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9)
2023(9106)
2022(7743)
2021(7156)
2020(5793)
2019(13476)
2018(13068)
2017(26418)
2016(14042)
2015(15518)
2014(15363)
2013(15262)
2012(14622)
2011(13322)
2010(13575)
2009(12721)
2008(12229)
2007(11160)
2006(10397)
2005(9476)
作者
(38409)
(32138)
(32109)
(30714)
(20808)
(15181)
(14613)
(12380)
(12172)
(11671)
(11129)
(10548)
(10424)
(10292)
(10127)
(10020)
(9508)
(9309)
(9161)
(9028)
(8234)
(7790)
(7749)
(7565)
(7349)
(7300)
(6912)
(6900)
(6445)
(6373)
学科
(79929)
经济(79875)
管理(42066)
(36061)
(27018)
企业(27018)
地方(23786)
方法(23653)
数学(21299)
数学方法(21096)
(19551)
中国(17891)
(17672)
地方经济(14680)
业经(14555)
农业(13844)
(12613)
(12221)
(10768)
(10533)
环境(10527)
贸易(10524)
(10122)
金融(10120)
(10063)
(9444)
银行(9438)
(9094)
(8974)
经济学(8709)
机构
学院(201608)
大学(198626)
(98780)
经济(96772)
管理(76486)
研究(72678)
理学(64677)
理学院(63930)
管理学(63150)
管理学院(62740)
中国(56479)
(46491)
(41321)
科学(39670)
(35711)
财经(35382)
中心(32969)
(31901)
经济学(31771)
研究所(31763)
(31440)
经济学院(28238)
(27548)
(26582)
师范(26444)
北京(26212)
(25909)
财经大学(25689)
(24837)
业大(23717)
基金
项目(125002)
科学(99480)
研究(96329)
基金(91104)
(77120)
国家(76468)
科学基金(66165)
社会(64012)
社会科(60674)
社会科学(60663)
(47937)
基金项目(47601)
教育(42480)
(39590)
自然(39469)
编号(38978)
自然科(38467)
自然科学(38460)
自然科学基金(37763)
资助(37546)
成果(32614)
(29525)
(28143)
重点(27714)
课题(27220)
国家社会(26744)
(25252)
(25041)
发展(24865)
教育部(24685)
期刊
(122003)
经济(122003)
研究(69494)
中国(39293)
(36396)
管理(29135)
(25773)
科学(24158)
(22601)
金融(22601)
学报(22524)
经济研究(20560)
财经(18512)
大学(18155)
技术(17411)
业经(17186)
学学(17172)
农业(17161)
教育(16876)
(16126)
问题(15754)
(12206)
技术经济(11593)
世界(10958)
国际(10659)
现代(10124)
经济问题(9998)
资源(9954)
统计(9845)
经济管理(9461)
共检索到321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坚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实际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山东省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论表明,现行的公共教育体制对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物质资本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才的聚集和流动,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过度的财政负担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最后还从政府的角度给出了加快山东省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接金  胡永平  
文章运用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包含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衡量方法——各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人力资本和政府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其产出效率不同,不同地区政府教育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也不同。因此,三大地区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重点及结构调整方向应有所区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勇  
首先对政府人力资本进行了界定,将政府财政用于科教文卫和社保方面的支出统一纳入政府人力资本范畴,在此基础上,对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国政府人力资本支出的动态变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4年以来政府人力资本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1994~2005年间政府人力资本支出占GDP比重的提高促进了省际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的增加,其中,文教事业费和卫生事业费支出的增加提高了省际人均实际GDP增长率,而科学事业费的增加则对省际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具有负效应。最后,建议政府继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支出,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廖楚晖  杨超  
本文在内生增长的框架下,建立实证分析模型,对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低水平的人力资本结构不利于这类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而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普遍偏低,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因此,更加注重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该类地区劳动力人口的整体人力资本水平,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瑜  白永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地区的差距也在拉大。对于这种地区差距的原因,文章从女性人力资本的角度做了研究,采用协整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女性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考察了不同教育层次的女性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加大中西部地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亚娟  孙敬水  
本文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全国和地区人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初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健康人力资本对产出的效应要高于教育人力资本;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在中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东部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因素,健康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较快,且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西部实现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赶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晓阳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由于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技术条件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推动肯定是不相同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分别考察具有不同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异质型流动人口变量的函数,并对1985-1990年期间我国分地区流动人口的素质状况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仅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就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约72.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价值;而分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也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对中部来说,在此期间的流动人口不管是从对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贡献上,还是从对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上,都对本地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安  张望  
首先,在Romer(1986)、Lucas(1988)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四部门模型,将政府支出分为教育支出与生产建设支出,以分析政府支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得出了政府支出是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效力的发挥取决于各要素之间比例是否合适的结论。然后,利用1978~2006年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强促进作用,政府支出与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不确定的关系,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因此认为,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只是单纯地依赖教育体系供给,缺乏"干中学"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永远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呈现收敛而90年代后发散?人力资本究竟是怎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已有的经验研究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积累自身的收敛性,因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立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增长的联立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自身收敛性,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存在同向变化特征;同时,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直接发散和间接收敛双重效应,欠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一个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亚平  胡永健  
文章根据M-R-W增长模型,把人力资本范围扩展到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并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人力资本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北京、天津、河北效应强度依次递减,进而在理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科  
运用中国省区面板数据,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作为划分异质人力资本的唯一标准,对东、中、西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及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研究三大地区高级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以及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三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之间的比例α越大,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三地区物质资本折旧率越高,高级劳动者所占比例n2也越大。物质资本折旧率增大时,不利于物质资本积累,而有利于生产高级劳动者;三地区为形成单位高级劳动者所需的费用ρ在2000年—2009年间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忠强,黄治华,高宇宁  
文章计算了全国及30个地区1982、1990、1995和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及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并通过对30个地区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PanelData的回归,结果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两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玉君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了影响地区差距的相关要素 ,认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间人力资本流动和人力资本的激励制度差别都会显著地影响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因此 ,进行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提出了西部地区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两阶段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跃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一般来说,决定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以及受教育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水平程度通常决定了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上海市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