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3)
- 2023(8428)
- 2022(6487)
- 2021(5487)
- 2020(4444)
- 2019(9867)
- 2018(9736)
- 2017(19244)
- 2016(10188)
- 2015(11322)
- 2014(11508)
- 2013(11214)
- 2012(10470)
- 2011(9372)
- 2010(9629)
- 2009(9056)
- 2008(8468)
- 2007(7780)
- 2006(7379)
- 2005(7066)
- 学科
- 济(69527)
- 经济(69481)
- 管理(28067)
- 业(22988)
- 方法(19231)
- 地方(19081)
- 数学(17205)
- 数学方法(17142)
- 中国(17017)
- 企(16401)
- 企业(16401)
- 农(14520)
- 贸(13318)
- 贸易(13312)
- 业经(13073)
- 易(12985)
- 财(12915)
- 地方经济(12784)
- 出(12744)
- 学(10981)
- 农业(10217)
- 发(9236)
- 制(8976)
- 产业(8511)
- 环境(8229)
- 口(8160)
- 出口(8157)
- 出口贸易(8157)
- 融(7889)
- 金融(7889)
- 机构
- 大学(150593)
- 学院(150556)
- 济(80521)
- 经济(79271)
- 研究(56791)
- 管理(54082)
- 理学(45698)
- 理学院(45215)
- 管理学(44657)
- 管理学院(44367)
- 中国(43139)
- 财(36419)
- 京(31006)
- 科学(30123)
- 经济学(28139)
- 财经(28058)
- 所(28054)
- 经(25539)
- 经济学院(25133)
- 研究所(24916)
- 中心(24650)
- 江(23521)
- 农(21222)
- 财经大学(20516)
- 院(20184)
- 北京(19506)
- 范(18516)
- 师范(18377)
- 州(17923)
- 业大(17715)
- 基金
- 项目(93789)
- 科学(74882)
- 研究(70789)
- 基金(69928)
- 家(59880)
- 国家(59452)
- 科学基金(51077)
- 社会(50220)
- 社会科(47823)
- 社会科学(47811)
- 基金项目(35727)
- 省(35233)
- 教育(30437)
- 自然(28571)
- 划(28472)
- 资助(28088)
- 自然科(27928)
- 自然科学(27924)
- 自然科学基金(27431)
- 编号(26844)
- 发(22663)
- 国家社会(22601)
- 成果(22274)
- 部(21255)
- 重点(21220)
- 发展(19339)
- 展(19085)
- 课题(18906)
- 教育部(18778)
- 济(18684)
共检索到244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小林
一、政府支出在集约化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政府支出是政府所掌握的直接杠杆,是政府实现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它反映了全部资源中政府可集中分配的份额和总规模,既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图,又制约着政府活动的范围与方向。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职能的扩大,总的来看,政府支出呈不断上升趋势。该规律不仅为我国财政实践所证实,外国财政的发展史也是如此,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瓦格纳定理。 政府支出的瓦格纳现象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以我国为例,从供给方面来看,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为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源;从需求方面来看,有人口增长、经济结构转变、福利事业的发展、社会消费性投资增加、经济改革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锡 丁任重
一、集约化:高级阶段上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众所周知,马克思最早提出和全面论述了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形式,即外延式和内含式。在此基础上,苏联经济学界根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两种方式,即粗放式和集约式。从实质上来说,这两级概念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是根据苏联的经济发展实际而作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概括和表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邓峰 卓乘风
文章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与全国比较,硬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对经济带的效应明显,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虽然明显提高整个经济带的集约化水平,但对西北地区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邓峰 卓乘风
文章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与全国比较,硬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对经济带的效应明显,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虽然明显提高整个经济带的集约化水平,但对西北地区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宪 何自力
本文在两时期代际交叠模型(OLG)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分析经济集约化增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我们发现,在均衡时,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等于劳动者报酬在总收入中所占有的比重,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结论基本符合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在本文的最后给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渐进演变展开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警戒政府规模"进行有效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随着政府规模的逐步增大,由于税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影响逐步凸显,而政府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超过警戒水平时,"过度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将由"促进"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研究还发现,尽管我国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参数值有所下降,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相对不足,政府支出的增加仍有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4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政府支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出现之前,政府支出增加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当越过拐点之后,政府支出继续扩大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2)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政府支出和金融发展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现阶段的金融发展依然能够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显著增强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3)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发展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同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作用趋于弱化,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存在抑制效应,这说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使其难以充分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而经济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支出的调节。
关键词:
政府支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龙
基于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对称和非对称倒"U"方程检验民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对其效果的影响,对最优民生支出和偏离最优规模的效率损失进行测度,然后研究消费和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对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对称倒"U"关系,多数省份低于最优规模,但正向最优规模靠拢;产业结构会提高最优民生支出规模,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民生支出规模低于最优规模,但西部地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最优规模,偏离最优民生支出的效率损失从东、中到西依次递减;消费和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产业结构对消费性支出效果的影响不显著,但会减轻生产性支出的抑制效应;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民生和生产性支出的扩张而增大,但受消费性支出扩张的影响很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秋歌 孙金山 黄琨
本文构建包含税收结构和政府支出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运用我国1998-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通过固定效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税收结构与在预算平衡下政府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影响,并详细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主要结论有:1.将增值税纳入理论模型之中,研究发现,税收对长期经济增长没有影响,政府支出用于提供公共技术品时会有长期增长效应。2.在满足预算约束平衡时,虽然税收对长期经济增长没有影响,但税制结构具有配置效应。3.不同税种对东中西三个区域具有差异性,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税制结构政策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爱君 范巧
政府干预与市场作用两者之间的权衡与选择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焦点。本文将对1978-2001年以来的GDP增长率和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得出政府支出和政府储蓄增长对GDP增长率将几乎不存在直接贡献,而论证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及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治理结构。
关键词:
转轨经济 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治理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树才 孙长清
运用协整理论等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与投资支出相比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结论。
关键词:
政府支出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步云
从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分析了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大;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虽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但作用不是很明显;地方政府转移性支出通过再分配机制也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同时,方政府是导致投资过热的关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萍萍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4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政府支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拐点出现之前,政府支出增加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当越过拐点之后,政府支出继续扩大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2)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政府支出和金融发展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现阶段的金融发展依然能够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完善的金融市场能够显著增强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3)在
关键词:
政府支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录安 蔡洪合 王士权 王佩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已达20万亿,政府支出规模是否过大?单从经济方面而言,怎样的政府支出规模才能够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呢?本文借助于1991-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在运用C-D生产函数得出政府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政府支出占GDP的18%时,政府支出达到最优规模,而实际上政府支出占到了GDP的23.10%,这表明我国政府支出规模已经过大,如果能够减少政府支出规模,则政府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将更有效率。
关键词:
政府支出 最优规模 经济增长 C-D函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