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8)
- 2023(11273)
- 2022(9450)
- 2021(8501)
- 2020(6912)
- 2019(15366)
- 2018(14972)
- 2017(28043)
- 2016(14634)
- 2015(16249)
- 2014(15718)
- 2013(15492)
- 2012(14730)
- 2011(13476)
- 2010(13738)
- 2009(12650)
- 2008(12420)
- 2007(11590)
- 2006(10472)
- 2005(9773)
- 学科
- 济(68872)
- 经济(68819)
- 业(48867)
- 管理(48297)
- 企(39428)
- 企业(39428)
- 中国(23699)
- 技术(23191)
- 方法(22185)
- 地方(20839)
- 农(19704)
- 数学(18769)
- 数学方法(18651)
- 业经(17273)
- 财(15491)
- 技术管理(14496)
- 融(14160)
- 金融(14160)
- 银(13824)
- 银行(13802)
- 农业(13701)
- 行(13506)
- 制(13202)
- 地方经济(11341)
- 贸(11332)
- 贸易(11314)
- 发(11290)
- 易(10853)
- 学(10616)
- 环境(10500)
- 机构
- 学院(211018)
- 大学(208028)
- 济(93899)
- 经济(92059)
- 管理(83482)
- 研究(76286)
- 理学(70258)
- 理学院(69542)
- 管理学(68704)
- 管理学院(68281)
- 中国(60022)
- 京(44893)
- 财(43762)
- 科学(42998)
- 所(38004)
- 中心(35166)
- 江(34106)
- 研究所(33659)
- 财经(33121)
- 农(32678)
- 经(30045)
- 北京(29221)
- 经济学(28426)
- 范(27588)
- 州(27563)
- 院(27498)
- 业大(27486)
- 师范(27335)
- 经济学院(25349)
- 农业(24846)
- 基金
- 项目(134300)
- 科学(107984)
- 研究(103721)
- 基金(95783)
- 家(82267)
- 国家(81528)
- 科学基金(71015)
- 社会(67509)
- 社会科(64280)
- 社会科学(64263)
- 省(55235)
- 基金项目(50289)
- 教育(46373)
- 划(44986)
- 自然(42573)
- 自然科(41694)
- 自然科学(41686)
- 编号(41115)
- 自然科学基金(40989)
- 资助(37564)
- 发(35362)
- 创(34859)
- 成果(33249)
- 创新(31611)
- 重点(30333)
- 课题(29972)
- 部(29354)
- 发展(29144)
- 展(28642)
- 国家社会(28059)
- 期刊
- 济(113684)
- 经济(113684)
- 研究(70763)
- 中国(54095)
- 管理(36124)
- 财(33508)
- 农(31042)
- 科学(28467)
- 教育(27652)
- 融(26707)
- 金融(26707)
- 学报(26518)
- 技术(22620)
- 农业(21438)
- 大学(21156)
- 业经(19771)
- 学学(19666)
- 经济研究(18526)
- 财经(17171)
- 经(14919)
- 科技(14808)
- 问题(13908)
- 技术经济(13696)
- 坛(12268)
- 论坛(12268)
- 业(12141)
- 贸(11011)
- 商业(10772)
- 世界(10365)
- 现代(10159)
共检索到346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刘敬
政府与市场都是配置科技资源的手段,两者是互补而不是替代关系。在技术市场发展滞后的条件下,市场机制的缺失可能造成科技资源错配,导致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当支持,从而降低科技创新效率。本文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支持与技术市场发展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现阶段,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显著地抑制了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抑制作用主要来自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支持而非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2)政府支持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地区技术市场规模超过门槛值时,政府支持对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可以转变为促进作用;(3)技术市场发展有利于疏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梗塞,其产生的门槛效应可转变政府对科研机构的支持效果,而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政府支持的作用效果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要发挥政府支持对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必须大力发展技术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文 林高榜
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是技术进步的微观保障。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鼓励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政府对于市场研发活动的支持存在一定的脱节,尤其是政府追求远期目标与企业追求短期目标形成了较大的冲突,加之企业销售与研发管理之间的不匹配现象,使得技术创新效率大受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36个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结果发现,中国整体平均技术创新效率在0.5~0.6之间,且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明显低于非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影响因素的甄别,我们发现,政府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并不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带有销售管理色彩的企业研发管理仅对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有积极贡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庄子银 段思淼
利用我国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技术市场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区域研发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协同作用。首先,通过构建GMM模型稳健性检验,发现在控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制度因素、R&D投入、FDI、对外贸易、市场化程度等各种影响因素后,技术市场对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且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弹性最大;其次,通过交互项检验和门槛回归,发现R&D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市场存在两个门槛,跨越门槛将增加技术市场的边际创新产出;再次,技术市场发展对各类专利贡献率的测度结果显示,发达地区技术市场对发明专利的贡献最大。据此提出加速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因地制宜改善区域研发环境、进一步强化技术市场驱动高质量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志敏 余志伟
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实证方法系统探究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表现出地区异质性;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增;以政府科技支持为门槛变量时,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表现出递减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不仅能提升本城市创新能力还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任跃文
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互联网+”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政府对如何有效发挥研发资助和互联网作用来提高创新效率开展了积极探索。利用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政府研发资助、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资助、互联网发展对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且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比对科研机构的效果更强,互联网发展对上述资助效果均呈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当互联网发展跨过一定门槛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均扭转为显著的促进效应,且政府对企业比对科研机构研发资助效果对应门槛值更低且效果更强。因此,建议加大政府研发资助尤其是对企业的资助力度,并注重对科研机构提供长期稳定研发资助;积极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缩小各地区互联网发展差距;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创新要素的融合渗透,有效营造政产学研互联互通环境,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悦 赵庆
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在我国省域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地区形成局部空间集聚,存在高低非均衡的"俱乐部"现象。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和分地区看,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均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能够发挥彼此间的互补效应,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不同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放
近年来,各类前沿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与运作思路。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推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是金融监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梳理了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态势,概括了金融科技发展的特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科技发展中政府治理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促进政府更加有效地实施治理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庆江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对社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支持,但这些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仍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些质疑。为此,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考察政府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支出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科技投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但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研发支出对其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庆江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对社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引导和支持,但这些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仍不甚清晰,甚至受到一些质疑。为此,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考察政府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支出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科技投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但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2)企业研发支出对其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政府科技投入负向调节了企业研发支出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导致企业自身研发资源投入的效率损失,这种负向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4)市场化改革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研发支出交互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发现,应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和公共科技资源投入与管理方式变革,使政府科技投入在充分发挥对社会技术创新引导和支持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公共科技资源错配引致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祥松 刘敬
中国科技创新困境突出表现为科技创新投入的大规模增长,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是识别政府支持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两类研发活动中的不同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本文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科技创新困境确实存在:科学研究在短期内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没有直接影响,技术开发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2)异质性研发导致了政府支持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政府支持科学研究在长期内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促进作用,政府直接支持技术开发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促进作用。(3)政府支持研发活动的作用机制为:当政府支持力度超过阈值时,科学研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尽管政府直接支持技术开发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没有促进作用,但适度支持仍然是必要的,政府支持力度在合理范围内,可弱化技术开发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反之会强化这一抑制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政府支持要有针对性,应大力支持科学研究,放手技术开发于企业和市场。这样不仅可以规避异质性研发产生的不良后果,且有助于破解中国科技创新困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红宇 祝志勇
基于政府与市场耦合视角,考察政府主导型经济、市场化进程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采用DEA-Tobit两步法并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府主导型经济不利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且其抑制效应呈"U"型非线性特征变动;市场化进程未起到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预期作用,但其抑制效应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有不断削弱的趋势;政府和市场协同能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且呈不断强化特征;这些影响存在显著的时期和空间差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荣良骥 田愉 张靖庚
从甘肃省技术交易总体状况、应用行业、技术领域及技术流向地域等多方面,概述了甘肃省"十一五"以来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客观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提出了通过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建议,主要是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化企业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健全科技中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等。
关键词:
甘肃 技术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可仪
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相关指标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维度,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金融发展水平,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最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区域绿色科技创新支撑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得出:我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呈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阶梯状排布。金融发展有效支持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且东部地区支撑效应更为显著。金融规模的扩大能够通过资金融通机制发挥主要作用,此外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通过风险分散、信息传递和市场监管机制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对此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为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建立协同的金融发展环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绿色科技创新效率 影响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可仪
选取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相关指标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维度,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金融发展水平,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最后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区域绿色科技创新支撑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得出:我国绿色科技创新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呈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阶梯状排布。金融发展有效支持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且东部地区支撑效应更为显著。金融规模的扩大能够通过资金融通机制发挥主要作用,此外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通过风险分散、信息传递和市场监管机制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对此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层面提出政策建议,为绿色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建立协同的金融发展环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绿色科技创新效率 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炼 马春艳
为考察政府和市场两大因素对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在将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细分为科研产出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基础上,运用2000—2014年中部6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6省的农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对科研产出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都存在积极影响,但是中央政府对地区的农业支持对科研产出效率有一定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整体而言,农业市场化程度对科研产出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本研究认为,在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