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0)
- 2023(11123)
- 2022(8727)
- 2021(8043)
- 2020(6401)
- 2019(14376)
- 2018(14203)
- 2017(26720)
- 2016(15031)
- 2015(16888)
- 2014(17075)
- 2013(16269)
- 2012(14820)
- 2011(13288)
- 2010(13812)
- 2009(13080)
- 2008(12990)
- 2007(12094)
- 2006(10976)
- 2005(10596)
- 学科
- 济(57146)
- 经济(57037)
- 管理(49321)
- 业(41673)
- 企(34767)
- 企业(34767)
- 中国(20090)
- 财(19940)
- 方法(19048)
- 制(18902)
- 农(17918)
- 数学(15923)
- 数学方法(15719)
- 业经(15335)
- 体(13095)
- 银(12268)
- 银行(12256)
- 融(11888)
- 金融(11886)
- 地方(11885)
- 行(11766)
- 农业(11211)
- 体制(10687)
- 学(10613)
- 务(10243)
- 理论(10241)
- 财务(10207)
- 财务管理(10174)
- 企业财务(9693)
- 贸(9383)
- 机构
- 大学(209215)
- 学院(207232)
- 济(87033)
- 经济(85010)
- 管理(76778)
- 研究(71820)
- 理学(63892)
- 理学院(63202)
- 管理学(62236)
- 管理学院(61814)
- 中国(58523)
- 财(48897)
- 京(44668)
- 科学(38829)
- 财经(35912)
- 江(35313)
- 所(35083)
- 中心(34213)
- 经(32473)
- 研究所(30522)
- 农(30509)
- 北京(28514)
- 经济学(27712)
- 州(27472)
- 范(27365)
- 师范(27097)
- 财经大学(26451)
- 院(26155)
- 业大(25765)
- 经济学院(24668)
- 基金
- 项目(128661)
- 科学(102119)
- 研究(99453)
- 基金(93578)
- 家(80137)
- 国家(79436)
- 科学基金(68594)
- 社会(64645)
- 社会科(61175)
- 社会科学(61160)
- 省(49229)
- 基金项目(47999)
- 教育(47035)
- 划(41109)
- 自然(41007)
- 编号(40800)
- 自然科(40077)
- 自然科学(40068)
- 自然科学基金(39393)
- 资助(37345)
- 成果(35967)
- 制(30339)
- 课题(29568)
- 部(29371)
- 重点(29247)
- 国家社会(27488)
- 发(27213)
- 性(26729)
- 创(26632)
- 教育部(26065)
共检索到34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永海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是政府为广大林农谋求根本利益的表现方式,是政府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作为制度变迁的不同主体,政府与林农的目标函数是一致的。政府是林权制度改革条件的提供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典型的以行政手段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作用 精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进朋 刘明
我国农村经济中以诱致性变迁为基础的制度变迁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功,主要是因为农民对改革的预期收益较有把握和路径选择成本低。但面对家庭承包责任制向农村经济的高度市场化改革,诱致性变迁就缺乏条件。城市经济中的强制性变迁选择虽有充足理由,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制度环境的建设和城乡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其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应当从建立全国城乡统一市场的要求出发,把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有效结合起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进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惠玉 武玲玲
西方政府预算制度是伴随着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而产生的,而后又伴随着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认识而不断发展和改革。而新中国建立后构建的预算制度框架主要是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的需要。中国要在进一步加强预算控制、确保预算合规性、增强预算透明度的基础上,逐步引入西方国家预算管理模式,构建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瑞祥 王文甫 倪锦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体制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推动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带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日益增大,出现了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的问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市场化进程。本文采用2005~2014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财政垂直失衡与政府竞争对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看,财政垂直失衡与政府竞争对市场化进程有显著的负向激励;分区域来看,则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特征,财政垂直失衡与政府竞争在阻碍东部地区市场化的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有促进作用;财政垂直失衡与政府竞争相互影响,共同加剧了对市场化进程的阻碍程度。
关键词:
财政垂直失衡 政府竞争 市场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红 刘俊昌 党凤兰
在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主导因素和决定性的变量是政府的行为,而政府行为制度变迁的关键是做政府该做的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的关键是缩短行政触角,减少政府对市场流通的限制;限制行业垄断,加强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实行公共财政,提供公共物品。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实施依法行政,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水平,培育社会中间组织,促进政府的职能到位,使政府的行为步入有限、合理、高效的轨道。
关键词:
政府行为 制度变迁 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光华 段文斌
Governing and System Changing arc foretopics of new-system economics and studies arc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guiding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makes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formal governing and informal governing,inducivc changing and compulsory changing,enclosure and tr...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枝茂 张璐琴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变迁,指的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它盖涵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劳动力市场实现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共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晓冬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实质上是由一种政府垄断和管制的经济,逐步减少和解除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垄断和管制。这是一场政府自我革命的过程,政府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动力。因此,政府行为的选择、政策取向和职能转变的轨迹成为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本文试图在透视现实右国制度迁出现的政府失范及由此引起的秩序混乱基础上,探索政府行为规范化的途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探索与实践河北省财政厅试行政府采购制度是当前健全财政职能,节减财政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河北省在行政事业经费管理中深入探索、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为什么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首先,政府采购制度是西方发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雪琳
政府角色为什么能发生变化?这是本文致力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卡尔·波兰尼的市场与社会双向互动理论,从市场与社会两方面构建政府角色变迁的运动模型,市场与社会的博弈运动推动了政府的角色变迁。当市场和社会均具有活力的时候,这时的政府是中立的政府;当社会的力量强大到让"市场"感到窒息时,这时的政府就是扶市场之政府;在政府的扶持下,市场很快强大起来;当市场"强大"到似乎要"挣脱"社会的控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时,这时的政府就是助社会之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角色就是不停地在中立政府、扶市场之政府、助社会之政府间转换。理想政府的角色变迁应受限于市场与社会双向博弈运动的张力之中,我们要过上和美生活,市场、...
关键词:
政府角色 变迁 双向互动 市场与社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志立 孙仁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了着力建设公共财政的时代。政府预算作为公共财政的基本制度载体,其公共化变革是财政公共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开启和加快推进政府预算的公共化进程,也就成为建立与完善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金安
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有其必要性和实施的各项条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益临近 ,我国必须早日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促进我国企业参与竞争。为此 ,我国必须尽快制订《政府采购法》。
关键词:
政府采购 世界经济大循环 政府采购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文静
纳税领域信用制度主要包括纳税信用制度、征税信用制度和用税信用制度。文章在分析我国纳税领域信用缺失及信用制度滞后的基础上,提出以政府手段推进纳税领域三种信用制度建设的思路和想法,采取有形约束(政府)与无形约束(市场)相结合,对失信行为在制度层面形成强大的监督和制约,使其失去可以"运作"和生存的制度空间,以此优化纳税领域信用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勤
从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的比较出发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面对着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目标取向。这一过程与市场化进程相伴相生。基于行政体系的目标取向,本文透析了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基本定位。与基本定位相抵牾的突出表现是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滋生的根本原因是效率与公平的缺失。最后,本文试图给出改进的基本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