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4)
- 2023(5919)
- 2022(5100)
- 2021(4635)
- 2020(4074)
- 2019(9005)
- 2018(8873)
- 2017(17562)
- 2016(9545)
- 2015(10406)
- 2014(10466)
- 2013(10174)
- 2012(9355)
- 2011(8305)
- 2010(8505)
- 2009(8264)
- 2008(8609)
- 2007(7887)
- 2006(7060)
- 2005(6767)
- 学科
- 管理(41213)
- 济(39147)
- 经济(39072)
- 业(34509)
- 企(31453)
- 企业(31453)
- 财(20064)
- 方法(16024)
- 数学(14051)
- 数学方法(13970)
- 制(13945)
- 务(12591)
- 财务(12574)
- 财务管理(12546)
- 企业财务(12148)
- 体(9632)
- 中国(9615)
- 业经(8744)
- 体制(8465)
- 农(8320)
- 融(8253)
- 金融(8251)
- 银(8027)
- 银行(8022)
- 行(7594)
- 家(7292)
- 划(7183)
- 人事(7070)
- 人事管理(7067)
- 国家(7028)
- 机构
- 大学(139298)
- 学院(136595)
- 济(62708)
- 经济(61557)
- 管理(54883)
- 理学(46876)
- 理学院(46470)
- 管理学(46046)
- 管理学院(45761)
- 研究(43357)
- 财(37086)
- 中国(34973)
- 京(27896)
- 财经(27867)
- 经(25266)
- 科学(21341)
- 财经大学(20818)
- 所(20676)
- 经济学(20664)
- 江(20577)
- 中心(19613)
- 经济学院(18588)
- 研究所(17887)
- 北京(17568)
- 商学(16179)
- 商学院(16044)
- 农(15980)
- 州(15826)
- 院(15638)
- 业大(15351)
- 基金
- 项目(85760)
- 科学(69567)
- 基金(65821)
- 研究(64999)
- 家(55576)
- 国家(55149)
- 科学基金(48813)
- 社会(44957)
- 社会科(42751)
- 社会科学(42742)
- 基金项目(34500)
- 省(31356)
- 教育(30007)
- 自然(29744)
- 自然科(29069)
- 自然科学(29064)
- 自然科学基金(28606)
- 资助(26619)
- 划(26379)
- 编号(24842)
- 制(23598)
- 成果(21627)
- 部(21014)
- 国家社会(19442)
- 教育部(19080)
- 重点(18979)
- 人文(18330)
- 创(18326)
- 性(18098)
- 创新(17239)
共检索到212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辛清泉 林斌 王彦超
本文在代理理论框架下,基于中国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制度背景,就经理薪酬对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经理薪酬在企业资本投资决策方面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当薪酬契约无法对经理的工作努力和经营才能作出补偿和激励时,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存在着因薪酬契约失效导致的投资过度现象。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中国国有企业经理薪酬管制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当前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薪酬改革的争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经理薪酬 政府控制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孔迪 孙惠
本文以2007-2010年国有上市公司的2891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不同层级政府控制下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研究发现,中央控股企业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要低于地方控股企业。同时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的高管薪酬与业绩存在明显的粘性特征;区分不同层级政府控股后发现,中央控股企业的高管薪酬与业绩不存在粘性,而地方控股企业则存在较为显著的粘性特征。
关键词:
政府控股 高管薪酬 业绩 敏感性 粘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建平
本文选取我国2009-2014年沪深A股404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控制人性质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投资不足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薪酬激励有助于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对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有显著影响,但与民营企业相比,缓解作用相对较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薪酬激励对缓解投资不足的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股权结构 投资不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霞 马连福 丁振松
本文选取2006-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显著促进公司绩效,而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和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不显著。并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竞争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本文发现,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增强,竞争类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效果受到抑制。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政府应当逐步放宽对竞争类国企的控制力度。同已有研究不同
关键词:
国企分类 政府控制 高管薪酬 激励效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霞 马连福 丁振松
本文选取2006-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显著促进公司绩效,而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和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不显著。并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竞争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本文发现,随着政府控制力的增强,竞争类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效果受到抑制。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政府应当逐步放宽对竞争类国企的控制力度。同已有研究不同,本文突出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差异。在我国国有企业进入分类改革的新阶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企分类 政府控制 高管薪酬 激励效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丽君 卜华
选用2010-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垂直薪酬差距、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内部垂直薪酬差距能够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尤其是投资过度,结论支持锦标赛理论;而水平薪酬差距会促进企业非效率投资包括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结论支持社会比较理论;内部控制在内部垂直薪酬差距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内部水平薪酬差距与非效率投资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建议:企业应以效率优先原则设置垂直薪酬差距,而对水平薪酬差距应兼顾公平,同时提升内部控制,发挥内部控制对薪酬激励的制度保障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慧玲
一、引言近年来,一些天价高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2007年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的薪酬总额高达6600万元人民币,成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天价高管第一人;伊利股份2007年的股权激励措施则在使得公司管理层获得巨额股权激励的同时,直接导致了公司亏损2100万元;2009年AIG的"奖金门事件",该公司在亏损高达1000亿美元的同时,却用政府救助的资金向高管支付了1.65亿美元的奖金。在我国,薪酬激励的研究大部分基于最优契约理论,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再胜 曹雷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上市公司经理薪酬乃成"众矢之的",引发全球新一波薪酬规制浪潮。本文对经理薪酬规制研究与实践新进展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我国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经理薪酬 规制 薪酬治理 风险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宏 黄敏 周大伟 刘宝华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政府补助这一外生变量对高管超额薪酬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经理人利用政府补助获得超额薪酬,谋取私利;并且经理人还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其超额薪酬进行结果正当性辩护,以掩盖其自利的行为。上述研究显示,简单地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契约会受到业绩噪音的影响,降低契约激励经理人努力的效应,这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薪酬契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建新 胡海燕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与雇员工资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从民营转移至国有后,普通职工的工资显著上升,随着管理层持股的增长,普通职工的工资增长要慢于没有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而高管的工资没有发现显著上升。控制权从国有转移至民营后,普通职工工资下降但不显著;而高管的平均工资是显著上升。研究结论丰富了控制权转移的相关研究,并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企业性质 雇员薪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王再锋 张睿熊
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支持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本文以2012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分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外生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然实验实证研究缓解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执行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高管薪酬,抑制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同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高管薪酬 在职消费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来彦荣 杨睿娟
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期望员工的劳动达到预期绩效水平,推动企业发展,与使用劳动力相关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是人工成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云帆 朱羿锟
年薪高达2350万元的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却把公司推向了破产境地,经营者操纵其薪酬的问题暴露无遗。程序公正对于经营者薪酬的正当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这就要求建立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价值取向,具有独立性、公平性和透明度的薪酬程序,遏制经营者自定高薪,重拾经营者薪酬的公信力。
关键词:
经营者 薪酬 程序控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颀 邓川
以2008-2011年度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从管理层权力视角考察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全流通时代公司完全有可能诱使管理层为满足激励函数而操纵会计盈余,以实现股票期权收益;在薪酬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下,管理层权力大的公司其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说明管理层权力的大小确实能够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从公司和监管层的角度分别提出建立更为合理的与业绩挂钩的长效薪酬管理体系和进一步完善强制性高管薪酬披露制度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高管薪酬 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芸 唐清泉
以2002~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产权背景下高管薪酬与技术创新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越大,高管越倾向于自主创新;会计短期业绩越多,高管越倾向于技术引进;在中央控股的企业中,采取股权激励作为高管主要薪酬方式确实比会计短期业绩更有利于自主创新;地方国企的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与高管薪酬的长短期激励方式有关;对于私有企业而言,高管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最终控制人 高管薪酬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