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6)
- 2023(11077)
- 2022(9275)
- 2021(8537)
- 2020(7068)
- 2019(15865)
- 2018(15098)
- 2017(30310)
- 2016(16163)
- 2015(18080)
- 2014(18008)
- 2013(17457)
- 2012(16406)
- 2011(14843)
- 2010(15469)
- 2009(15144)
- 2008(14111)
- 2007(13078)
- 2006(11826)
- 2005(11175)
- 学科
- 济(60515)
- 经济(60411)
- 管理(55415)
- 业(51142)
- 企(42884)
- 企业(42884)
- 融(28864)
- 金融(28861)
- 银(26944)
- 银行(26939)
- 行(26113)
- 财(25431)
- 中国(24804)
- 制(22610)
- 方法(21999)
- 农(19706)
- 数学(19228)
- 数学方法(19009)
- 业经(15579)
- 务(14918)
- 财务(14879)
- 财务管理(14844)
- 企业财务(14209)
- 体(14129)
- 地方(13302)
- 贸(12761)
- 贸易(12745)
- 易(12475)
- 农业(12438)
- 体制(11960)
- 机构
- 学院(226939)
- 大学(225482)
- 济(102470)
- 经济(100226)
- 管理(87811)
- 研究(76258)
- 理学(73544)
- 理学院(72871)
- 管理学(72018)
- 管理学院(71549)
- 中国(68493)
- 财(57022)
- 京(46368)
- 财经(42694)
- 经(38642)
- 中心(38153)
- 科学(38100)
- 所(36567)
- 江(36395)
- 经济学(32987)
- 研究所(31695)
- 财经大学(31670)
- 农(31532)
- 北京(29701)
- 经济学院(29607)
- 州(28964)
- 银(28493)
- 融(27732)
- 银行(27513)
- 院(27423)
- 基金
- 项目(138724)
- 科学(111022)
- 研究(109313)
- 基金(102163)
- 家(85463)
- 国家(84666)
- 科学基金(74105)
- 社会(71893)
- 社会科(68311)
- 社会科学(68297)
- 省(53018)
- 基金项目(52142)
- 教育(50193)
- 编号(45199)
- 划(43923)
- 自然(43900)
- 自然科(42911)
- 自然科学(42902)
- 资助(42362)
- 自然科学基金(42178)
- 成果(39401)
- 制(33667)
- 部(32591)
- 课题(31629)
- 重点(30825)
- 性(30546)
- 国家社会(29944)
- 发(29933)
- 创(29585)
- 教育部(29167)
- 期刊
- 济(120087)
- 经济(120087)
- 研究(78059)
- 中国(51018)
- 财(46373)
- 融(46077)
- 金融(46077)
- 管理(34944)
- 农(30137)
- 科学(26153)
- 学报(26044)
- 教育(24035)
- 财经(22749)
- 大学(22085)
- 学学(20796)
- 经(19414)
- 经济研究(18891)
- 农业(18532)
- 业经(18382)
- 技术(18355)
- 问题(15062)
- 贸(13557)
- 理论(12875)
- 国际(12594)
- 实践(11326)
- 践(11326)
- 世界(11067)
- 现代(10755)
- 财会(10352)
- 技术经济(10303)
共检索到372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际金融危机与应对"研究课题组 宋林 温思美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和影响,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日趋紧迫。广东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轮驱动"作用,将体制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内生动力,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调整产品市场结构,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应对危机的经验值得借鉴,启人深思。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苗迎春 周茂荣 杨继梅
2007年,一场由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系列华尔街银行危机拉开了世纪金融风暴的序幕。面对战后空前的大危机,各国政府联手应对,几乎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海华 金钟范
危机应对政策对于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一系列的经济恢复政策看,及时的干预时点、推陈出新的干预手段、合理的宏观政策搭配和配套的微观措施是实体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系统应对 政策创新 经济恢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旺实 王桂娟 李欣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地方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方面财政收入由于金融危机而大幅缩水,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其中相当部分的支出压力还在增大,各国地方政府面临着与中央政府一样的财政窘境。为应对危机,在财政政策的取向上同样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洪昌
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应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匹配性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化解金融危机。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亦有共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中德美政府监管视角,梳理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政策措施,并对政策措施予以思考,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借鉴,以利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监管 政策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德旭 郑联盛
在对不同的金融危机的历史研究中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一般具有危机孕育、引发、爆发和深化等阶段,逐步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功能、金融稳定性和实体经济等造成巨大的冲击,并对政府政策提出挑战。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政府应该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与市场相协调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相关措施,并加强对政策措施的评估与反思。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演进 冲击 政府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谢国忠
一、金融市场的动荡对于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稳定世界经济,避免其快速下滑。整个形势在2008年4季度下滑很快,这种情况到下季度也会继续。股市已经出现第四浪下调行情:第一浪是从2007年8月份次贷危机开始的;第二浪是贝尔斯登破产的时候;第三浪是雷曼兄弟清盘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恒磊 尹翔硕
我们根据购买力平价论和利率平价论得出一个新的汇率公式,并将其代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反金融自由化政策能有效地规避金融危机;同时我们还认为,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这种反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制度化和国际化,应成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反金融自由化 投资者预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过去30年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近期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还在不断地救市和救助金融机构呢?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是极其脆弱的。研究和防范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则是金融研究的皇冠。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历程经历了很多波折。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地干预资本市场和救助金融机构,并在2015年的权益市场动荡中达到了前所未
[期刊] 改革
[作者]
封北麟
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金融危机中政府注资的研究表明:可信的注资政策、合理的金融工具设计、独立的注资管理和避免救助毫无前景的问题机构等一系列良好的工具和制度安排,是成功实施政府注资的前提条件;强健的政府债务管理和谨慎、严格的货币管理有助于控制政府注资的财政与货币风险,为政府注资目标的最终实现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注资 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仿强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对其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资助政策体系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的复苏,值得我国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加以借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隋健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于国内金融稳定的角度,从进一步完善银行产权制度和监管制度,推进银行风险自解制度和风险自律等方面,提出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业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银行业 应对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季春
政府公关是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最高伦理标准,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整体利益的)和谐一致为目的的。在这样一个危机不断出现的全球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关决策及其良好的执行。因此,在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进行反思的时候,如何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破解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要在构建运转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加强公共危机的预警管理,构建政府科学的危机决策机制,增强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传播沟通职能,提高政府危机公关效能等多方面,提升政府危机公关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晓钦
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房地产泡沫的角度辨析世界金融危机中政府和市场的责任。本文认为,美联储的监管不力和宽松货币政策是金融自由化大背景下的被动行为,政府不作为而不是干预过度是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而政府不作为是因为美国政府失去了中立性,沦为市场中强势一方的工具。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 市场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