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4)
2023(12459)
2022(11147)
2021(10388)
2020(8961)
2019(20663)
2018(20305)
2017(40186)
2016(21674)
2015(24249)
2014(23969)
2013(23946)
2012(21817)
2011(19389)
2010(19324)
2009(17658)
2008(17854)
2007(15472)
2006(13503)
2005(11691)
作者
(60742)
(50208)
(49793)
(47499)
(32252)
(23988)
(22659)
(19832)
(19049)
(18116)
(17264)
(16742)
(15799)
(15699)
(15531)
(15338)
(15000)
(14986)
(14420)
(14328)
(12396)
(12173)
(12138)
(11396)
(11134)
(11094)
(11091)
(11025)
(10007)
(9820)
学科
(87571)
经济(87462)
管理(74718)
(70262)
(62543)
企业(62543)
方法(45733)
数学(40128)
数学方法(39777)
(31541)
(22172)
财务(22109)
财务管理(22062)
企业财务(21135)
中国(19983)
(19960)
业经(18759)
(17285)
(16652)
地方(15961)
(14439)
贸易(14429)
技术(14277)
(13922)
理论(13740)
农业(13499)
(13426)
(13125)
(12776)
银行(12738)
机构
大学(307716)
学院(303564)
管理(128446)
(121709)
经济(119142)
理学(112335)
理学院(111191)
管理学(109540)
管理学院(108986)
研究(93239)
中国(71453)
(64347)
(61583)
科学(55956)
财经(49196)
(45713)
(44897)
业大(43007)
中心(42704)
(42618)
(42241)
研究所(40951)
北京(40454)
财经大学(37060)
(37015)
师范(36691)
经济学(36418)
商学(35253)
(34967)
商学院(34909)
基金
项目(209068)
科学(165883)
基金(154858)
研究(152871)
(133299)
国家(132198)
科学基金(115891)
社会(97578)
社会科(92616)
社会科学(92594)
基金项目(83164)
(79901)
自然(76559)
自然科(74793)
自然科学(74779)
自然科学基金(73486)
教育(70135)
(66980)
资助(64505)
编号(61675)
成果(49493)
(47241)
重点(45630)
(43682)
(41892)
教育部(41362)
课题(40878)
人文(40672)
创新(40568)
科研(40275)
期刊
(126649)
经济(126649)
研究(88471)
中国(52808)
(51806)
管理(46747)
学报(45197)
科学(41423)
(36473)
大学(34855)
学学(32969)
教育(28196)
(27523)
金融(27523)
农业(25294)
财经(24497)
技术(24427)
(20602)
经济研究(20430)
业经(19709)
问题(16243)
会计(16119)
财会(15979)
理论(15872)
图书(14793)
技术经济(14693)
实践(14482)
(14482)
科技(13854)
现代(13492)
共检索到433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卫东  李斯蕾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热潮。文章分析和检验了不同类型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对股东财富及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其私人利益,有强烈的动机向其控制的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从短期而言,控股股东的资产注入能够提高股东的财富,而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及公司的经营业绩却不佳。对比国家控股和私人控股的两类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导致股东的长期财富受损及长期经营业绩下降的幅度要比民营上市公司更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张江凯  成志策  徐翔  
转轨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后果既深受政府干预的影响,又与其内部的股权和治理机制密切相关。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政府干预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后公司绩效的影响,并研究了金字塔股权结构对政府干预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防御作用。研究发现,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资产注入后的公司绩效越差;金字塔股权结构则可以抑制政府对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的干预,并且当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金字塔层级和链条数越多时,抑制政府干预的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优化国有企业内部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政企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文章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定向增发项目融资后的成长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看在定向增发两年后,定向增发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要显著的高于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定向增发后两年,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项目融资其成长性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注入资产从控股股东的动机来看,不仅存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的可能性,也可能是政府出于国有资产重组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卫东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的热潮。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有的上市公司利用这一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等方式来向上市公司"注水",这一行为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加以规范和治理。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中"注水"的动机及渠道,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中"注水"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民  张瑶  
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增加以及整体上市的需求,我国资本市场中掀起了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浪潮,大股东普遍通过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来实现价值增值。文章以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为研究视角,对我国A股主板2011—2017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表现出"支持"作用,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市场绩效普遍向好;注入资产相关性越高,上市公司市场绩效表现越好,相关资产的注入越有利于资源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超  宿晓  新夫  
通过对199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以定向增发形式进行资产注入所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和购买并持有的长期超额收益的研究,区分股权全流通前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发现:股权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比股权全流通前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上市公司的达标需求因素和保壳因素后,股权全流通后的资产注入前后业绩有下降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机会主义动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李海川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2006-2007年间不同类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短期宣告效应和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短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无显著差异,但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与资产注入类型显著相关。当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相关时,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不相关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因此,可能存在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本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理论解释了上述现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容  张璇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荣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存在多重目标情形下,C E O发生强制变更前后,公司经营绩效与CEO变更的关系。研究发现:陷入财务困境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业绩越差,C E O被强制更换的概率越高;对盈利公司来说,业绩和C E O强制变更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勇  
近年来大股东纷纷将所属场外资产注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文章从产业链整合与利益侵占两个角度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及影响,并实证检验大股东资产注入的经济后果,发现: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在资产注入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并持有1年以上将会遭受损失,该结果支持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利益侵占动机。另外,发现注入资产类型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注入相关资产的长期业绩好于注入非相关资产,支持相关资产注入的产业链整合动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罗进辉  万迪昉  蔡地  
论文以中国五个行业上市公司2005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通过分析第一大股东终极现金流量权与债务融资比例的经验关系,考察了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性和破产机制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终极现金流量权比例与公司债务水平呈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终极现金流量权比例与公司的债务融资水平则呈一种非线性的"U"型关系。此外,论文并没有发现股权制衡结构能够对大股东控制下的债务融资决策产生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琳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与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过度投资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这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具有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终极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表明两权分离使得终极控股股东有能力和动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加剧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巩娜  
基于公司高管及控股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手工收集数据,以2012—2013年民营上市公司为例,以行为理论、锦标赛理论以及堑壕防御理论为基础,并以民营企业控股股东为调节变量,分析了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公司特征,公司的治理结构特征会对高管薪酬的差距产生显著影响;而高管薪酬差距则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具有较高实际控制权的控股股东会抑制高管薪酬差距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笔者的研究结果为民营企业高管薪酬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的分析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汉  杨中仑  宋增基  
与以往研究将民营企业家参政作为重要的政治关联方式不同,本研究将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机制。本文以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的政治关联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能够像企业家参政一样,提高公司绩效,其作用机制在于,国有股权依靠其与政府的天然联系,为民营企业起到制度层面的声誉担保作用,能够帮助民营企业发展获取较多的经济资源与发展空间。同时,对于含有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企业家参政对公司经济资源获取,以及绩效提升的影响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汉  杨中仑  宋增基  
与以往研究将民营企业家参政作为重要的政治关联方式不同,本研究将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联机制。本文以中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国有股权在民营企业中的政治关联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能够像企业家参政一样,提高公司绩效,其作用机制在于,国有股权依靠其与政府的天然联系,为民营企业起到制度层面的声誉担保作用,能够帮助民营企业发展获取较多的经济资源与发展空间。同时,对于含有国有股权的民营企业,企业家参政对公司经济资源获取,以及绩效提升的影响程度会显著下降。这表明国有股权所带来的政治关联效应是建立在制度层面上,其作用应该超过表面层次上民营企业家参政的政治关联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全面理解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结构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开拓了公司政治关联的研究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