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3)
- 2023(12888)
- 2022(10623)
- 2021(9569)
- 2020(7921)
- 2019(17609)
- 2018(17216)
- 2017(32972)
- 2016(17566)
- 2015(19328)
- 2014(18768)
- 2013(18558)
- 2012(17262)
- 2011(15503)
- 2010(15955)
- 2009(15033)
- 2008(15151)
- 2007(13995)
- 2006(12704)
- 2005(11880)
- 学科
- 济(83760)
- 经济(83671)
- 业(82392)
- 企(76293)
- 企业(76293)
- 管理(72076)
- 业经(31131)
- 方法(27398)
- 财(27099)
- 农(26146)
- 中国(24270)
- 地方(22304)
- 技术(21566)
- 务(19082)
- 财务(19064)
- 财务管理(19036)
- 农业(19030)
- 数学(18859)
- 数学方法(18745)
- 企业财务(18035)
- 制(17207)
- 划(16838)
- 环境(16498)
- 和(15783)
- 策(15627)
- 理论(14951)
- 技术管理(14118)
- 发(13483)
- 体(13450)
- 银(13204)
- 机构
- 学院(252577)
- 大学(244077)
- 济(111115)
- 经济(109066)
- 管理(103161)
- 理学(87071)
- 理学院(86229)
- 管理学(85356)
- 管理学院(84856)
- 研究(83294)
- 中国(67483)
- 财(53544)
- 京(52067)
- 科学(46782)
- 江(41327)
- 所(41182)
- 财经(40650)
- 农(38185)
- 中心(38061)
- 经(36695)
- 研究所(36364)
- 北京(33233)
- 州(32947)
- 经济学(32652)
- 业大(31990)
- 范(30788)
- 师范(30536)
- 院(30263)
- 商学(29590)
- 财经大学(29406)
- 基金
- 项目(157069)
- 科学(126826)
- 研究(121793)
- 基金(113309)
- 家(96006)
- 国家(95021)
- 科学基金(84294)
- 社会(80387)
- 社会科(76321)
- 社会科学(76302)
- 省(64910)
- 基金项目(59829)
- 教育(53502)
- 划(51463)
- 自然(50911)
- 自然科(49754)
- 自然科学(49745)
- 自然科学基金(48937)
- 编号(48714)
- 资助(44107)
- 发(40086)
- 创(39541)
- 成果(38633)
- 业(36505)
- 创新(35881)
- 重点(35036)
- 课题(34271)
- 部(34047)
- 发展(33405)
- 国家社会(33181)
- 期刊
- 济(138283)
- 经济(138283)
- 研究(79592)
- 中国(58352)
- 管理(47032)
- 财(45805)
- 农(37247)
- 科学(31848)
- 学报(28857)
- 教育(27271)
- 融(26947)
- 金融(26947)
- 业经(25700)
- 农业(25546)
- 技术(25536)
- 大学(23527)
- 学学(22179)
- 经济研究(21315)
- 财经(20721)
- 经(18040)
- 问题(17230)
- 技术经济(16080)
- 业(15963)
- 现代(13786)
- 科技(13618)
- 商业(13501)
- 贸(13122)
- 经济管理(12966)
- 世界(12960)
- 财会(12721)
共检索到40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天宇 孙巍
基于政府支持与创新环境均会影响企业研发的理论预期,在构建创新环境指数、分阶段测算企业研发效率的基础上,运用纳入政府支持的面板计量模型,按创新环境高—中—低分组检验金融市场与创新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效率的影响以及政府支持改善创新环境的路径与效应。结果表明:(1)所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均面临来自金融市场与创新环境的严重约束,创新环境对技术研发的约束在创新环境高、中两组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中档组受创新环境的约束最为严重。(2)政府支持缓解创新环境约束存在多重路径,直接路径可使创新环境高、低档组约束发生由负到正的逆转性改变,但在中档组失灵;间接路径的股市效应强于信贷效应。(3)创新连续性是制约成果转化的核心因素,高质量创新环境是保持创新连续性、提高研发效率的重要支撑,政府支持破解创新困境的路径要在准确甄别创新环境水平的前提下分类施策方能奏效。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创新环境 研发投入 研发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芳城 伍桂林
本文以沪深A股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政府支持和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此过程中的交互关系。研究表明:政府支持和制度环境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制度环境对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政府支持和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存在互补效应;进一步分组检验显示,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存在明显的产权性质与行业类别异质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植
政府研发资助不仅是为了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创新产出。利用北京市工业企业的科技数据,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角度,对政府研发资助效果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资助强度、技术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结构四个因素对激励效果的影响方式,结果显示:第一,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激励效果敏感于资助强度和产权结构;第二,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较弱,门槛效应普遍不够显著,且激励效果仅敏感于技术水平;第三,研发资本存量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变量,但并不是决定创新产出的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宗宪 王青 侯晓辉
本文应用两阶段半参数DEA方法估计了样本期间内,中国30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与规模效率,实证分析了政府投入与市场化程度变量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研究发现,政府投入与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之间呈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对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率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市场化程度对创新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它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丽萍 朱险峰 胡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国家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本文基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及服务等全产业链视角,以2007-2019年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政府研发支持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支持有效促进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并通过研发投入作用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政府研发支持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异质性。基于此,提出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企业的研发扶持力度、加强对研发支持资金的监管等政策建议,以期真正发挥政府研发支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玲
文章主要以科技创新企业为切入点,研究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产出的作用效果。运用专利产出和市场价值作为研发产出的替代变量,当政府研发资助能够促进企业产出时,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好,有利于通过研发产出的示范作用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反之则说明政府研发资助效果较差。实证检验运用Probit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避免了变量的内生性,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资助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专利产出,但是无益于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孙秀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企业创新往往面临供给不足问题,因而需要政府进行补贴干预。利用2011-2014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了国有企业、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供给三者间的关系及其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提高了企业创新供给;第二,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存在结构性特征,即政府补贴对发明类专利、国有企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国企控制力的程度,即国企控制力弱化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供给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提高具有针对性的政府创新补贴力度,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焦智康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命题,而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研发投入。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我国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类激励政策。目前学界对政府研发激励政策效果如何有颇多争议。本文以我国工业企业研发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通过广义矩估计模型等多种模型,从微观层面对政府投入的效果进行多维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激励政策的两种工具适用条件和环境有所不同,如东中部地区适宜采用税收减免优惠,而东北地区则建议直接采取补贴。此外国有性质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对政策有不同反应。通过分类挖掘政府影响企业研发的有效工具组合,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千卉 张玉臣
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作为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探究政府直接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高新技术减免税对独立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的激励效果及长短期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上三类创新激励政策均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但其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政府直接补贴短期对内部独立研发促进效果最好,挤出外部技术引进;研发加计扣除长期促进效果更好,尤其是对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高新技术减免税短期对外部合作研发与外部技术引进的促进作用更好,尤其是对与国内高等学校的合作研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京奎 王文波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的数据,对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政府补贴可以激励企业选择创新并提高其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但当政府补贴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抑制这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适度的政府补贴能够补充并提高企业所需的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研发投入提升是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此外,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相比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于大规模企业,小规模企业创新产出对政府补贴的敏感度更高;在区域差异上,政府补贴对东部企业存在正向影响,而与中西部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政府补贴 研发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桁宇 马春爱 汤桐 郝馥莹
文章以环境规制为切入点,利用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2016—2019年801个样本观测值,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能源强度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能源强度并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支持了“波特假说”;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效率在环境规制降低企业能源强度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效率中介效应占比更高,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响应环境规制并降低能源强度;高碳排放企业相较于低碳排放企业面临的环境规制压力更大,能更好地降低能源强度。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能源强度 中介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文 林高榜
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是技术进步的微观保障。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鼓励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政府对于市场研发活动的支持存在一定的脱节,尤其是政府追求远期目标与企业追求短期目标形成了较大的冲突,加之企业销售与研发管理之间的不匹配现象,使得技术创新效率大受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36个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结果发现,中国整体平均技术创新效率在0.5~0.6之间,且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明显低于非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影响因素的甄别,我们发现,政府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并不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带有销售管理色彩的企业研发管理仅对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有积极贡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本文利用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三种研发投入模式对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对技术导向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外资引进功效的发挥,但却抑制了协同创新的技术导向创新绩效;自主研发与外资引进对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协同创新市场绩效的提高,却不利于外资引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三种模式的投入功效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具有差异。
关键词: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外资引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安娜 李兆明 黄永春
我国作为工业技术落后国,近些年不断增加对企业技术的研发补贴,但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产出结构仍然处于失衡状态。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我国政府与工业企业在研发补贴活动中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除了完善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加强补贴资金使用监管、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外,更应该改变原有的"选择性"资助工业企业的理念,进而解决企业申请"策略性",从不同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特征角度出发,制定出适应企业研发活动的研发补贴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坤扬 陆文聪
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形式,研究高校知识溢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和新产品开发这两方面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Moran’s I指数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2)高校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取决于校企合作规模,并呈现出对企业专利层次创新的贡献显著大于对企业产品开发层次创新的贡献这样的特点;(3)邻近地区新产品开发会对本区域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产生"替代"和"挤出"的负面效应。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