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52)
2023(14780)
2022(13044)
2021(12378)
2020(10463)
2019(24101)
2018(23807)
2017(46143)
2016(24974)
2015(28263)
2014(27862)
2013(27255)
2012(24939)
2011(22183)
2010(21889)
2009(19885)
2008(19083)
2007(16618)
2006(14227)
2005(11829)
作者
(69461)
(57668)
(57429)
(54791)
(36754)
(27641)
(26202)
(22937)
(22010)
(20435)
(19764)
(19225)
(18129)
(17997)
(17780)
(17623)
(17260)
(17161)
(16511)
(16452)
(14165)
(14041)
(13982)
(13315)
(12861)
(12755)
(12751)
(12687)
(11607)
(11340)
学科
(97355)
经济(97160)
管理(74458)
(67528)
(57545)
企业(57545)
方法(49935)
数学(42818)
数学方法(42143)
(26675)
(25920)
中国(24426)
业经(22151)
(21241)
地方(19039)
理论(18386)
农业(17415)
(16904)
(15999)
(15766)
贸易(15759)
技术(15738)
(15536)
财务(15455)
财务管理(15417)
(15292)
环境(14890)
企业财务(14597)
(14114)
(12802)
机构
大学(345095)
学院(344183)
管理(141654)
(133410)
经济(130570)
理学(124568)
理学院(123247)
管理学(120737)
管理学院(120106)
研究(108955)
中国(79744)
(71830)
科学(69120)
(61027)
(55302)
业大(53073)
(52945)
中心(50936)
财经(49535)
研究所(48607)
(47983)
(45305)
(44851)
师范(44404)
北京(44339)
农业(43299)
(39878)
经济学(39532)
(39229)
财经大学(37277)
基金
项目(246715)
科学(194838)
基金(179941)
研究(179719)
(156289)
国家(154989)
科学基金(134478)
社会(113589)
社会科(107017)
社会科学(106984)
(96681)
基金项目(95674)
自然(88686)
自然科(86652)
自然科学(86632)
自然科学基金(85018)
教育(83800)
(80988)
资助(74356)
编号(73751)
成果(58730)
重点(54607)
(54480)
(51363)
(51133)
课题(49894)
创新(47799)
科研(47449)
教育部(46997)
大学(46478)
期刊
(137689)
经济(137689)
研究(94563)
中国(61384)
学报(54616)
管理(50609)
科学(50116)
(49682)
(46703)
大学(41960)
学学(39609)
教育(38796)
农业(34880)
技术(31487)
(24029)
金融(24029)
业经(23368)
财经(23156)
经济研究(21706)
(19691)
图书(18059)
问题(18006)
(17468)
科技(16896)
(16441)
技术经济(16405)
理论(16307)
统计(16106)
实践(15038)
(15038)
共检索到479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康  刘意  肖静华  刘亚平  
现有自组织构建研究强调外在权威不介入或尽量避免介入,但由于食品安全治理的复杂性,政府介入自组织构建不可避免,既有文献对政府介入下的自组织如何构建缺乏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深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与会员企业从单一监管体制向社会共治模式转型的案例研究发现,外在权威介入下也可以成功构建自组织,构建过程包括获取社会资本、组织学习、规则谈判和干中学4个关键环节。政府介入表现为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针对获取社会资本和干中学两个关键环节,政府需要"有所为"而进行直接支持;针对组织学习和规则谈判两个关键环节,政府则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胜  王硕  安玉发  唐卫红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在食品行业实施了一项旨在强化食品行业相关主体之间信息交流为特征的"食品交流工程"(Food Communication Project,简称"FCP")。本文在深入分析日本FCP的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考察了FCP"交流关键点"的构成和实施案例。研究表明,日本FCP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信任。日本FCP明确政府角色定位、重视源头监管、强调企业主导、立足消费者优先以及引导非食品企业参与治理的做法,对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胜  王硕  安玉发  唐卫红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在食品行业实施了一项旨在强化食品行业相关主体之间信息交流为特征的"食品交流工程"(Food Communication Project,简称"FCP")。本文在深入分析日本FCP的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考察了FCP"交流关键点"的构成和实施案例。研究表明,日本FCP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信任。日本FCP明确政府角色定位、重视源头监管、强调企业主导、立足消费者优先以及引导非食品企业参与治理的做法,对探索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璐玭  
食品安全规制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规制过程中涉及政府部门、生产者和经营者、行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不同的主体在食品安全治理目标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建立社会共治体系,发挥共治主体的合力。鉴于此,本文通过美国、欧盟食品安全规制的社会共治体系的法律依据和治理主体的职权,分析两个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共治体系上的差异和相同点。进而得出,中国需要发挥政府部门治理主体的合力、推进共治法律体系的规制效应以及引导社会共治多元主体的合作参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璐玭  
食品安全规制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规制过程中涉及政府部门、生产者和经营者、行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不同的主体在食品安全治理目标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建立社会共治体系,发挥共治主体的合力。鉴于此,本文通过美国、欧盟食品安全规制的社会共治体系的法律依据和治理主体的职权,分析两个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共治体系上的差异和相同点。进而得出,中国需要发挥政府部门治理主体的合力、推进共治法律体系的规制效应以及引导社会共治多元主体的合作参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康  刘意  赵信  
现有研究多从理性假设出发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作用,鲜有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具体条件和情境。本文构建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的媒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三个重要约束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感知声誉损失的敏感程度,二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主观价值判断,三是政府需要对监管保持常态化而非"运动式"监管处罚。因此,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要策略有四:(1)社会声誉机制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重要前提,除惩罚和问责外,监管者还可采取判罚违规者社会服务令等多种方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有华   李冰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存在地区差异,即珠三角地区公众参与、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政府监管的满意度低于港澳地区。随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治理中政府监管满意度对公众参与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参与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公众参与产生正向影响。食品受害经历对风险感知和参与态度有正向影响,进而促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即有食品受害经历的个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愿更高。研究结论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跨界合作与社会共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康  刘意  赵信  
现有研究多从理性假设出发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作用,鲜有探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具体条件和情境。本文构建有限理性假设条件下的媒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三个重要约束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感知声誉损失的敏感程度,二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主观价值判断,三是政府需要对监管保持常态化而非"运动式"监管处罚。因此,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要策略有四:(1)社会声誉机制是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重要前提,除惩罚和问责外,监管者还可采取判罚违规者社会服务令等多种方式提高社会声誉机制的有效性;(2)媒体对食品安全违规行为或事件进行持续跟踪调查或深度报道,而非"运动式"报道或采访;(3)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既需要权威媒体介入,也需要新媒体介入,形成全覆盖的媒体监督体系,才会对违规生产行为构成足够震慑;(4)媒体参与社会共治的监督尽可能采取媒体群体监督的模式,既需要从体制和社会责任感上建立制度和规则来参与,也需要从选拔合适的媒体记者角度来参与社会共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杨楠堃  刘亚平  
在食品市场违规发现概率低的情况下,以契约为主的监管制度即使加大处罚力度、扩大监管面、提升检测技术也难以对违规行为构成可信威胁。食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使食品中信任品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大,即使通过可追溯体系、以社会监督为核心的信息披露等策略,要大幅提高食品市场的违规发现概率也是困难的,或者其成本是社会难以接受的。因此,针对违规发现概率低的困局,本文提出可行的治理政策是:政府适当提高发现概率后,利用社会公众的心理行为形成社会震慑效应。这里,适当提高的发现概率构成政府向食品安全利益相关方发送的一种社会震慑信号,通过动态博弈形成新的市场分离均衡。然而,这种社会震慑信号从长期来看依然是高成本的,需要通过震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康  赖金天  肖静华  
本文聚焦于探讨社会共治体制下食品供应链质量协同与单一监管体制下的差异,并通过结果讨论提出相应的制度需求。在单一监管体制下,食品供应链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来降低契约的不完备程度,一是建立可追溯体系,二是设计有效的组织形式,三是建立双边契约责任传递,由于对三者的协同缺乏需求,从而使各自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劣势无法得到有效弥补。在社会共治体制下,由于对三者的协同有迫切需求,因此,通过三者的协同形成混合治理,能够实现食品供应链质量的有效协同。具体而言,以纵向联合为代表的组织形式设计能降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协调成本,从而激励企业更主动地进行可追溯体系建设,而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又有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的纵向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清光  陆姣  吴林海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注重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本文构建了生猪经销商与屠宰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越小,贩运的数量越少,被无害化处理时遭受损失越大,其重视原料安全的可能性就越大。分别以药残超标、运输途中死亡两种情况无害化处理生猪原料作为实证案例,实证分析了不同贩运规模的生猪经销商选择重视原料安全与屠宰企业执行严格检查概率之间的关系。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屠宰企业的监管,提高屠宰企业自治能力以及减少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怡  宋宗宇  
日本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以双向沟通机制、风险素养培养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为核心,形成了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但在核泄漏事故中仍呈现出交流手段陈旧,交流方案滞后,专家与公众的风险认知差等问题。我国应在总结日本经验的基础上,以"社会共治"理念为引导,通过明确风险交流主体的定位,搭建多样化信息沟通平台,建立风险交流公众参与机制,加强风险交流的国际合作来推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的建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宁  
近年来,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各种恶性案件不断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本文从社会规制理论入手,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了食品安全中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认为这是市场本身无力也不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政府必须进行规制。同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乔大丽  
药品安全问题综合了民生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相较于传统的政府一元主体的治理模式,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更加关注各利益相关方的自我拘束和自我完善功能,强调发挥主体责任意识,是新时期回应药品安全公众关切的因应之道。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有利于缓解药害事故频发的社会现实,有利于打破传统药品安全规制所陷入的恶性循环,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政府一元治理主体的积弊及治理能力不足等阻碍因素,必须以治理理念嬗变为前提、以行政问责强化为关键、以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为重点、以监管能力提升为保障建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治理模式,推动药品安全治理取得实效。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华  温晋锋  刘增金  
基于社会共治视角,研究了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理论分析表明,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是企业食品安全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纵向协作和企业禀赋因素也会导致企业食品安全行为产生差异。通过对194家食品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以上命题假说。实证结果表明:(1)行业自律越严格的企业,食品安全行为越规范。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国际或国家标准的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更加规范;(2)社会监管中的政府监管对食品安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发现概率和处罚力度越大,企业食品安全行为越规范;(3)社会监管中公众监管并未对企业食品安全行为产生影响。现实中公众监管还远未发挥对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的规范作用;(4)纵向协作过程中,添加剂采购渠道变量反向、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食品销售渠道变量正向、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此外,管理者年龄、企业产品类型等都会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