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4)
2023(14648)
2022(12104)
2021(11319)
2020(9563)
2019(21732)
2018(21319)
2017(41228)
2016(22289)
2015(25117)
2014(24957)
2013(25024)
2012(23133)
2011(20873)
2010(21113)
2009(20165)
2008(20661)
2007(18696)
2006(16518)
2005(15477)
作者
(62532)
(52320)
(52242)
(49636)
(33782)
(24626)
(23690)
(20008)
(20001)
(18904)
(18190)
(17766)
(17045)
(16790)
(16615)
(15882)
(15487)
(15314)
(15050)
(14772)
(13079)
(12727)
(12712)
(12048)
(11883)
(11802)
(11649)
(11344)
(10392)
(10274)
学科
(105681)
经济(105524)
(94567)
管理(86842)
(85848)
企业(85848)
方法(48137)
数学(39387)
数学方法(39160)
(36973)
业经(31226)
(30834)
中国(27354)
(26814)
(24632)
财务(24604)
财务管理(24560)
企业财务(23365)
农业(21066)
(20296)
贸易(20279)
(19759)
(19670)
技术(19110)
(18212)
(17888)
(17560)
银行(17543)
(17520)
金融(17517)
机构
学院(331456)
大学(331230)
(153518)
经济(151020)
管理(134561)
理学(115079)
理学院(113993)
管理学(112825)
管理学院(112178)
研究(109375)
中国(91470)
(77616)
(69118)
财经(60409)
科学(58388)
(55075)
(53943)
(50577)
(50125)
中心(49660)
经济学(48726)
研究所(47693)
财经大学(44824)
经济学院(44010)
北京(43932)
业大(42051)
农业(39444)
商学(38869)
(38752)
(38750)
基金
项目(207610)
科学(168049)
基金(157736)
研究(155584)
(134802)
国家(133699)
科学基金(117296)
社会(105257)
社会科(100048)
社会科学(100024)
基金项目(82170)
(77015)
自然(72834)
自然科(71248)
自然科学(71228)
教育(70530)
自然科学基金(70127)
资助(64917)
(64623)
编号(59928)
成果(49485)
(49426)
(46023)
重点(45970)
(45215)
国家社会(45179)
教育部(43734)
(43485)
创新(42387)
(42285)
期刊
(174026)
经济(174026)
研究(105293)
中国(65979)
(65359)
管理(55818)
(47084)
科学(44248)
学报(42098)
(38605)
金融(38605)
大学(34202)
学学(32485)
财经(32220)
农业(31728)
经济研究(28459)
技术(28059)
(27706)
业经(27273)
教育(25710)
问题(22804)
(20727)
(19824)
世界(19159)
技术经济(18971)
国际(18283)
财会(16588)
现代(16093)
商业(15887)
会计(15474)
共检索到512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雯  孙茂竹  张胜  
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问题,是中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的角度,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可能并购国有企业;并购双方都是国有企业时,并购后并购企业的业绩不仅显著下降,并且显著差于其他情况下并购企业的业绩。以上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影响了企业的并购行为,并导致并购企业业绩的下降。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国有股权治理效应和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而且其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为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息  张西栓  
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与高管权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管权力与并购绩效负相关,并且内部控制与高管权力之间存在反向的相互作用关系。当高管权力缺乏制衡时,并购成为高管实现个人收益的手段,而企业本身并不能实现预期的并购价值,内部控制是针对高管权力的制衡机制,对并购绩效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立军  方轶强  
本文承袭刘芍佳、孙霈和刘乃全( 2 0 0 3 )一文所使用的“终极产权论”,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终极控制人数据,首次将上市公司细分为非政府控制(即民营、乡镇或外资资本控制)、县级政府控制、市级政府控制、省级政府控制以及中央政府控制这五种类型。同时,我们利用樊纲和王小鲁( 2 0 0 3 )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在此基础上,我们以2 0 0 1年至2 0 0 3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尤其是县级和市级政府控制对公司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丽蓉  周曙光  
本文以2008年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DA)|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内控部门是否定期提交监督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由此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  
利用2001~2004年的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修正的Dechow和Dichev(2002)模型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即大股东持股分散和集中都会降低公司的盈余质量。此外,在大股东兼任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较高、大股东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及大股东股权为非国有的公司,盈余质量较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股权性质进行分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股东为国有股的公司而言,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望  陈俊  陈汉文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分析师跟踪、盈余预测精确度和分歧度三个方面考察了内控质量对分析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跟随;内控质量更高的公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也显著更为准确,不过上述经验关系只存在于高估实际盈余的样本组中;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内控质量影响了分析师预测分歧度。本文在拓展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研究和分析师决策过程研究的同时,研究结论也对当前的市场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奇峰  
本文以2001 ̄2003年的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研究了政府管制对审计定价以及事务所声誉的影响。用公司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系数来计量事务所声誉,本文发现,整体上来看,与其他事务所相比,首次获得IPO专项复核资格的事务所收取了更高的审计公费,但是投资者认为其审计的公司盈利并不更可信;经国内十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利的可信度与其他事务所没有显著差异;而经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利更具可信性。这表明仅靠政府对供给方的管制并不能为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市场声誉,政府应将工作重心转向培育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提高专业能力、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才是建立市场声誉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寿喜  谌瑜  
本文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1993--2002年企业利润质量与其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后发现,首先,1994-2002年各年非经常性损益都在1%水平与股价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投资者不重视利润质t。这与Collins and Maydew and Weiss (1997)在美国市场的发现明显不同。其次,2000--2002年伴随经营利润和非一经常性损益定价乘数的下降,净资产与企业市价相关性显著提高,表明企业利润的价值相关性在下降,净咨产的价值相关性在提高.欢是我国新兴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接勒的标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金鑫  张艳青  谢纪刚  
如何利用公开信息在并购公告发布前识别并购目标是并购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1年至2008年股权并购且控制权转移的目标公司为样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共线性诊断和Logistic回归技术筛选变量并建立并购目标预测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市场上的并购目标公司具有高财务杠杆、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差、增长乏力、股权分散且股份流动性强等特点。虽然该模型解释能力较强,但其预测准确率不高,说明在中国市场上预测并购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筱凤  李寿喜  
我国亏损企业利润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不显著,模型的回归功效不到1%,远低于美国市场的45%,说明我国亏损 企业的股价吸收了较多的非会计信息。企业利润和净资产对股价的解释效力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盈利的大企业>盈利的小企 业>亏损的大企业>亏损的小企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凌  
本文将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企业分为主板企业和中小板企业两类,实证研究2008~2016年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这两类企业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了主板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影响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主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显著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与主板企业的长期负债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机构投资者在中小板企业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大,机构持股比例与中小板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不存在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曾富全  朱丽俊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研发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总样本、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样本中,研发强度与资本结构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当资产负债率低于某个阈值时,研发支出随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减少,反之,随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有企业样本中,研发强度与资本结构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国家政策和企业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丽蓉  李红  杨久利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而监事会则是基于此目的而产生的。监事会的基本职责是"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杰锋  雷超超  
在中国的转型经济环境中,政治联系作为企业与政府建立关系的主要手段,往往是影响政府补贴去向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企业政治联系与所获得的政府补贴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的政治联系强度越大,获得的政府补贴就越多;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正面影响大于国有企业,政治联系的作用只在地方性国企表现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上市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越低,政治关系对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影响就越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照蕊  
鉴于央企近几年来表现的出色业绩,本文选取2007-2009年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按企业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央企公司、非央企国有公司和私人公司三类,通过对其盈余能力、盈余管理水平、市场反应及在职消费的比较,实证检验了企业性质是否直接影响了公司绩效。结论表明: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央企公司绩效最差,非央企国有公司次之,私人公司绩效最好。最后对此结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指出:只有始终不渝地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才是提高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绩效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