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3)
2023(9255)
2022(8177)
2021(7670)
2020(6740)
2019(15876)
2018(15428)
2017(30973)
2016(16843)
2015(18955)
2014(19118)
2013(19014)
2012(18102)
2011(16459)
2010(16799)
2009(15878)
2008(16096)
2007(14959)
2006(13235)
2005(12128)
作者
(48594)
(40515)
(40331)
(39037)
(26021)
(19299)
(18823)
(15757)
(15398)
(14887)
(13794)
(13471)
(13014)
(12958)
(12926)
(12803)
(12342)
(11976)
(11792)
(11759)
(10141)
(10070)
(9976)
(9389)
(9272)
(9269)
(9115)
(9110)
(8232)
(8153)
学科
(69039)
经济(68968)
管理(47092)
(43852)
(35199)
企业(35199)
方法(31755)
数学(28320)
数学方法(27970)
(20532)
(20387)
银行(20242)
(20072)
(19657)
(18941)
中国(18525)
地方(14519)
(14467)
金融(14465)
(14210)
贸易(14200)
(13810)
(13604)
业经(13077)
(12855)
制度(12850)
农业(12542)
(11472)
(10757)
财务(10724)
机构
大学(239709)
学院(238326)
(103012)
经济(100736)
管理(91738)
研究(82737)
理学(77536)
理学院(76693)
管理学(75427)
管理学院(74942)
中国(69671)
(52207)
(50786)
科学(48399)
(42631)
(42591)
财经(39715)
中心(39610)
(38423)
研究所(38196)
(35962)
业大(33861)
农业(33671)
北京(32291)
经济学(32219)
(30510)
(30350)
师范(30081)
财经大学(29289)
经济学院(29145)
基金
项目(149489)
科学(117169)
研究(110518)
基金(108567)
(93402)
国家(92645)
科学基金(78840)
社会(69344)
社会科(65806)
社会科学(65783)
(57785)
基金项目(56440)
教育(51124)
自然(50288)
自然科(49093)
自然科学(49076)
(48865)
自然科学基金(48170)
资助(46324)
编号(45632)
成果(38747)
(34224)
重点(33762)
(32371)
课题(31757)
(30463)
教育部(29355)
(28934)
科研(28858)
创新(28542)
期刊
(114332)
经济(114332)
研究(76874)
中国(48545)
(41271)
(38513)
金融(38513)
(38322)
学报(35174)
管理(32536)
科学(32355)
大学(26706)
学学(24967)
教育(24464)
农业(23931)
技术(20192)
财经(19967)
经济研究(18929)
业经(17635)
(17016)
问题(15137)
(13721)
理论(13062)
(13013)
技术经济(12324)
国际(12156)
统计(12081)
实践(11838)
(11838)
(10882)
共检索到375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咏晖  王晟  
本文通过政府与银行动态博弈的一个模型分析,发现政府救助政策的动态不一致。从长期来看,即使政府付出代价救助银行,单纯的政府救助也并不能降低银行破产概率。理性的政府有动机救助面临困境的银行,哪怕这会违反其事先不救助银行和要求银行风险自担的承诺。为了减轻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带来的效率损失,适当控制银行规模的扩大、弱化政府与银行在产权上的联系以及对政府"相机抉择"的权力进行适当限制是必要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吉富星  王经绫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博弈、合作过程,优惠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更为明显。政策的时滞与缺乏可信性等因素可能影响政策有效性、资源配置效率。结合PPP最为典型的参与结构,构建了三方博弈的动态一致性模型来分析动态一致性问题对优惠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政策的承诺时间是影响PPP优惠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信守承诺"型政府在PPP项目初期就制定优惠政策是有效的。政府在制定PPP优惠政策时,必须要将社会资本未来的预期与反应纳入到政策考量中,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在规则和灵活性之间进行权衡,优化政策执行战略,切实维护政府信誉,稳定社会资本预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2010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表明,美国六大主流银行已经基本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走向复苏。研究显示,美国主流银行和非主流银行的国际国内营运环境基本一致,而主流银行之所以率先复苏,政府救助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政府救助不仅加速了主流银行复苏的步伐,也稳定了美国的金融市场和维护了美国银行体系的全球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素华  
本文认为 ,所有在东道国存续期限短于投资项目完成时间的国际融资都是短期资本。对于东道国融资企业来说 ,短期资本利率低于长期资本利率 ,但为了偿还到期短期资本 ,引进短期资本必须在项目完成前将部分投资形成的资产折扣变现。本文发现 ,由于国家提供信用担保 ,单个企业单纯从降低融资成本出发 ,选择短期资本 ;政府同时承担融资成本与短期资本催偿风险 ,从国家金融安全考虑 ,应选择长期资本 ;而综合考虑金融安全与融资成本 ,东道国的最佳短期资本引进规模是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同时 ,尽可能降低融资成本。本文研究表明 ,1 987- 1 999年 ,我国短期资本引进规模除了 1 991、1 993年外 ,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瑞泽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率先将博弈论中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引入到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态不一致性理论。本文运用该理论来说明目前中国汇率政策的合理性并给出有关政策建议,即:继续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国内经济增长的大幅度波动,同时抑制境外资金对人民币的投机预期,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阳  
动态不一致性是指政府公开宣布的货币政策计划与执行的计划之间相分离。相机抉择的政策制订者总想从事短期行动 ,这与经济的最佳长期利益不一致。政府与公众根据预期影响经济的过程进行博弈 ,当存在政府与公众预期时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它对经济福利的影响最重要的在于政府政策要建立信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友传  刘庆富  陈可桢  
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特有的隐性保险和监管救助特点,在标准的期权定价方法和分析范式内,分别给出了零监管宽容和监管宽容下政府对银行的各种隐性救助概率和救助成本的测度公式,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可观测的股权价值序列等信息,估计了政府对它们的隐性救助概率和救助成本。研究表明:(1)在零监管宽容下,监管当局对上市银行以债务加权的隐性救助概率为1.59%,隐性救助成本占上市银行同期债务总值的0.04%;(2)监管当局对上市银行的隐性救助成本与其救助方式密切相关,且监管宽容极大地提高了其隐性救助成本,譬如当监管宽容系数ρ从1分别降至0.95和0.9时,其隐性救助成本占上市银行同期债务总值的比例将分别提高至0.07...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梁森  
政策信誉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作用(一)浅析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1977年经济学家基德兰德(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Presscott)将“动态不一致性”或称“非连贯性”概念引入宏观经济学。所谓的“动态不一致性”,是指在t时刻按最优化原则策划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百芳  隋立秋  刘晓彦  
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资产结构优化的路径依赖和动态不一致。资产结构优化策略路径依赖于预期的资产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策略。长期来看,资产结构优化策略的依赖路径是不稳定的。资本合约驱动的变化,转化因子的变化和管理者对均衡收益率的认知变化,共同导致了资产结构优化策略的动态不一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旭东  
本文对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模型加以修正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相应提高。因此,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结银  
经验证据表明,很多国家都很难严格执行既定的气候政策。从理论上证明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在经济剩余、政府税收收入和碳排放的负外部性等多重目标约束条件下,实施碳税政策时会产生时间不一致现象。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公共资金的边际成本,由于企业投资的不可逆转性和沉淀性,相对社会最优而言政府也会在事后降低碳税率,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费和更多的碳排放。为克服时间不一致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建议政府应建立独立的碳排放管制机构,对碳税政策做出可置信的承诺,改变电源结构,鼓励减排技术的投资,完善碳交易市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文  
阐述中文图书版本项著录信息源前后描述不一致的几种情况,在对各规则标准关于版本项规定信息源的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题名页作为首选信息源,依据顺序选取的原则正确合理地著录图书版本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致远  王燕武  
本文从企业与政府之间博弈的视角,揭示贸易保护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在理性预期与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前提下,政府在与私人企业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容易受企业行为的牵引,其结果将导致贸易保护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本文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作为上述论断的经验证据,结果表明,出口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可能是导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在原因之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友传  刘红忠  
本文模型刻画了政府对国有银行体系的风险容忍与其隐性救助压力之间的动态演进及匹配关系,经验估计了政府在1989-2016年间的隐性救助压力状况。模型估计表明,当参照标准普尔全球金融机构的历史违约数据设定政府对国有银行体系的风险容忍区间时,政府平均须将10.08%~12.57%的GDP用于国有银行救助,才能确保其保持与全球同行相当的风险状态。本文还多视角观察了不同风险容忍和监管目标下的政府隐性救助压力,揭示了其在国有银行企业化经营、商业化改制、股份制改造,以及现阶段的"周期"特征和变动趋势,同时结合各阶段的制度背景和银行特征对其进行了推测性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