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7)
2023(11383)
2022(9648)
2021(8956)
2020(7475)
2019(16706)
2018(16500)
2017(31494)
2016(16816)
2015(18471)
2014(17393)
2013(16614)
2012(15050)
2011(13364)
2010(13560)
2009(12440)
2008(11866)
2007(10623)
2006(8932)
2005(7733)
作者
(46760)
(38882)
(38752)
(36569)
(24704)
(18777)
(17311)
(15244)
(14591)
(13729)
(13106)
(12872)
(12499)
(12111)
(11912)
(11839)
(11597)
(11522)
(11164)
(11064)
(9688)
(9435)
(9235)
(8866)
(8770)
(8609)
(8476)
(8463)
(7639)
(7622)
学科
(65185)
经济(65116)
管理(52761)
(50706)
(42719)
企业(42719)
方法(32124)
数学(28899)
数学方法(28355)
(18533)
(17808)
贸易(17800)
中国(17707)
技术(17694)
(17457)
(17345)
业经(14977)
(13383)
技术管理(12876)
(11765)
农业(11654)
(11574)
地方(11385)
理论(10510)
(10036)
银行(9999)
(9745)
(9553)
(9543)
财务(9511)
机构
学院(227373)
大学(226794)
(95733)
经济(94059)
管理(92740)
理学(81784)
理学院(80950)
管理学(79357)
管理学院(78954)
研究(72021)
中国(54043)
(46005)
科学(44970)
(43618)
(39754)
业大(36592)
(35133)
财经(34486)
中心(33436)
(32960)
研究所(32159)
(31601)
农业(31368)
经济学(29772)
北京(28088)
经济学院(27092)
(26465)
(26308)
师范(26079)
(25824)
基金
项目(161961)
科学(129188)
基金(119752)
研究(113420)
(106276)
国家(105431)
科学基金(91552)
社会(74953)
社会科(71434)
社会科学(71416)
(64784)
基金项目(63341)
自然(60588)
自然科(59393)
自然科学(59378)
自然科学基金(58375)
(53917)
教育(52497)
资助(48296)
编号(43152)
(39760)
重点(36329)
创新(36279)
(35180)
(34112)
成果(32799)
国家社会(31967)
科研(31311)
计划(30689)
(30447)
期刊
(96124)
经济(96124)
研究(62237)
中国(45116)
学报(37959)
管理(35471)
(34926)
科学(34511)
(33660)
大学(29003)
学学(27681)
农业(23553)
教育(22847)
技术(20233)
(18633)
金融(18633)
经济研究(17705)
财经(16641)
业经(16471)
(14302)
科技(13739)
(13624)
(12687)
技术经济(12545)
统计(12531)
问题(12513)
(12071)
商业(11237)
(10929)
决策(10342)
共检索到324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波   陈韵洁   周明明   刘勇政  
自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创新已然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政府支出对创新的正向激励效应和负向挤出效应,然后基于2007—2017年中国26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政府支出规模的创新效应,意在探索有利于促进创新的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中国当前的政府支出规模对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一作用主要是由政府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和福利性支出对创新活动的正向激励效应所驱动。与此同时,政府支出规模对创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创新质量差异:在人均科学技术支出和人均福利性支出更多的东部与中部地区,政府支出规模的正向激励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科学技术支出会同时促进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创新活动,而福利性支出只促进低质量的创新活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芬   高耀   汪霞  
个人-环境匹配能够为理解和优化我国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视角。对博士生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致性匹配对创新能力自评的正效应较弱,对创新成果有负效应,这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传统假设相悖,可能反映了博士生培养的独特情境。在要求-能力匹配方面,论文发表要求对创新成果有正效应但对创新能力自评无影响,容易加剧发表的“内卷化”。研究方法和知识、学位论文创新性要求对创新能力自评有正效应。资格考试、课程任务要求对学术创新能力缺乏积极作用且更容易达成匹配。在供给-需求匹配方面,经济资助、科研项目、同伴支持对学术创新能力有正效应,但经济资助供给的匹配度亟待提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斌  凌鸿程  苏婷  
环境管理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以企业创新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环境分权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并使用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环境分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产权性质、盈利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分权抑制而非促进企业创新,而且环境分权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即在非国有企业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分权抑制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在于,环境分权降低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阻碍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本文主要研究了技术标准贸易效应的理论机制。基于12个国家1994—2011年的国别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标准对于进口和出口都有促进作用,但是,技术标准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人口规模和贸易规模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和出口负相关,而与进口正相关;贸易伙伴国GDP的增加会促进出口,本国GDP和进口正相关;技术创新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于进出口贸易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璞  李超民  
本文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的非线性影响,应用门槛回归模型,以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内各因素的影响下,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区位熵)低于0.8500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超过0.8500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小敏  孟奇勋  
当前,专利竞争形态已经从传统的军备竞赛发展到专利市场的力量角逐。专利中间商基于不同动机,在专利市场上创造出各种新型的运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或阻碍了专利法宗旨的实现。专利经纪通过促进交易和提升价值来激励创新,进攻性专利聚合呈现出阻碍或者破坏专利市场的表现,防御性专利聚合有助于降低诉讼威胁,也可能通过串通价格对抗外在竞争者而形成垄断。各国基于不同发展阶段所作出的政策选择,使得专利中间商的运营与专利制度的宗旨保持一致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江宇   张智  
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社保缴费负担作为切入点,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缴费负担能通过“倒逼”效应与“挤出”效应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两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核心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财政补贴对于两者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相较于普惠性财政补贴,竞争性财政补贴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促进区间更宽;社保缴费负担对低债务融资水平、国有控股、劳动密集型、高数字双创水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林  冯昕珺  李瑞琴  
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一个争论:家族涉入是促进了企业创新还是阻碍了企业创新?厘清上述争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助于解释家族企业创新研究的争论和拓展家族企业创新研究的视野。本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归纳出家族企业创新三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家族企业创新投入、家族企业创新产出、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内部家族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家族企业创新争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本文提出通过构建权变理论整合家族企业创新争论的研究方向,有助于丰富家族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浦阳  张蕊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一直是不明确的,本文旨在解释清楚金融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包括金融创新对微观技术的支持,以及进一步扩展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应用工具变量法对全球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基础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金融创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存在内生性的情况下:与金融发展不同,金融创新单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可能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并且这种作用更多地通过企业的技术进步来体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可   张新安  
面子倾向是中国文化情境中一种根深蒂固且影响深远的价值取向。虽然以往研究已经发现员工的价值取向可以影响其越轨创新行为,但尚无研究关注面子倾向这种中国文化情境下独特的本土化价值取向如何影响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为了解答面子倾向促进还是阻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独特性需求理论,构建了面子倾向影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本研究对429位企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型面子倾向通过提高员工的独特性需求进而促进员工越轨创新行为,而保护型面子倾向通过降低员工的独特性需求进而阻碍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心理安全感可以增强独特性需求对越轨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并且增强获得型面子倾向对越轨创新行为的正向间接影响,但对保护型面子倾向对越轨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面子倾向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中介和调节机制,为回答在中国文化情境下哪种面子倾向的员工更容易进行越轨创新行为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慧  黄群慧  
本文基于管家理论和代理理论,从授权激励视角出发,利用2012—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主导型首席执行官(CEO)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主导型CEO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这种倒U型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主导型CEO会因企业规模、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的不同,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合理授予CEO主导权、挖掘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以及政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朵  
受制于惯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是由习惯或常规来决定的,单凭习惯或先例来决定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往往忽略了隐藏着的创新契机,这对创造力的发挥是不利的。批判得过多:在创造活动中",批判力"和"创造力"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孟庆玺  白俊  施文  
关系型交易是中国区别于发达国家市场化交易的一个典型特征。文章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使用20 05-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并结合手工收集的客户个体特征数据,研究了客户集中度这一关系型交易的经济后果、作用机制以及客户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表明,较高的客户集中度会阻碍而非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其作用机制在于,当客户集中度增加时,企业的融资约束加剧、经营风险上升,二者共同阻碍了技术创新。基于客户特征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只有当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破产风险较高或者与企业具有关联关系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效应才会存在,但上述效应不会受到客户技术水平的显著影响。文章不仅为客户集中度这一关系型交易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细致深入的经验证据,而且从供应链视角为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提供了基于中国情景的解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甫祺娜依·尤力瓦斯  田新民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个人精力有限,员工在家庭角色中投入过多精力时,会削减其在工作领域的投入。本研究基于角色认同理论,挑战了传统观点,提出员工家庭角色认同对员工工作投入的积极影响以及配偶情感支持的中介作用与工作角色认同的调节作用。为检验上述观点,本研究搜集了210位企业员工的三时点问卷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家庭角色认同正向影响配偶情感支持,进而提高员工工作投入。员工工作角色认同正向调节配偶情感支持与员工工作投入的关系以及配偶情感支持在员工家庭角色认同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家庭角色认同与工作角色认同在激发员工工作投入过程中的共同作用,同时,为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投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本文运用199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时间及区域差异性两个层面出发,基于平滑转移面板向量自回归(PSTVAR)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7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短期及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为显著的促进作用;2008-2015年期间,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及西部地区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虽然对中部地区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及西部地区长期政府支出乘数仍然为促进作用,但是相比1994-2007年期间,2008-2015年期间的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