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6)
2023(7452)
2022(6365)
2021(5756)
2020(4971)
2019(11601)
2018(11478)
2017(23314)
2016(12125)
2015(13489)
2014(13583)
2013(13479)
2012(12476)
2011(11279)
2010(11838)
2009(11101)
2008(10415)
2007(9373)
2006(8486)
2005(7848)
作者
(34325)
(28718)
(28477)
(27557)
(18293)
(13538)
(12922)
(11205)
(10872)
(10316)
(10088)
(9488)
(9305)
(9196)
(9030)
(8969)
(8631)
(8239)
(8150)
(7700)
(7382)
(7109)
(6911)
(6720)
(6548)
(6521)
(6243)
(5899)
(5813)
(5626)
学科
(79391)
经济(79348)
管理(34350)
方法(30401)
(30028)
数学(28128)
数学方法(27642)
(23267)
企业(23267)
地方(18771)
(17251)
中国(15717)
(14681)
地方经济(13292)
业经(12763)
(12721)
农业(10477)
(10293)
收入(9533)
产业(9059)
(8862)
贸易(8856)
(8694)
金融(8694)
(8635)
(8500)
环境(8467)
理论(8439)
经济学(8207)
(7940)
机构
学院(179938)
大学(178621)
(90702)
经济(89254)
管理(69508)
研究(62196)
理学(60116)
理学院(59496)
管理学(58342)
管理学院(57998)
中国(46800)
(40269)
(36502)
科学(34795)
财经(31575)
(30927)
经济学(30402)
(28718)
研究所(27768)
经济学院(27099)
中心(26907)
(26273)
(23757)
财经大学(23338)
北京(23151)
业大(22400)
(22121)
(21045)
师范(20849)
(20345)
基金
项目(115049)
科学(91789)
基金(85641)
研究(83485)
(73632)
国家(73136)
科学基金(63700)
社会(56752)
社会科(54124)
社会科学(54110)
(44226)
基金项目(43824)
自然(39386)
自然科(38550)
自然科学(38543)
教育(38131)
自然科学基金(37837)
资助(37129)
(36158)
编号(32030)
重点(26016)
(25817)
(25712)
成果(25683)
国家社会(24506)
(23195)
教育部(22789)
课题(22462)
人文(22232)
创新(21923)
期刊
(104393)
经济(104393)
研究(58252)
中国(31858)
(31474)
管理(27567)
科学(23173)
学报(22959)
(21032)
经济研究(19587)
大学(18480)
学学(17869)
技术(17758)
财经(16863)
(15495)
金融(15495)
(14715)
业经(13998)
农业(13905)
统计(13578)
问题(13148)
教育(12720)
技术经济(11913)
(11701)
决策(10882)
(9221)
世界(9207)
商业(9095)
经济问题(8476)
经济管理(8054)
共检索到272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彦卿  
近年来,我国政府收入规模,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文章以1993年~2006年为实证分析区间,估计出我国最优政府收入规模为23%-30%,目前我国的政府收入规模已处在最优区间,因此,针对政府收入结构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正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物质和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过程。本文采用26个省级面板的数据,探讨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与规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进而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非生产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正面影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负面影响,会扩大地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一定遏制作用。另外,从三重维度上衡量,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因此,改革政府支出结构,调节政府支出规模,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渐进演变展开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警戒政府规模"进行有效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随着政府规模的逐步增大,由于税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影响逐步凸显,而政府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超过警戒水平时,"过度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将由"促进"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研究还发现,尽管我国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参数值有所下降,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相对不足,政府支出的增加仍有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富田  
政府和市场是动员经济剩余投入生产再循环的两种手段,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不同。该文通过对1997-2010年各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短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规模扩张增强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长期的经济增长则要依靠区域内金融深化程度提高。东部地区应当扩大政府规模和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中西部地区应当抑制政府规模、适度提升区域金融深化水平。地方政府依然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控制经济剩余的投向,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日渐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一个两部门内生增长迭代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不同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变化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凸显出财政规则对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允许发行公债为公共物质资本投资融资的原始赤字规则更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和改善政府财政状况,但经济均衡的稳定性将随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力度增加变得较为脆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马树才  
一、政府规模的度量政府规模指以职能和权力配置为基础,按一定组织原则建构的政府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政府规模包括内在规模和外在规模两个方面。内在规模指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范围及结构,即职能规模和权力规模。外在规模是指政府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的数量、结构以及行政成本消耗的数量,即机构规模、人员规模和费用规模。政府内在规模决定外在规模,但内在规模难以用指标进行衡量,所以在有关政府规模的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是政府外在规模的概念。根据政府外在规模的概念,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主要有三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陈小亮  陈彦斌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而政府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局面,那么政府部门能否进一步加杠杆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的典型特征,收集了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8年的季度数据,从外债占比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因此可以视为政府债务问题的“安全垫”,这有助于拓宽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会通过“外债占比偏低-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和“外债占比偏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这两条机制,弱化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外债占比偏低是我国在“防风险”方面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央政府具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但是,政府债务过于依赖内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未来我国可以适度优化外债规模,更好地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中寻求动态平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光南  李军  
本文通过英属和西葡属殖民地41个国家1970—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了制度、最优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验证了制度质量影响政府支出的产出效应和最优政府规模,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差异;英属殖民地由于制度质量高于西葡属殖民地,使得其最优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均高于后者,这从制度和政府规模的角度解释了殖民历史国家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考虑了影响最优政府规模的制度因素,并用实证结果支持了诺斯提出的宗主国制度影响殖民地政策的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录安  蔡洪合  王士权  王佩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已达20万亿,政府支出规模是否过大?单从经济方面而言,怎样的政府支出规模才能够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呢?本文借助于1991-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在运用C-D生产函数得出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政府支出占GDP的18%时,政府支出达到最优规模,而实际上政府支出占到了GDP的23.10%,这表明我国政府支出规模已经过大,如果能够减少政府支出规模,则政府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将更有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焱  
揭示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变化是合理调控政府消费规模和有效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1978—2011年的数据,运用阈值协整模型对我国政府消费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二者存在阈值协整关系,且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始终为负,当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至0.178 2(1978—1986年),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小;当政府消费占GDP比重下降至0.178 2(1987年左右),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发生非线性转移;随着政府消费规模的进一步降低(1996—2011年),政府消费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显著加强。实证结论表明,不断压缩政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营  王科  
引入政府支出挤出效应,借鉴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长期经济增长中政府支出存在最优规模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94-2012年29个省区数据,构建包含制度因素的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中政府支出规模存在双门槛水平,消费规模呈单一门槛特征;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递减,存在非线性"倒U型"曲线关系,规模超过最优门槛临界值的省份主要集中于西部。最后,稳健性检验支持了文章主要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池建宇  赵家章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波动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并对长期经济增长存在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1981—2016年以来中国30个省级区域财政收入和支出及其细分项目的波动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出波动性对长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收入的波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但政府支出的波动性提高则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财政收入的规模本身对长期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茵  沈明高  
宏观税负和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均有重要影响。剔除经济发展水平对税收的正向影响后,1999年至2007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较高,且税负水平的快速上升显著降低了经济总量的上升。在主要税种中,营业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最弱,而个人所得税的负效应最强。短期,增加营业税而相应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在不改变税收总量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拴友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关于经济增长与政府规模的经验研究 ,认为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对总产出的边际效应 ,并利用生产函数框架 ,估计了我国政府劳务的生产力、最优规模及其增长含义 ,发现我国政府劳务是显著生产性的 ;其边际生产力显著大于 1 ,说明政府劳务供给不足 ,扩大公共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的最优规模占 GDP的比重约为2 6 .7%。这试图为我国扩大政府规模和提高财政比重提供理论依据 ,设定目标和界限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从长期看我国包括教科文卫支出的政府消费可翻一番 ,即从目前占 GDP的约 1 2 %提高到2 5 % ,财政总收入和支出最终可提高到占 GDP的 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