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2)
- 2023(14455)
- 2022(12381)
- 2021(11368)
- 2020(9687)
- 2019(22416)
- 2018(21838)
- 2017(42757)
- 2016(23067)
- 2015(25534)
- 2014(25477)
- 2013(25492)
- 2012(24266)
- 2011(21898)
- 2010(22490)
- 2009(21332)
- 2008(21473)
- 2007(19622)
- 2006(17393)
- 2005(15887)
- 学科
- 济(111199)
- 经济(111107)
- 管理(71658)
- 业(64945)
- 企(53566)
- 企业(53566)
- 方法(42950)
- 数学(37759)
- 数学方法(37293)
- 财(36060)
- 中国(28056)
- 农(26922)
- 地方(25865)
- 学(21737)
- 制(21424)
- 业经(21118)
- 贸(18952)
- 贸易(18939)
- 易(18356)
- 务(17857)
- 财务(17814)
- 财务管理(17749)
- 农业(17417)
- 技术(17273)
- 企业财务(16817)
- 银(16807)
- 银行(16769)
- 融(16034)
- 金融(16031)
- 行(15969)
- 机构
- 大学(329437)
- 学院(329417)
- 济(149645)
- 经济(146630)
- 管理(123847)
- 研究(118002)
- 理学(104743)
- 理学院(103609)
- 管理学(101853)
- 管理学院(101210)
- 中国(92505)
- 财(76566)
- 京(69204)
- 科学(68733)
- 所(61104)
- 财经(56289)
- 研究所(54452)
- 中心(53471)
- 农(53414)
- 江(52573)
- 经(50787)
- 经济学(47531)
- 业大(45004)
- 北京(44276)
- 经济学院(42536)
- 院(41937)
- 农业(41453)
- 范(41108)
- 财经大学(41053)
- 州(40832)
- 基金
- 项目(205170)
- 科学(160837)
- 研究(151450)
- 基金(148342)
- 家(128470)
- 国家(127422)
- 科学基金(108479)
- 社会(97230)
- 社会科(92264)
- 社会科学(92238)
- 省(79747)
- 基金项目(76488)
- 教育(68585)
- 自然(67568)
- 划(66563)
- 自然科(66037)
- 自然科学(66015)
- 自然科学基金(64817)
- 资助(62472)
- 编号(60656)
- 成果(51629)
- 重点(46316)
- 部(45906)
- 发(45263)
- 创(43738)
- 课题(42856)
- 创新(41221)
- 国家社会(40603)
- 性(39471)
- 教育部(39422)
- 期刊
- 济(173984)
- 经济(173984)
- 研究(108395)
- 中国(69675)
- 财(64183)
- 学报(48259)
- 农(48054)
- 管理(47936)
- 科学(44535)
- 大学(36990)
- 融(36916)
- 金融(36916)
- 学学(34874)
- 教育(31907)
- 农业(31485)
- 经济研究(30016)
- 技术(29375)
- 财经(29101)
- 经(25107)
- 业经(25073)
- 问题(22043)
- 贸(19415)
- 技术经济(19079)
- 统计(18768)
- 业(17017)
- 策(16973)
- 国际(16466)
- 世界(15825)
- 理论(15623)
- 决策(15152)
共检索到524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柳欣 靳卫萍
目前居于宏观经济主流地位的是新古典综合派,由于其理论按照瓦尔拉斯均衡的方法把经济中的变量划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当政府政策的分析和研究采用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时,就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涉及的变量划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两部分。这样,当假设存在由效用和要素生产函数决定的实际变量时,货币量值就成了附加在实际变量上的货币价格或价格水平的名义变量。这种实物经济分析方法导致了宏观经济的逻辑混乱和对现实宏观经济问题无法做出有效解释。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的要点,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市场经济中主要财政政策手段进行了分析。最后用我国1984年至2001年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进行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腾伟 冉光和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Wald系数约束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财政收支、货币供给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是货币供给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从长期看,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预期的实际,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政策配合使用,即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要搭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伟 沈悦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冲击侧重解释经济周期的中期波动,而货币政策冲击则侧重分析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合理控制财政支出可以降低经济波动幅度,要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应保证资本投入适度增长,适时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增加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提升居民消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定祥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控效果较显著,且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更强;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动适应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存在中期化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伟 沈悦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冲击侧重解释经济周期的中期波动,而货币政策冲击则侧重分析短期经济周期波动,合理控制财政支出可以降低经济波动幅度,要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应保证资本投入适度增长,适时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增加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提升居民消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琳
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两个均衡以及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条件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运作机理和相机抉择,结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状态和所面临的具体困难,解析目前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运用实效,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国政府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支持的重点,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于艳萍 郭鹏飞 钱争鸣
通过建立结构式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就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动态效应作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波动较大,中长期总体效应为正面影响。而在加入货币政策变动影响后,它对经济增长在中长期效应为负面影响,货币供给总体表现为正面影响,两者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为正。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经济影响 SVAR 动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成樑
本文在Jones(1995)的R&D驱动的经济中内生化人力资本积累,进而考察了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财政政策是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条件。政府财政选择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财政支持不到位,没有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如果这些国家政府对教育和研发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则可能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R&D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志方 陈守东 孙彦林
减速治理背景下,政府官员廉洁程度与财政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动态关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基于赋予转移概率以时变特征的MS-TVTP模型,研究发现:中国腐败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并未呈现持续性改善趋势;政府廉洁状况的改善有助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提高,也有利于经济扩张区间的相对延长,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中国尚处于腐败较为严重区间且改善程度有限,导致这一促进作用并不十分突出;此外,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十分有限。
关键词:
产出缺口 财政政策 全球清廉指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严成樑 王弟海 龚六堂
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本文在一个资本积累与创新相互作用的框架下内生化劳动力供给,假设政府通过征收平滑的收入税为公共支出融资,并且将政府公共支出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研发性支出,从而考察了税收和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政府通过征收收入税为生产性公共支出融资时,收入税税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的关系,从而回到了Barro(1990)的结论,尽管本文强调的政府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Barro(1990)差别较大;在基准经济(benchmark economy)的参数环境下,财政支...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 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新瑜 黄先开
本文采用简化式向量回归模型,考察了在过去几十年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货币供给、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检验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否可归结为货币现象。并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通过分析、计算指出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最优控制目标
关键词:
简化式向量回归模型,残差,协方差,正交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俊杉
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构建比较静态分析框架对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货币化程度因素对我国政府财政扩张行为边际弹性影响进行分析。经验分析揭示,整体上,样本期内我国政府财政行为呈现波动扩张性态。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波动周期性因素是推动政府财政扩张的主要因素,而经济货币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财政扩张倾向,但是这种抑制效应远小于经济增长因素对财政扩张的推动效应。
关键词:
财政扩张 经济增长 经济货币化 赤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钟永红
本文通过一个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三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中国1978—2005年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特征。在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特性后发现:积极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果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要强于财政政策,长期内,积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一直有递减的正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挤出效应的影响,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呈负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脉冲响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甫
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把政府购买和货币同时引进效用函数中,建立一般模型,得出最优条件。然后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来讨论两者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一些结论:经济存在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在长期内,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货币呈非“超中性”;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相互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传锋
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论郑传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针对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言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自己的宏观政策目标。对我国而言,国民经济外向化的程度还不高,失业问题也难以在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