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3)
- 2023(9612)
- 2022(7957)
- 2021(7388)
- 2020(5911)
- 2019(13827)
- 2018(13508)
- 2017(25070)
- 2016(14423)
- 2015(16049)
- 2014(16193)
- 2013(15315)
- 2012(14709)
- 2011(13543)
- 2010(14222)
- 2009(12932)
- 2008(12346)
- 2007(11419)
- 2006(10725)
- 2005(10026)
- 学科
- 济(72480)
- 经济(72429)
- 管理(36489)
- 业(29411)
- 中国(22728)
- 企(21980)
- 企业(21980)
- 方法(21844)
- 数学(19853)
- 数学方法(19622)
- 教育(19595)
- 地方(19125)
- 财(17629)
- 农(16173)
- 贸(15513)
- 贸易(15507)
- 易(15155)
- 学(13727)
- 出(13537)
- 地方经济(13113)
- 业经(12226)
- 制(10865)
- 农业(10787)
- 理论(10640)
- 策(10222)
- 发(9983)
- 环境(9169)
- 财政(9062)
- 税(8815)
- 融(8807)
- 机构
- 大学(200481)
- 学院(197923)
- 济(94237)
- 经济(92358)
- 研究(75954)
- 管理(68434)
- 理学(57568)
- 理学院(56887)
- 管理学(56077)
- 管理学院(55651)
- 中国(52485)
- 财(45223)
- 京(42558)
- 科学(39261)
- 所(37128)
- 范(34642)
- 师范(34508)
- 财经(34029)
- 研究所(32932)
- 江(32569)
- 中心(32536)
- 经济学(31424)
- 经(30899)
- 教育(30370)
- 师范大学(28066)
- 北京(28060)
- 经济学院(28004)
- 院(26937)
- 财经大学(24745)
- 州(24648)
- 基金
- 项目(117378)
- 研究(97024)
- 科学(94974)
- 基金(83449)
- 家(69608)
- 国家(68915)
- 社会(63132)
- 社会科(59805)
- 社会科学(59794)
- 科学基金(58870)
- 教育(50940)
- 省(45425)
- 基金项目(41200)
- 编号(40812)
- 划(39351)
- 成果(36957)
- 资助(35112)
- 自然(32384)
- 课题(31909)
- 自然科(31614)
- 自然科学(31607)
- 自然科学基金(31028)
- 部(28881)
- 发(28378)
- 重点(27479)
- 年(26474)
- 性(26464)
- 教育部(26157)
- 国家社会(25830)
- 规划(24954)
- 期刊
- 济(113985)
- 经济(113985)
- 研究(80582)
- 教育(50303)
- 中国(48610)
- 财(34479)
- 管理(26812)
- 农(21899)
- 学报(21024)
- 科学(20987)
- 技术(20982)
- 经济研究(20380)
- 融(20194)
- 金融(20194)
- 大学(18335)
- 财经(18109)
- 经(15842)
- 学学(15769)
- 业经(15163)
- 农业(14700)
- 问题(14621)
- 贸(14420)
- 职业(12740)
- 国际(12277)
- 世界(11103)
- 技术经济(10914)
- 坛(10104)
- 论坛(10104)
- 统计(10054)
- 经济问题(8936)
共检索到331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春元
教育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教育支出以及教育政策对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教育支出分配不仅存在地区间的失衡,即东部地区偏多,而中、西部地区则显得过少,尤其是西部地区,而且存在结构上的失衡,即高等教育所获取的经费收入过多,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收入又显不足,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收入都显得不足。因此,改变教育政策取向,调整教育支出方向,改善支出结构,应当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中心任务。
关键词:
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人力资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雷良海
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公共支出政策取向雷良海经济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才能实现。在创造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过程中,公共支出政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取向变化的依据(一)决定公共支出变化的因素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凤英
对于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并没有确定的结论。本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内政府教育支出都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显著的影响,即我国的政府教育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我国的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另外,长期中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大于短期。这说明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因而教育投入不应该是一种短期行为。目前我国政府的教育支出仍处于相对
关键词:
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教育经费 人力资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治松 贾凯威
本文运用非限制性VAR模型方法,采用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振兴背景下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经济增长与教育支出均出现增长拐点,辽宁省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而在短期内这种拉动作用并不明显,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构成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政府教育支出两者之间的运动轨迹。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政府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协整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接金 胡永平
文章运用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包含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衡量方法——各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人力资本和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其产出效率不同,不同地区政府教育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也不同。因此,三大地区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重点及结构调整方向应有所区别。
关键词:
政府教育支出 人力资本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渐进演变展开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警戒政府规模"进行有效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随着政府规模的逐步增大,由于税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影响逐步凸显,而政府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超过警戒水平时,"过度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将由"促进"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研究还发现,尽管我国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参数值有所下降,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相对不足,政府支出的增加仍有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柏玲 于颖
新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是导致一国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约束,限制了我国实现内生增长的路径,为此,政府必须出台切实有效的财税政策,培育实现内生增长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殷德生 黄腾飞
文章将教育部门区分为高等教育部门和职业教育部门,考察教育、经济增长与工薪差距之间的复杂关系,将政府的教育融资与教育支出政策纳入生产函数中,讨论教育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工薪差距的影响机制,刻画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与工薪差距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工薪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虢娟
本文阐述了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与渠道,讨论了开放条件下教育支出、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考虑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贸易开放等因素与教育溢出效应的互补性,利用1987~200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生产弹性要大于物质资本的生产弹性;存在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这种教育溢出与区域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贸易开放等因素相互结合,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教育溢出 经济增长 要素互补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秋歌 孙金山 黄琨
本文构建包含税收结构和政府支出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运用我国1998-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通过固定效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税收结构与在预算平衡下政府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影响,并详细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主要结论有:1.将增值税纳入理论模型之中,研究发现,税收对长期经济增长没有影响,政府支出用于提供公共技术品时会有长期增长效应。2.在满足预算约束平衡时,虽然税收对长期经济增长没有影响,但税制结构具有配置效应。3.不同税种对东中西三个区域具有差异性,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税制结构政策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4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政府支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出现之前,政府支出增加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当越过拐点之后,政府支出继续扩大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2)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政府支出和金融发展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现阶段的金融发展依然能够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显著增强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3)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发展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同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作用趋于弱化,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存在抑制效应,这说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使其难以充分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而经济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支出的调节。
关键词:
政府支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爱君 范巧
政府干预与市场作用两者之间的权衡与选择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焦点。本文将对1978-2001年以来的GDP增长率和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得出政府支出和政府储蓄增长对GDP增长率将几乎不存在直接贡献,而论证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及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治理结构。
关键词:
转轨经济 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治理结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龙
基于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对称和非对称倒"U"方程检验民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对其效果的影响,对最优民生支出和偏离最优规模的效率损失进行测度,然后研究消费和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对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对称倒"U"关系,多数省份低于最优规模,但正向最优规模靠拢;产业结构会提高最优民生支出规模,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民生支出规模低于最优规模,但西部地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最优规模,偏离最优民生支出的效率损失从东、中到西依次递减;消费和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产业结构对消费性支出效果的影响不显著,但会减轻生产性支出的抑制效应;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民生和生产性支出的扩张而增大,但受消费性支出扩张的影响很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步云
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分析了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大;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虽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但作用不是很明显;地方政府转移性支出通过再分配机制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同时,方政府是导致投资过热的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树才 孙长清
运用协整理论等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与投资支出相比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结论。
关键词:
政府支出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