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0)
- 2023(14956)
- 2022(12096)
- 2021(10948)
- 2020(9219)
- 2019(20196)
- 2018(20008)
- 2017(38620)
- 2016(20944)
- 2015(22953)
- 2014(22908)
- 2013(22475)
- 2012(20164)
- 2011(17875)
- 2010(17966)
- 2009(17345)
- 2008(17439)
- 2007(16075)
- 2006(14319)
- 2005(13379)
- 学科
- 业(89356)
- 济(88931)
- 经济(88786)
- 管理(80346)
- 企(79847)
- 企业(79847)
- 方法(36629)
- 财(33263)
- 业经(30446)
- 农(30382)
- 数学(28196)
- 数学方法(28032)
- 中国(24618)
- 制(23309)
- 务(22342)
- 财务(22313)
- 财务管理(22280)
- 农业(21252)
- 企业财务(21199)
- 技术(19044)
- 体(17321)
- 划(16161)
- 贸(15872)
- 贸易(15860)
- 策(15628)
- 易(15419)
- 银(15415)
- 银行(15377)
- 融(15305)
- 金融(15303)
- 机构
- 学院(305437)
- 大学(301913)
- 济(131706)
- 经济(129302)
- 管理(122430)
- 理学(104922)
- 理学院(103941)
- 管理学(102646)
- 管理学院(102081)
- 研究(99430)
- 中国(80449)
- 财(66566)
- 京(62839)
- 科学(58023)
- 农(56264)
- 财经(51559)
- 所(49973)
- 江(47383)
- 经(46836)
- 中心(45979)
- 业大(45787)
- 研究所(44444)
- 农业(44108)
- 经济学(40404)
- 北京(39083)
- 财经大学(37992)
- 州(36664)
- 经济学院(36507)
- 院(35354)
- 商学(34861)
- 基金
- 项目(198197)
- 科学(157835)
- 基金(146762)
- 研究(143654)
- 家(128043)
- 国家(126893)
- 科学基金(110114)
- 社会(95257)
- 社会科(90376)
- 社会科学(90353)
- 基金项目(77914)
- 省(77497)
- 自然(70534)
- 自然科(68969)
- 自然科学(68946)
- 自然科学基金(67828)
- 划(64160)
- 教育(63795)
- 资助(58350)
- 编号(55708)
- 创(44793)
- 成果(44666)
- 重点(44065)
- 部(44012)
- 业(42883)
- 发(42288)
- 制(41991)
- 创新(41151)
- 国家社会(40244)
- 课题(38172)
- 期刊
- 济(152302)
- 经济(152302)
- 研究(90971)
- 中国(62282)
- 财(56332)
- 农(53323)
- 管理(50959)
- 学报(46725)
- 科学(44527)
- 大学(36274)
- 农业(35560)
- 学学(34880)
- 融(33800)
- 金融(33800)
- 财经(27018)
- 业经(26774)
- 技术(25234)
- 经济研究(24064)
- 经(23179)
- 教育(23079)
- 业(20937)
- 问题(20157)
- 技术经济(16792)
- 科技(15617)
- 贸(15554)
- 现代(15330)
- 商业(15185)
- 财会(15175)
- 世界(15086)
- 版(14898)
共检索到465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祥松 刘敬
科技水平偏低制约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本文使用《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测度中国制造业30个地区28个大类1998—2016年的科技水平,实证检验政府支持与市场化程度对科技进步的作用。结果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科技水平提升显著,主要通过向国际先进水平攀升促进制造业科技进步;(2)高端制造业科技水平在"十二五"期间有所下降,产生了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与高端制造业科技水平下降的非正常现象;(3)中低端制造业科技水平进步主要依靠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支持不利于中低端制造业科技水平由国内先进水平向国际先进水平攀升;(4)政府支持有力地促进了高端制造业科技水平进步,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高端制造业向国际先进水平攀升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政府需要更好地发挥在高端制造业科技进步中的支持作用,才能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行业竞争力,实现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高端攀升。
关键词:
制造业 科技进步 政府支持 市场化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
香港的工业,主要是指其制造加工业。香港制造业的发展条件先天不好,一无资源,二无广阔的内需市场,三是场地紧张。但是香港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却有很强的竞争力,如电子、制衣、钟表、塑料、玩具等制品的出口量和值名列世界前茅。制造业的成功使香港成为远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为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晋升为国际著名的经济大都市立下了汗马功劳。制造业的竞争力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以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这是一条普遍规律。香港的本地科学技术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而在引进和实际应用外国科技方面却有很大的优势,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科技和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大国博弈。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中国在全世界工业制造版图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位置。正确判断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中的位置对于战略制定极为重要,中国高端制造业已经由对西方的紧密追随(跟跑)、并行竞争(并跑),开始迈向超越领先(领跑)的阶段。中国在技术进步层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关键的"卡脖子技术"领域要加强自主研发力度,同时要系统推进整个国家的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创新、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和国家治理机制创新。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高度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轶群
本文使用协整法测度了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并通过面板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的作用。研究显示:一是制造业中各类技术行业在近几年均呈现产能过剩趋势,且中技术行业的产能过剩较高、低技术行业更为严重。二是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技术进步推动中技术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最大,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次之,而对高技术行业的作用最弱。政府干预会改变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作用,体制性产能过剩在技术进步角度仍然适用。三是政府干预的作用路径符合平滑转移过程,政府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轶群
本文使用协整法测度了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并通过面板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的作用。研究显示:一是制造业中各类技术行业在近几年均呈现产能过剩趋势,且中技术行业的产能过剩较高、低技术行业更为严重。二是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技术进步推动中技术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最大,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次之,而对高技术行业的作用最弱。政府干预会改变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作用,体制性产能过剩在技术进步角度仍然适用。三是政府干预的作用路径符合平滑转移过程,政府干预超过门槛值后,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正向作用将不断弱化,并会逆向转化。此外,产能过剩也会随着经济周期发生变化。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武宵旭 任保平 葛鹏飞
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探讨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资本要素市场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僵尸化的发生概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化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加企业资产收益率、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减少企业政府补贴渠道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僵尸化风险。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资本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僵尸化的抑制作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相比于国有企业、外资及港澳台企业,提高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可以更加明显地降低民营企业僵尸化的发生概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健旋
本文从智能技术、智能应用和智能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各省级单位2001—2016年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熵权法作为衡量方法,评价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和省际制造业智能化差异;从内源和外源等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呈现出逐年递升态势,智能应用水平超越智能技术和智能效益水平,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特色,也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持续提升的动力;(2)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无论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还是其分指标指数,东部地区均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3)从总体来看,技术研发、成本压力和人力资本是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制造业 智能化 评价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炎炎 高山行 王钦 杨张博
政府资金支持与市场环境是新产品绩效的重要前因。文章从产业层面出发,利用医药制造业29个省份1995—2014年的政府支持和新产品绩效数据,以及29个省份1997—2009年的市场化指数数据,通过VAR模型及后续分析研究政府支持和市场环境与新产品绩效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资金支持的效果在产业发展初期明显,而在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区域不显著。市场环境的提升与新产品绩效间呈现先负向后正向的波状影响。进一步的,市场环境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政府支持;上述关系在东、中、西三个地区存在差异。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加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松强 蔡文洁
知识溢出是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文章从知识溢出路径出发,基于知识溢出双主体视角,结合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知识溢出、企业合作与产业集群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知识溢出显著促进了产业集群升级,对企业合作亦有积极作用;企业合作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政府支持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机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全民 王倩 王东旭 张茹莹
为深入探究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模式及区域异质性,基于我国部分地区出台的24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采用文本挖掘、共词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地方政府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分析框架,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5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PMC),选择广东、山东、江苏、安徽、陕西、吉林六省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均值比较和凹陷指数分析方法找出政策优化路径。结果发现:(1)各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呈现内在一致性,只是具体支持方式存在一定差异;(2)各省政策总体较为合理,指数得分排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东部省份的政策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3)六省政策在转型依托和实现功能两方面表现优异,但在转型路径、支撑保障以及政策工具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要加强运用强制型政策工具等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畅 马永军
制造业服务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并且政府补贴在其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补贴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经验丰富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充分考虑企业特征差异和构建合理有效的政府补贴机制是提升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企业绩效 政府补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丽虹 王硕
与现有文献分别从融资方式和融资环境角度研究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问题不同,文章利用2003-2008年我国非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主要考察了融资缺口和市场化程度对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增大,其信贷可得性有所提高,但新增的信贷融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的资金缺口;同时,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融资缺口较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较低。文章研究表明,小企业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小企业面临更严重的信贷约束,而企业规模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显著影响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赜琳
本文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制造业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变动趋势。首先在边界效应模型框架下,考察了产品自身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的影响,重点考察地方保护的影响;其次运用动态估计方法分析了1997—2006年区际贸易壁垒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区间距离及地方保护等对制造业区际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11个制造业部门中,纺织、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的地方保护最为严重,紧接着是交通运输设备、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机械、化工、电子等制造业,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保护最弱;1997以来中国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势不是趋同而是向着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
关键词:
地方保护 产业趋同 边界效应 市场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