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9)
- 2023(7392)
- 2022(5757)
- 2021(5364)
- 2020(4281)
- 2019(9600)
- 2018(9671)
- 2017(18231)
- 2016(10522)
- 2015(12052)
- 2014(12665)
- 2013(11977)
- 2012(10932)
- 2011(9523)
- 2010(9907)
- 2009(9086)
- 2008(9286)
- 2007(8576)
- 2006(7924)
- 2005(7657)
- 学科
- 济(38160)
- 经济(38094)
- 管理(31696)
- 业(25877)
- 企(20445)
- 企业(20445)
- 财(19987)
- 中国(15979)
- 农(14593)
- 财政(12910)
- 地方(11644)
- 制(11476)
- 业经(11040)
- 政(10921)
- 方法(10222)
- 农业(9282)
- 体(8160)
- 学(8151)
- 理论(8060)
- 数学(7888)
- 数学方法(7674)
- 银(7491)
- 银行(7481)
- 家(7386)
- 策(7366)
- 教育(7287)
- 国家(7100)
- 行(7096)
- 发(6995)
- 度(6722)
- 机构
- 学院(142777)
- 大学(140601)
- 济(54443)
- 经济(52948)
- 研究(49690)
- 管理(48607)
- 中国(40124)
- 理学(39586)
- 理学院(39107)
- 管理学(38314)
- 管理学院(38042)
- 财(35177)
- 京(30758)
- 科学(29559)
- 所(25947)
- 江(25802)
- 财经(23454)
- 中心(23195)
- 研究所(22391)
- 农(21714)
- 经(20976)
- 范(20864)
- 师范(20685)
- 州(20543)
- 北京(19947)
- 省(18534)
- 院(17979)
- 业大(17598)
- 经济学(16965)
- 财经大学(16790)
- 基金
- 项目(82920)
- 研究(66223)
- 科学(63698)
- 基金(56334)
- 家(47814)
- 国家(47339)
- 社会(40228)
- 科学基金(39870)
- 社会科(37821)
- 社会科学(37807)
- 省(33739)
- 教育(31061)
- 编号(29178)
- 基金项目(28735)
- 划(27357)
- 成果(26087)
- 自然(22926)
- 资助(22793)
- 自然科(22361)
- 自然科学(22355)
- 自然科学基金(21935)
- 课题(21589)
- 重点(19175)
- 发(18535)
- 年(18225)
- 性(18072)
- 部(17529)
- 项目编号(17469)
- 创(16721)
- 制(16417)
共检索到244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荣莉 黄烨炜
"三公经费"透明化是监督政府合理运用财政资金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公共治理的必要条件。我国政府财政公开"三公经费"存在公开信息笼统、预算外"三公经费"信息未公开、公开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规范笼统、财政科目未细化、监督制度和监管手段不完善。为加强"三公经费"的控制、提高"三公经费"的透明度,必须完善法律保障、细化"三公经费"科目、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监督体系。
关键词:
三公经费 财政信息 透明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樊博 奚俞勰
"三公经费"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必不可少的支出,提高"三公"经费透明度是建设透明政府的基础。本文改进了沃克(Walker)提出的内部决定因素模型,设计领导人、官僚制、资源财富、财政盈余和腐败行为五个自变量作为研究"三公"经费透明度的影响因素。而且本文从政府数据和公众感知两个角度进行评估考察,构建了"三公"经费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指标体系计算因变量,即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的分值。结果发现:不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公众角度,领导轮转均对"三公"经费透明度有负向作用;而电子政务和"三公"经费财政盈余均对"三公"经费透明度有正向作用;此外,政府腐败行为还对公众层面的"三公"经费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世建 何文
一、"三公"经费管理问题的成因(一)行政体制改革失效,法律文本实施失真。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机构改革就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每次改革都是"精简一批机构,又设置一批机构,精简一批人员,招聘一批临时工",仍旧跳不出"压缩—增长—压缩—增长"的怪圈,庞大的支出基数,造成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成为"三公"经费治理的体制性障碍。同时,由于《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许多法律文本实施细则没跟上,各地自行理解法律条文,规范不一,给许多人钻了空子。在实施过程中,年初通过了预算,中途经常变更、追加,法律规章失去严肃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田冠军
作为行政经费的组成部分,"三公"经费维系着工作开展,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单位存在严重铺张浪费问题,危害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社会信任体系。从国家和社会治理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三公"经费控制缺陷并加以弥补和改进,有利于维护财政秩序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剖析了"三公"经费控制的历史脉络和国际现状,通过构建"多委托人—多代理人"财政支出委托代理关系,探讨了各控制层级在"三公"经费控制上应发挥的职责与功能,并通过建立扩展的公共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审计控制模型,探讨了"三公"经费的审计监督机制及运行路径。
关键词:
“三公”经费 控制 审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君
强化政府部门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用"三公"经费管理是中央的明令要求,也是公众热议的话题。由于中央对"三公"经费管理并未有明确的、统一的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往往自我公开、自行其事,造成"三公"经费统计口径不统一、时间和形式不统一、支出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文从制度、体制、机制层面基本廓清了"三公"经费现存问题的成因,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三公”经费现状 问题成因 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勇 干胜道
当前,"三公"经费监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是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重要主体,其"三公"经费信息是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关键内容。如何促进高校"三公"经费透明化,提高"三公"经费的监管力度,确保国家财政资金有效使用,是文章所探讨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高校 “三公”经费 监管 措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涛 方江燕
中央巡视在政府经费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探索中央巡视对政府“三公经费”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央巡视不仅对被巡视省份的“三公经费”治理效率有促进作用,其溢出效应也带动了地理位置相邻或经济水平相似省份的经费治理水平提升;第二,官员任期、年龄以及晋升渠道等个人特征对此促进作用存在调节效应。以上研究结论拓展了政府治理的相关研究,并为中央巡视的监督治理作用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平 汤蕾
一、引言2011年5月,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年5月,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经费;2012年4月,国务院再次要求省级政府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就两年间公布的"三公"经费账单看来,2011年的账单比2010年的账单更为详尽,公务出国(境)经费增加了团组和人次的说明,公务用车经费说明了部门的保有量、新购量和维新购置车均运行费。但是,全面、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帅弟 吴淑娴 阎银泉
本文以教育部"三公经费"公开为切入点,在比较部、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公开现状基础上,认为省属大学"三公经费"问题较多但公开情况相对较好;依据部、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巡视意见,梳理部属、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以英、美、中大学为比较对象,研究其"三公经费"公开的表现与实质;并就财务制度、监督管理两个维度提出完善"三公经费"公开的对策。
关键词:
三公经费 信息公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帅弟 吴淑娴 阎银泉
本文以教育部"三公经费"公开为切入点,在比较部、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公开现状基础上,认为省属大学"三公经费"问题较多但公开情况相对较好;依据部、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巡视意见,梳理部属、省属大学"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以英、美、中大学为比较对象,研究其"三公经费"公开的表现与实质;并就财务制度、监督管理两个维度提出完善"三公经费"公开的对策。
关键词:
三公经费 信息公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重要也是必要的,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5年多,其公开透明的情况仍然不能使公众满意,这既有主客观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原因。国外先进经验表明法律实施比制定法律更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为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本文提出五大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政信息 公开透明 信息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平
公开"三公"经费,制度建设需要适时跟进,会计制度的完善和审计制度与机制的构建十分重要。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会计体系,强化预算控制,落实预算执行责任,明确决算及公开程序与方法;同时,加强审计监督,健全内部控制与管理,建立"三维"审计监督体系,实施绩效问责。
关键词:
“三公”经费 预算控制 审计监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满仓 赵守国
财政透明度是民主社会中更为广泛的公众知情权和政府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财政透明度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本文通过对财政透明度的基础理论分析,认为财政透明化作为政府治理变革的核心,对于政府治理效率的提高有积极性影响。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更多领域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就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府治理再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君
自2011年中央提出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以来,中央各部门及部分地方政府陆续以不同的方式公开"三公"经费的预算及支出情况。两年来,一方面有效控制了"三公"经费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社会监督的作用。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具体要求。如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并加强管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柯志伟 潘勇凯 何菁
压缩"三公"经费等重要、敏感费用支出是企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必然选择,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重要实践。本文从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规则与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审计问题闭环管控三个方面对企业开展"三公"经费非现场审计进行探讨,旨在对提升相关审计事项的工作成效有所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