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6)
- 2023(16511)
- 2022(13711)
- 2021(12575)
- 2020(10605)
- 2019(24082)
- 2018(23772)
- 2017(45843)
- 2016(24192)
- 2015(26407)
- 2014(26152)
- 2013(25949)
- 2012(23583)
- 2011(20619)
- 2010(20789)
- 2009(19453)
- 2008(18855)
- 2007(16923)
- 2006(14703)
- 2005(12751)
- 学科
- 济(109420)
- 经济(109303)
- 业(100286)
- 管理(82480)
- 企(82008)
- 企业(82008)
- 农(50637)
- 方法(50317)
- 数学(41952)
- 数学方法(41394)
- 财(35671)
- 业经(34746)
- 农业(33942)
- 中国(27199)
- 技术(21966)
- 务(21861)
- 财务(21818)
- 财务管理(21781)
- 制(20802)
- 企业财务(20660)
- 地方(20646)
- 策(18032)
- 理论(17297)
- 贸(16985)
- 贸易(16968)
- 划(16895)
- 易(16546)
- 和(16349)
- 体(15868)
- 学(14370)
- 机构
- 学院(339412)
- 大学(330544)
- 济(149634)
- 经济(147102)
- 管理(143209)
- 理学(124795)
- 理学院(123721)
- 管理学(121739)
- 管理学院(121103)
- 研究(102793)
- 中国(82645)
- 财(69470)
- 京(66432)
- 农(61842)
- 科学(58797)
- 财经(54516)
- 江(50711)
- 业大(50072)
- 中心(49980)
- 经(49819)
- 所(48538)
- 农业(46821)
- 经济学(45635)
- 研究所(43462)
- 经济学院(41532)
- 北京(40429)
- 财经大学(40161)
- 经济管理(40075)
- 州(39357)
- 范(38907)
- 基金
- 项目(230984)
- 科学(186975)
- 研究(172855)
- 基金(172275)
- 家(147495)
- 国家(146125)
- 科学基金(129766)
- 社会(115618)
- 社会科(109578)
- 社会科学(109551)
- 省(91752)
- 基金项目(90888)
- 自然(81838)
- 自然科(80084)
- 自然科学(80071)
- 自然科学基金(78711)
- 教育(78041)
- 划(74363)
- 资助(69197)
- 编号(68662)
- 成果(53338)
- 创(53100)
- 部(52042)
- 重点(50792)
- 发(50478)
- 创新(48862)
- 国家社会(48836)
- 课题(45943)
- 制(45885)
- 人文(45608)
- 期刊
- 济(167111)
- 经济(167111)
- 研究(95663)
- 中国(65070)
- 农(63860)
- 财(56369)
- 管理(55991)
- 科学(45247)
- 农业(43457)
- 学报(43178)
- 大学(36009)
- 学学(34615)
- 业经(33561)
- 技术(32760)
- 融(31418)
- 金融(31418)
- 教育(27799)
- 财经(26752)
- 经济研究(25752)
- 经(23056)
- 业(22648)
- 问题(22101)
- 技术经济(20092)
- 统计(18537)
- 策(17885)
- 世界(16810)
- 科技(16420)
- 现代(16196)
- 版(16188)
- 商业(16047)
共检索到496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宜庆 熊子怡 张科 胡兵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19年间中国2495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政府推动型返乡创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县,返乡创业试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升了约3个百分点,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返乡创业试点的农民增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东部地区,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土地流转能够强化该增收效果。在作用机制上,返乡创业试点主要通过促进农民创业、带动非农就业和增进农民要素收入三种渠道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农民增收 政府推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宜庆 熊子怡 张科 胡兵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19年间中国2495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政府推动型返乡创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县,返乡创业试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升了约3个百分点,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返乡创业试点的农民增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东部地区,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土地流转能够强化该增收效果。在作用机制上,返乡创业试点主要通过促进农民创业、带动非农就业和增进农民要素收入三种渠道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农民增收 政府推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明忠 魏滨辉
本文基于2010—2020年全国235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以返乡创业试点这一外生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促农增收作用,返乡创业试点县的农民收入水平相比控制组平均提升2.2%;基于安慰剂检验、排除干扰政策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强化了上述结论;机制分析发现,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推动县域产业升级,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南方地区以及市场环境好、融资水平高和财政能力强的县域,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应加大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实施力度,健全相关配套服务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俊蓉 林荣日
[目的]通过分析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否影响乡村振兴,探究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在乡村振兴的五个层面产生何种效应。[方法]本研究使用熵值法测度了乡村振兴指数,以之来衡量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并将返乡创业试点这一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19年11省44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展开了探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效应明显;相比于贫困县,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非贫困县的影响系数更大;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促进产业兴旺发展效应最大,其次是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等控制变量也对乡村振兴产生了作用。从影响机制上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通过集聚效应、投资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对乡村振兴产生作用,其中投资效应的作用最大。[结论]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对乡村振兴产生了促进作用,而且政策效果在时间上具有时滞性。
关键词:
返乡创业 乡村振兴 双重差分检验 县域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兰 唐超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基于河南省3863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ERM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结合PSM方法,规避模型内生性问题,验证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增收效应机制。研究得出,施肥服务存在收入门槛,其对高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凸显;相比高收入农户可自购农机,整地和收割服务对低收入农户增收效果显著,且对其工资性收入增长效应也被证实。农民增收应重点关注低收入农户发展问题,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又要培育劳动密集型服务,这样才能助力农民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蕾 王轶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基于2019年全国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采用重聚影响函数回归方法(RIF)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返乡创业企业数字化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经营提高了农民收入,且对低收入农民群体的增收效应显著大于高收入农民群体。第二,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化经营对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增收效应更显著;相较于第一、第二产业,数字化经营对第三产业的农民增收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价值型返乡创业,生存型和发展型返乡创业的数字化经营对农民增收效应更显著。第三,返乡创业企业借助数字化经营手段,加大受雇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了农民职业素养,进而实现了农民增收,而技术赋能提升了企业数字化经营对农民的增收效应。因此,加强返乡创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大农民数字技术的培训力度,有利于返乡创业企业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魏滨辉 罗明忠 夏海龙 曾春影
在着力改善双向循环经济结构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大规模的返乡创业潮为深挖农村消费大市场和激活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提供了广阔空间。文章借助返乡创业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利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等多种方法检验后,研究结论保持一致。在作用路径上,返乡创业不仅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还能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进而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消费内需动力进一步释放。异质性分析表明:返乡创业活动对中西部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消费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同时,返乡创业不仅能增加家庭消费多样性,促使农村家庭消费由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倾斜,还可以改善当地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状况,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由此,在有序扩大返乡创业试点实施范围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提升劳动力创业能力和优化农村创业环境,为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和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农村消费 消费环境 准自然实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宋文豪 叶春辉 胡伟斌
引导“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既是解决农民出路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返乡创业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8年中国27个省份1864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效应主要体现在外出农民工较多的中西部地区,且政策尚未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集聚、带动就业和优化结构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本文的发现不仅为政府进一步支持返乡创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而且为“回流式”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农民工 返乡创业 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实
<正>根据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在未来和2024年要进一步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要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②。要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贵英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从扩大有利因素和抑制不利因素的视角出发,对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概括起来为“四增”:(一)农业收入要稳增。就总体而言,农业收入在收入中占居主体地位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从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看,这种格局也不会发生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凤桂
近年来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下降 ,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焦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已超越了经济范畴 ,成为广为人们关注的政治社会问题。造成农民收入增长迟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它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应该说 ,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而农业产业化则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业竞争力 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颖 周健军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新动能。为厘清智慧城市建设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文章采用2006—2018年14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经济增长;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口集聚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异质性研究表明,科教水平和政府规模较低的城市其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两者较高的城市其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促进经济增长;智慧城市建设能促进东部、中部和非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并促进省会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但抑制省会城市经济增长并扩大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对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和探寻经济增长新动能具备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帆 宋洪远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在系统分析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内在价值与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演变趋势,明确了其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基于实际发展状况,分析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基础与问题挑战,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实现路径和政策构想。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表现出创业人数增加、发展模式多元化、创业规模较小等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创业政策持续完善、创业载体日趋强化、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潜力仍然不足且面临较大风险,创业支持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保障创业要素供给、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而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力。对此,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制定差异化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要素供给 创业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王性玉
有效发挥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功能,化解返乡创业农民信贷约束瓶颈,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论文以土地产权融资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为研究主题,基于河南、贵州两省返乡创业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土地产权融资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相关研究对探索改进土地产权融资模式,优化金融机构农村土地产权融资供给决策,破解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土地产权融资 农民工 返乡创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帆 宋洪远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在系统分析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内在价值与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演变趋势,明确了其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基于实际发展状况,分析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基础与问题挑战,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实现路径和政策构想。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表现出创业人数增加、发展模式多元化、创业规模较小等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创业政策持续完善、创业载体日趋强化、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潜力仍然不足且面临较大风险,创业支持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保障创业要素供给、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而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力。对此,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制定差异化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要素供给 创业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