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89.170.4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3)
2023(18906)
2022(15950)
2021(14459)
2020(12438)
2019(28217)
2018(27442)
2017(52545)
2016(28603)
2015(31907)
2014(31853)
2013(31078)
2012(28527)
2011(25534)
2010(25829)
2009(24014)
2008(23299)
2007(20661)
2006(17897)
2005(15708)
作者
(84103)
(70458)
(70093)
(66652)
(44563)
(33842)
(31988)
(27698)
(26516)
(24918)
(23905)
(23444)
(22338)
(22028)
(21807)
(21748)
(21187)
(20812)
(20344)
(20147)
(17581)
(17223)
(17211)
(16054)
(15888)
(15661)
(15547)
(15257)
(14221)
(13829)
学科
(131642)
经济(131524)
管理(84598)
(78044)
(64326)
企业(64326)
方法(57287)
数学(51258)
数学方法(50304)
(32763)
(30900)
中国(30463)
地方(27541)
(26042)
业经(25918)
(21806)
贸易(21796)
农业(21224)
(21144)
(20516)
(20443)
财务(20378)
财务管理(20332)
企业财务(19305)
理论(18687)
环境(18234)
(17584)
技术(17513)
(17016)
金融(17013)
机构
学院(411408)
大学(410620)
(173848)
经济(170439)
管理(158677)
研究(138335)
理学(138299)
理学院(136747)
管理学(134027)
管理学院(133273)
中国(102159)
科学(86269)
(84628)
(78011)
(71371)
(70270)
研究所(64137)
中心(63584)
业大(63558)
财经(62666)
(60456)
(56956)
农业(56456)
经济学(53970)
北京(52376)
(51508)
师范(50863)
(49820)
经济学院(48579)
(47542)
基金
项目(281834)
科学(221919)
基金(206184)
研究(198480)
(182100)
国家(180652)
科学基金(154989)
社会(127398)
社会科(120933)
社会科学(120897)
(110746)
基金项目(108830)
自然(102705)
自然科(100427)
自然科学(100400)
自然科学基金(98612)
(93686)
教育(92414)
资助(84771)
编号(78693)
重点(64199)
成果(62652)
(61781)
(60623)
(58863)
创新(55075)
科研(54887)
课题(54273)
国家社会(53361)
教育部(52880)
期刊
(186941)
经济(186941)
研究(114774)
中国(74653)
学报(68284)
(62889)
(62281)
科学(61024)
管理(57978)
大学(51056)
学学(48764)
农业(42413)
教育(38790)
技术(37407)
(33138)
金融(33138)
经济研究(31996)
财经(31141)
业经(28813)
(26797)
问题(24197)
(23028)
统计(22648)
技术经济(21790)
(20756)
(19900)
(19717)
商业(18893)
科技(18566)
决策(18502)
共检索到59344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从经济增长极理论的视角出发,在严格假设条件和放宽假设条件下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和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在确定各省的投资配额或各省政府在确定各地区的投资配额时,采取经济增长极模式有重点、有侧重地投资比采取均匀投资模式不分重点、均匀分配地投资的经济增长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投向增长极的投资配额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增长极的资本存量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随着增长极所获得的新增投资的增加,在对增长极的开发效果越来越显著的同时,极化效应程度会逐步加深,使得腹地与增长极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在确定各地区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薛艳  
本文在两部门生产函数的理论框架下,采用2000—2013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造半参数混合模型,对政府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尽管政府部门对非政府部门产出的作用是负向的,但是政府部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出高于非政府部门,因此整体上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从各省情况来看,北京、河北、黑龙江、华东区除江西外、广东、新疆等地区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负向的,而内蒙古、东北、中南、西南和西北区域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则表现为明显的拉动作用。据此提出东部等经济较发达区域要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的质量,优化公共投资的结构,中部和西部地区要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宇  曾德超  
我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有传统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和地理划分三种方法。在指标划分研究领域,对三维指标创建的研究比较不足。本文从增长极理论出发,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经济增长需求面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产出需求弹性进行估计,并分别构建一维和三维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划分。研究表明:以四大直辖市为代表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和沿海沿江地区绝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分别被划分到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为相对极性的区域。未来研究将深入探讨在"三驾马车"中具有相对极性的省份极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锐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2004-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中部和西部区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东部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已经产生负面影响,抑制了经济增长。本文建议应根据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产业聚集战略,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宏波  谢加丽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有:(1)在地理位置上,东部远远优于西部。我国东部地区沿江、沿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交通信息通畅。这些条件不仅有利于手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交通信息事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淑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本文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含义、衍变和新进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见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嘉  
文章采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总体上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但不同公共投资项目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培养增长极,让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再适当合理地应用政策杠杆作用克服增长极理论自身的缺陷,实现菏泽经济腾飞和山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应是现阶段加快菏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德超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我们应以增长极理论基本原理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标来确 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设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宝贵  
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提高可使社会生产效益指数增长。各个学龄阶段的生均教育投入,都应随着科技知识的指数增长而增长。我国走科技先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20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50%,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在2012年达到4%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并在2020年达到4.6%至4.7%,以带动全社会的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7%。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春应  
文章从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春应  
文章从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业强  
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变动历程与变动态势进行统计分析,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为经济空间集聚的酝酿起步、快速推进、巩固强化和空间扩散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呈现出四大板块的相对均衡增长、七大板块的交错增长、东部主导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向西推进等特点。文章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将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空间增长格局。从国家层面来看,应积极推进三级国家增长极体系建设。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