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25)
- 2023(21398)
- 2022(18282)
- 2021(16996)
- 2020(14525)
- 2019(32703)
- 2018(32337)
- 2017(62161)
- 2016(34159)
- 2015(37956)
- 2014(37216)
- 2013(36495)
- 2012(33626)
- 2011(30131)
- 2010(30140)
- 2009(27798)
- 2008(27626)
- 2007(24508)
- 2006(21621)
- 2005(19058)
- 学科
- 济(135225)
- 经济(135072)
- 业(113584)
- 管理(108687)
- 企(99674)
- 企业(99674)
- 方法(60793)
- 数学(50023)
- 数学方法(49357)
- 财(40899)
- 农(40468)
- 业经(37695)
- 中国(35240)
- 农业(27817)
- 学(27484)
- 务(27154)
- 财务(27073)
- 财务管理(27029)
- 制(26531)
- 地方(26510)
- 技术(26380)
- 企业财务(25645)
- 贸(24877)
- 贸易(24862)
- 理论(24495)
- 易(24183)
- 和(22676)
- 策(22475)
- 划(21676)
- 银(20526)
- 机构
- 学院(479085)
- 大学(476201)
- 济(192154)
- 管理(189748)
- 经济(188142)
- 理学(163643)
- 理学院(161849)
- 研究(160500)
- 管理学(159074)
- 管理学院(158181)
- 中国(121011)
- 京(101286)
- 科学(100908)
- 财(90094)
- 农(86499)
- 所(81323)
- 业大(75411)
- 研究所(74009)
- 中心(73053)
- 江(72344)
- 财经(71207)
- 农业(68067)
- 经(64894)
- 北京(63398)
- 范(60355)
- 师范(59633)
- 院(58582)
- 州(57518)
- 经济学(57008)
- 财经大学(52785)
- 基金
- 项目(325711)
- 科学(255570)
- 基金(235802)
- 研究(233756)
- 家(207844)
- 国家(206073)
- 科学基金(176477)
- 社会(147042)
- 社会科(139387)
- 社会科学(139352)
- 省(128326)
- 基金项目(124427)
- 自然(116748)
- 自然科(114099)
- 自然科学(114069)
- 自然科学基金(112050)
- 划(107861)
- 教育(107392)
- 资助(97434)
- 编号(94183)
- 成果(75416)
- 重点(73387)
- 部(70946)
- 创(70080)
- 发(69849)
- 课题(65360)
- 创新(65043)
- 科研(62527)
- 国家社会(60415)
- 教育部(60355)
- 期刊
- 济(211808)
- 经济(211808)
- 研究(137364)
- 中国(92226)
- 学报(79646)
- 农(78523)
- 管理(74606)
- 科学(72306)
- 财(71874)
- 大学(60171)
- 学学(57160)
- 农业(53729)
- 教育(50898)
- 技术(44002)
- 融(42098)
- 金融(42098)
- 业经(36259)
- 财经(34756)
- 经济研究(33615)
- 业(30813)
- 经(29916)
- 问题(27352)
- 技术经济(25164)
- 科技(24692)
- 版(23492)
- 现代(22277)
- 图书(21768)
- 商业(21442)
- 统计(21132)
- 理论(21042)
共检索到707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千卉 张玉臣
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探究政府直接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高新技术减免税对独立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的激励效果及长短期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三类创新激励政策均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但其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政府直接补贴短期对内部独立研发促进效果最好,挤出外部技术引进;研发加计扣除长期促进效果更好,尤其是对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高新技术减免税短期对外部合作研发与外部技术引进的促进作用更好,尤其是对与国内高等学校的合作研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美玲 张立杰 张壮壮
中国政府激励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科学评估激励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双元创新视角,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激励政策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对探索式创新的激励效应较开发式创新更明显。异质性表明:中部地区政府补助对探索式创新的激励效应最明显,而西部地区政府补助更偏向于开发式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普遍激励效应,更适应东部地区,且效果优于政府补助。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受到的激励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地,政府激励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预期收益促进双元创新。对此,政府应提高政策激励的靶向性,实施差异化政策;企业应深化双元创新思想,更加注重探索式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焦智康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命题,而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研发投入。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我国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类激励政策。目前学界对政府研发激励政策效果如何有颇多争议。本文以我国工业企业研发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通过广义矩估计模型等多种模型,从微观层面对政府投入的效果进行多维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激励政策的两种工具适用条件和环境有所不同,如东中部地区适宜采用税收减免优惠,而东北地区则建议直接采取补贴。此外国有性质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对政策有不同反应。通过分类挖掘政府影响企业研发的有效工具组合,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睿昕 李姚矿
本文选取2015—2020年沪深A股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技术归纳企业年报中政府补贴部分的创新关键词,精确科学地度量政府创新补贴水平,并进一步分析两类政府创新政策如何影响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实证结果表明,创新补贴对数字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呈现U型效应,而税收优惠政策对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生抑制效应。交叉效应结果表明,两类政策工具对数字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形成相互抑制的效应。渠道机制表明,政府创新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对数字企业的正面预期,缓解数字企业融资约束同时提升数字企业价值,从而影响数字企业创新活动。本研究丰富了关于数字企业创新在微观层面的实证检验,为我国政府创新政策的精准施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海江涛 仲伟俊
以两个参与企业为研究对象,假定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技术学习能力,分析了政治文化因素影响下政府决策者在固定奖励竞赛和第一价格拍卖这两种方式中选择的策略问题。构造数理模型,将探讨的政治文化因素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政府部门寻求参与企业投入最大化;第二种是政府部门希望获得最高的福利剩余;第三种是政府部门希望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风险因素以及两个企业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别程度对政府选择技术获取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钰子 汤子隆 常曦 曹铭
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要求,借助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宏观区域经济的面板数据,检验地方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的确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然而不同属性产业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有显著差异。在区分企业属性差异的条件下,产业政策也有着明显的异质性效果。进一步地,地方性法规形式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利用补贴和税收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而地方政府规章形式的产业政策则无此效果。特别地,恰当的地方政府行为激励,能够引导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这对于地方性法规而言更是如此。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技术和资金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要素,采用2014-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数据,对技术信息获取、政府科技资助是否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信息获取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积极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活动有明显"抑制效应";技术信息获取与政府科技资助协同作用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对厘清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能力是"扶持效应"抑或"抑制效应",及如何建设技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制定政府科技资助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书德 张勇 葛旭波 赵枫
跨国公司普遍将获取外部创新资源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手段,注重在整体谋划基础上有策略地获取利用外部知识和技术。本文以电力行业的3家国际领先跨国公司为对象,对跨国公司如何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问题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获得4个方面的发现:一是在合作对象选择上,特别重视与学术机构开展研究合作,并重视从创新网络中识别和选择合作伙伴;二是在合作方式选取上,针对产业伙伴与学术机构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三是在国际化资源获取上,主要依靠子公司或设立研发中心等3种途径向全球范围延伸获取创新资源;四是在合作风险控制上,分别采取了合适的措施控制知识整合、合作参与、知识产权等关键风险。
关键词:
获取资源 开放式创新 跨国公司 电力企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思霞
本文以推动企业生产率为目标,通过一项“省(或以上)政府批设经济技术开发区(含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实验,基于2002—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评估了政府投资激励政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效应上,政府投资激励政策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传导机制发现,政府的税收庇护逆向刺激企业产生“政策依赖”和“政府保护”预期,降低了企业生产率改进动力;但政府投资激励政策产生的“金融外部性”效应和“劳动力池”效应,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研究还分别从行业间异质性反应、政策效应的时间动态趋势和企业特征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涛 叶元煦
本文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企业创新活动与政府环保目标的关系及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中的博弈环节等,提出了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技术创新 环境规则 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宇 雷琳
选取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行为激励、绿色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行为激励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区分激励行为来看,短期内财政分权激励的促进作用更突出,长期内行政分权激励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绿色产业政策出台可以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行为激励与绿色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行业与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技术制造业和国有企业中影响更显著。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绿色产业政策在政府行为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因时制宜,实施差异化政府行为激励;因企制宜,出台针对性绿色产业政策;因地制宜,推进高效化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宇 雷琳
选取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政府行为激励、绿色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行为激励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区分激励行为来看,短期内财政分权激励的促进作用更突出,长期内行政分权激励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绿色产业政策出台可以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行为激励与绿色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行业与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技术制造业和国有企业中影响更显著。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绿色产业政策在政府行为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因时制宜,实施差异化政府行为激励;因企制宜,出台针对性绿色产业政策;因地制宜,推进高效化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鹏 高妍伶俐
本文运用2001~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技术获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基础、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积累的不同,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技术获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着地区效应,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吸收技术获取的能力也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同时,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对全国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但国外技术引进和购买国内技术对全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克任
中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效率差异的比较分析孙克任一、引言任何统计数值的大小、高低、快慢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相对性赋予了统计数值的生命,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全国统计年鉴中,按不同的标准,对全国工业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骥 何平平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 ,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加入WTO后 ,将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从政策激励层面上探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并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