使决策科学化,引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基层政府 决策 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需要 姬祥飞 樊振佳
[目的/意义]分析政府数据开放到公共数据开放的嬗变有利于数据开放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方法/过程]在梳理政府数据开放和公共数据开放两者关系基础上,从创新扩散理论出发分析嬗变的三维度表现及嬗变动力。[结果/结论]嬗变动力共有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维度下的9个关键驱动因素,并提出了6个嬗变的趋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晓英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与影响程度均有不断上升之势,公共安全管理日益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但由于公共安全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政府无奈成为许多安全事故的最终埋单者。随着改革的纵深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汗青 柏维春
公共安全本身的控制难度较大,加之城市特性的扩大作用,使得城市公共安全很难受到政府单方的、完全的、全方位的管理。也就是说,对政府而言,城市公共安全的可管理性是有限的。治理理论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启示在于政府的责任并非是无限的,但它需明确自身的应有角色并有效履行相应责任,促成一个能够有效维系城市公共安全的治理网络并在其中发挥领袖角色,即先行者、指导者、沟通者和激励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叶凡青
近两年,在全面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安徽省财政厅探索在公共安全领域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降低行政成本、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多措并举树立理念。201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采取以市、县两级政府出资向保安公司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专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强远 崔雨阳 蔡卫星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但数字政府建设“是否”“多大程度”“如何”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现有研究缺乏理论阐释和经验证据。基于中国政府采购数据库、中国裁判文书数据库等多源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公安对公安部门破案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城市盗窃和抢劫案件破案数量,并且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效能提升主要源于数字公安带来的破案效率提升,而非犯罪规模、数字金融、城市合力等竞争性机制的影响。另外,城市公共安全的数字化转型,还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助推了城市企业创业活动。本文的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公安的治理效能提供了理论释义和经验证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文泓
文章通过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分别从准备、实施、成效分析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现状,发现各地开放数据总体实现了对公共服务的支持,但制度未与公共服务充分融合、数据门户未深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开放数据利用未实现对公共服务的全面支持。由此提出建立与优化面向公共服务的开放数据制度体系、基于公共服务框架升级开放数据门户、立足公共服务深化开放数据的社会化应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史晓晨 张海波
中国社会风险的增加导致政府公共安全财政支出规模扩大。基于我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的截面数据,采用DEA-TobiT的二阶段分析法对公共安全财政支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安全财政支出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待提高,并受到了区域环境和人均GDP经济水平的影响,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公共安全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森 宣頔
作为"第五生产要素"的数据在建设数字政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数据安全法》也设专章对政务数据开放进行了规定,但从政务数据开放的实践来看,"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问题严重,政务数据权属模糊、开放准备度不足、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缺乏、开放到利用的转化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务数据的深度开放和利用。从行政法学的角度研究政务数据开放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基础,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政务数据开放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可进一步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制度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政务数据开放制度的完善应当在法治轨道上从数据开放的规范供给、主体责任、监管治理以及安全保护等方面科学、有序地推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真平 彭箫剑
政府数据采集是政府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的逻辑起点,也是政府数据价值实现和风险管控的重要场域。实践中政府数据的使用处理、开放共享等价值增值环节较受重视,对采集端行为的关注和规范常被忽视。全面检视我国政府数据采集运行现状,主要存在对"有权采集"的误读、对程序规则的轻慢、比例原则的失洽及监管制度的缺位等问题。未来,公共机构应该对采集功能进行再识别和再定位,以实现采集中的多元利益平衡;从主体、程序、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入手,建构政府数据采集的法律规则体系;通过内部自我纠错、主管部门监管和相对方救济,完善政府数据采集的监管与救济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策俊 李从东 王玉 李文博 张帆顺
在社会治理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创新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局限性,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灾害成因理论,提出数据驱动的风险治理框架,构建智慧型风险治理模式。一方面,需从大数据视角重新审视既有的风险治理理论基础,增强治理主体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创新风险治理决策框架,建立智慧型风险治理模式,提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风险的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雯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公共安全风险管理问题日益突。基于这种背景,做好公共安全治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大数据的发展,给我国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公共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可以创新工作思维和方法,发挥出新技术的作用,提升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构建出和谐、美好的家园。文章主要围绕"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的思考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探索,旨在发挥出大数据的功能,促进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大数据 巩固安全 风险管理 思考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