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3)
- 2023(9796)
- 2022(8084)
- 2021(7351)
- 2020(6273)
- 2019(13789)
- 2018(13494)
- 2017(25609)
- 2016(14149)
- 2015(15864)
- 2014(15862)
- 2013(15646)
- 2012(13954)
- 2011(12259)
- 2010(12666)
- 2009(12390)
- 2008(13214)
- 2007(12280)
- 2006(11127)
- 2005(10552)
- 学科
- 企(80691)
- 企业(80691)
- 管理(79306)
- 业(75822)
- 济(53970)
- 经济(53838)
- 财(32161)
- 务(23565)
- 财务(23532)
- 财务管理(23488)
- 方法(23453)
- 企业财务(22382)
- 业经(21826)
- 制(21029)
- 划(15361)
- 数学(15133)
- 数学方法(15020)
- 体(15011)
- 技术(14757)
- 体制(13424)
- 策(13305)
- 理论(13015)
- 和(12780)
- 企业经济(12699)
- 经营(12534)
- 中国(12020)
- 人事(11330)
- 人事管理(11328)
- 银(11059)
- 银行(11054)
- 机构
- 学院(203859)
- 大学(202445)
- 管理(89156)
- 济(84812)
- 经济(82910)
- 理学(74087)
- 理学院(73436)
- 管理学(72851)
- 管理学院(72397)
- 研究(58912)
- 中国(52268)
- 财(51306)
- 京(42250)
- 财经(37855)
- 经(34139)
- 江(34025)
- 科学(30307)
- 中心(28759)
- 财经大学(27958)
- 所(27955)
- 北京(26395)
- 州(26245)
- 商学(25739)
- 经济学(25521)
- 商学院(25481)
- 研究所(24018)
- 经济学院(22809)
- 业大(22679)
- 农(22159)
- 院(21640)
- 基金
- 项目(123092)
- 科学(99556)
- 研究(94110)
- 基金(92281)
- 家(77705)
- 国家(76979)
- 科学基金(69177)
- 社会(62750)
- 社会科(59452)
- 社会科学(59433)
- 基金项目(48263)
- 省(47259)
- 自然(43178)
- 教育(43027)
- 自然科(42206)
- 自然科学(42196)
- 自然科学基金(41540)
- 划(38644)
- 编号(37264)
- 资助(36705)
- 成果(31424)
- 制(31153)
- 部(28378)
- 创(27637)
- 重点(26920)
- 国家社会(26266)
- 创新(25755)
- 业(25681)
- 教育部(25607)
- 课题(25512)
- 期刊
- 济(105414)
- 经济(105414)
- 研究(62674)
- 财(49720)
- 中国(44760)
- 管理(43509)
- 科学(25271)
- 融(23820)
- 金融(23820)
- 学报(23671)
- 财经(20779)
- 大学(20064)
- 农(19640)
- 技术(19598)
- 学学(18960)
- 经(17846)
- 教育(17517)
- 业经(15691)
- 财会(15667)
- 经济研究(15115)
- 会计(14365)
- 问题(12333)
- 农业(11982)
- 技术经济(11585)
- 现代(11250)
- 通讯(10780)
- 会通(10748)
- 经济管理(10719)
- 务(10370)
- 贸(10022)
共检索到327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亮 程培先
结合政府对国有企业薪酬控制的制度背景,本文就政府控制对国企管理层代理动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对薪酬的控制加大了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国企垄断属性加重了此影响。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管理层权力越大,代理成本越高。相应的治理对策是:从公司治理入手,提高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在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垄断属性的负面影响;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约束管理层权力,降低管理层寻租能力。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薪酬管制 代理成本 垄断企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星 徐光伟
基于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的制度背景,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高管薪酬具有能升不能降的刚性特征。本文以2005-2010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管制、管理层权力对国企高管薪酬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制降低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导致高管薪酬不仅具有向下的刚性,也具有向上的刚性;(2)高管利用手中权力影响了自身薪酬契约,导致薪酬具有向下的刚性和向上的弹性。薪酬业绩敏感性存在的不对称现象,说明高管利用手中权力具有获取私利的动机;(3)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较低、公司治理结构也较为完善,国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增强,市场化改革减少了...
关键词:
政府管制 管理层权力 高管薪酬 薪酬刚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地 万迪昉
以2004~2006年间的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干预、管理层权力对国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降低了由当地国资委所控制国企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对当地由中央国资委所控制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对地方国有企业而言,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反而越低,没有发现两职合一对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有显著影响;对中央国有企业而言,独立董事比例和两职合一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都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俊 连立帅
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不仅受到管理层自利行为的驱动,也深受政府干预行为的推动,二者相互作用。基于此,本文以2003-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行为与管理层自利行为对国企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国有企业中,政府干预所造成的政策性负担和管理层自利所形成的权力寻租均会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但政府与管理层又相互制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政府干预程度较强时,政府的超强控制抑制了管理层自利行为;当政府干预程度减弱时,管理层表现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关键词:
政府干预 管理层自利 过度投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威风
本文依据国有控股公司"分级代理",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为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研究发现,两类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差异,中央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地方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存在于控股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这一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可以概括为:对于不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
国有控股公司 控制层级 代理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美华 林斌 林东杰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本文在管理层权力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力诱致腐败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腐败越严重;内部控制质量越好,腐败越轻,并且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权力诱致的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腐败损害了公司价值,而内部控制则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表明,权力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可以约束权力继而减少腐败,这为我国正在推行的通过依法治国来反腐倡廉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内部控制 腐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桃英 汲德雅
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的角度,研究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具有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不同性质的媒体报道对不同产权背景下企业的监督治理作用不同;同时,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互补关系,二者的整合治理能更有效地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保护相关者利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以深市A股主板市场2008—2011年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利用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重述的因果关系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对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上市公司管理层越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即在当前公司治理机制弱化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模糊的背景下,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资控股公司,国资控股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这表明,要想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真正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必须对管理层权力实施有效制衡以规范企业管理层内...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莉莉 杨晓璇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为样本,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分行业的机制检验方法验证政府补助引致管理层权力扩张,进而增加高管超额薪酬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与高管超额薪酬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对政府补助之于高管超额薪酬具有中介效应,相较于管制行业,政府补助非管制行业所带来的管理层权力扩张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央企管理层权力的关系不显著,政府补助引致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获得更多的超额薪酬,东部地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小规模企业。最后对政府补助下管理层权力的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补助 高管超额薪酬 管理层权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欧凯丽 李欢
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主板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管理层权力与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内部控制是否能抑制管理层权力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产权下这种抑制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抑制管理层权力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国家控制增强了内部控制的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不显著。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在职消费 内部控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恒辉 马怡然
本文选取2012年至2019年期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的有效样本,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探究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与商誉三者间的关系。首先,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对商誉产生怎样的影响,其次,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商誉间的关系是否会受到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管理层权力与商誉正相关,即管理层权力越大,并购中形成的商誉也越大;第二,内部控制与商誉负相关,即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并购中形成的商誉越少;第三,内部控制削弱了管理层权力与商誉间的相关性,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层权力对商誉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内部控制 商誉 上市公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秋生 徐蕾
管理层理念是一个独立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风险观念、正规化观念、会计观念、法制观念和内部控制观念,它主导着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调",影响着全体员工的控制意识,决定着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程度,是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
管理层理念 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凡
本文以我国2008-2015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管理层权力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二者关系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激进税收行为正相关,支持了管理层权力假说,也补充了避税代理观的研究;进一步地,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管理层权力和避税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内部控制 避税 自利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慧 王爱国
本文以2014—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管理层能力、内部控制与创新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能力越强,企业的创新效率越高,而过于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弱化管理层能力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在非国有企业体现较为明显。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内部控制 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紫薇 和军
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当下,地方国企控制权转移不仅呈现加速民营化趋势,对接央企的步伐也在加速。在新国资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所有者代表,对其控制权转移具有决定权。本文在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理论下,首先构建了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国企控制权转移动机的理论模型,并运用2004-2015年国有股转让数据构建Logit和Multilogit模型,发现地方政府选择转移地方国企控制权时,同时存在经济动机与政治需求,地方政府倾向于向民营企业转移"劣质资产"而将"优质资产"留在国企体系内转移。基于此,本文以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为目的,提出深入推进国企混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国企改革 控制权转移 动机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