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9)
- 2023(13004)
- 2022(11140)
- 2021(10227)
- 2020(8853)
- 2019(20206)
- 2018(20091)
- 2017(39338)
- 2016(21414)
- 2015(24264)
- 2014(24643)
- 2013(24765)
- 2012(23953)
- 2011(22029)
- 2010(22674)
- 2009(21707)
- 2008(21639)
- 2007(19869)
- 2006(17928)
- 2005(16756)
- 学科
- 济(110563)
- 经济(110454)
- 管理(56915)
- 业(55313)
- 企(40820)
- 企业(40820)
- 方法(40434)
- 数学(35865)
- 数学方法(35616)
- 中国(33057)
- 地方(28300)
- 农(27950)
- 财(24623)
- 制(21580)
- 业经(21497)
- 学(21193)
- 银(20620)
- 银行(20589)
- 行(19830)
- 融(19406)
- 金融(19404)
- 贸(18632)
- 贸易(18618)
- 农业(18614)
- 易(17963)
- 地方经济(16642)
- 环境(14785)
- 发(14375)
- 和(14150)
- 体(13776)
- 机构
- 大学(321610)
- 学院(320872)
- 济(145109)
- 经济(142084)
- 管理(117777)
- 研究(117410)
- 理学(98232)
- 理学院(97066)
- 管理学(95637)
- 管理学院(95006)
- 中国(94311)
- 财(70354)
- 京(70097)
- 科学(68924)
- 所(61510)
- 研究所(54935)
- 财经(53878)
- 农(53798)
- 中心(53037)
- 江(50623)
- 经(48580)
- 北京(46186)
- 经济学(45988)
- 业大(44700)
- 范(42004)
- 院(41819)
- 师范(41639)
- 农业(41459)
- 经济学院(41246)
- 州(40357)
- 基金
- 项目(194537)
- 科学(151105)
- 研究(144435)
- 基金(138665)
- 家(120163)
- 国家(119130)
- 科学基金(99559)
- 社会(91771)
- 社会科(86915)
- 社会科学(86892)
- 省(75843)
- 基金项目(72464)
- 教育(64790)
- 划(63765)
- 自然(61129)
- 自然科(59539)
- 自然科学(59519)
- 编号(58822)
- 自然科学基金(58437)
- 资助(58371)
- 成果(49629)
- 发(47403)
- 重点(44248)
- 部(43470)
- 课题(41725)
- 创(39108)
- 发展(38523)
- 展(37942)
- 国家社会(37668)
- 性(37188)
- 期刊
- 济(175011)
- 经济(175011)
- 研究(107722)
- 中国(67620)
- 财(53603)
- 农(49711)
- 学报(47426)
- 科学(44173)
- 管理(43475)
- 融(40776)
- 金融(40776)
- 大学(36200)
- 学学(34153)
- 农业(32793)
- 教育(31339)
- 经济研究(28795)
- 业经(27658)
- 财经(27587)
- 技术(27522)
- 经(23717)
- 问题(23510)
- 贸(18991)
- 技术经济(17997)
- 业(17041)
- 国际(16632)
- 理论(16583)
- 统计(16560)
- 商业(15917)
- 世界(15826)
- 经济问题(15098)
共检索到515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华丽 陈建成
森林保险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森林保险经济属性的界定、森林保险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森林保险补贴的经济学分析,探讨该制度存在的经济学基础,以期为我国建立既能分散林业生产风险、弥补林业生产损失,又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林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构建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体系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森林保险 政府支持 外部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改艳 彭婵娟 徐学荣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昂成本及很低的投保率使农业保险难以商品化和市场化,需要政府介入以扩大其有效需求;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品和优值品,需要政府通过补贴方式强制或鼓励农民投保;农业保险较强的外部经济性,需要政府介入以节约其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政府支持农业保险会增加社会福利;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特殊性及技术障碍的解决离不开政府支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希熙 刘颖
运用市场供求平衡原理,从森林保险市场失灵的价格因素、森林保险的双重外部效应、森林保险的公共性以及财政补贴对森林保险的效应4个方面分析了森林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森林保险市场的建议,如国家立法、开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以及森林保险产品设计的市场化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璐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农业保险属于混合产品中的第三种类型,是具有利益外溢特征的产品。农业保险既具有公共产品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存在正外部性,使消费者和供给者的成本利益失衡,而供需双方又都无法确切地对正外部性效用进行收费,最终导致效率的损失。因此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发挥其职能对市场失效进行调解,根据我国国情,政府可以从经济、法律和行政角度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从而实现农业保险产品资源配置的最优。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混合产品 正外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宇 罗小荷
森林资源产权是产权经济学运用于林业领域中所建立的一个特殊范畴。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产权普遍存在着模糊与弱化的现象,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产权情况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改革方法和构建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问题 产权经济学 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华 胡品平 徐正春 刘飞鹏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制度收益的制度绩效分析方法,引入斯密德的状态、结构、绩效(SSP)分析范式,对中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制度设计与目标产生了背离。建议对生态公益林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管治,而对商品林逐步取消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森林限额采伐 制度成本 制度收益 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贵松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在探讨了森林旅游资源特性的基础上,对森林旅游经营者在经营中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分析。为解决森林旅游负外部性问题,除了政府改善控制外,还可以采用对经营者征税费和改革游客的收费制度等措施。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旅游资源 负外部性 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叶蜀君 杨若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保险发展缓慢,这与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目前保险业迅速上升的势头很不相称。对此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业保险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的供需矛盾,得出政策支持农户和保险公司的必要性,提出要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同时进行补贴和相关政策支持来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观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力 王建伟
本文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参保率偏低、成本高,纯粹商业性保险难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商业保险的必要性及其产生的经济效应,揭示了地方政府通过借助商业保险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可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政府介入中小企业商业保险的有效机制,即如何从供求两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保险的政策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杨晓智
循着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结构主义路径,本文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森林利用结构演变的基本特征。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各国森林利用的经验数据,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刻画经济发展和森林利用结构演变之间关系的森林利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利用结构表现出从以燃料利用为主过渡到以材料利用为主、再到以原料利用为主、最后进入以生态利用为主的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森林利用结构 阶段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闻媛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是当前各国或地区政府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政府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鉴于政府的调控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市场调控的不完善并非政府介入的充分条件。于是实践中应谋求两者的最佳组合,使效率损失最小。据此,文章总结出政府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遵循的三个原则:选择性、倡导性和服务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华林 刘娜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作为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其优势在于不仅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且可以降低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增加金融市场交易收益,提升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容易造成内部协调困难,监管难度增大,以及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增加等。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融合的前提条件:相对成熟的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水准较高的内部管理;条件成熟的技术平台等。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
保险市场 资本市场 融合发展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波 刘源
论文在回顾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与现阶段效果基础上,结合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属性,运用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政府不介入状态下农业保险的困境进行了解释;说明了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中的责任定位,认为对于农业保险存在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均衡问题的最适当解决方法是"政府干预+市场化经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华丽
一方面国家财政救灾支出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作为减轻政府救灾压力的有效措施之一的森林保险在我国依然存在着供需不足的双重矛盾。文章通过建立森林保险需求的理论模型,揭示林农森林保险的最优选择;分析保险价格水平、风险厌恶类型、政府补偿的强度和频率的变化对林农保险支出的影响;指出灾后政府救助会降低林农灾前购买保险的需求,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保险 灾害救助 保险支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弘 蔡卫星
自主创新是中国政府的国家战略,政府采购被视为落实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学上分析,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自主创新需要政府扶持;而政府采购以其独特的内在效应,成为支持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政府采购 自主创新 经济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